来阿坝,邂逅壤塘版“飞鸟集”

文摘   旅游   2024-02-05 14:20   四川  

-

文化原乡,福地壤塘。

壤塘,以其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成为了川西土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熠熠生辉。低调却不张扬,美得既原始又纯粹,令人心驰神往。

高原孕育出神奇的壤塘,有着无尽的生机与美丽。在这里,白唇鹿、马鹿等哺乳动物自由奔跑,黑颈鹤、白鹳、白马鸡、蓝马鸡等鸟类或振翅高飞,或在林间草地欢快地嬉戏觅食,它们是大自然的精灵,也是这片土地的守护者。

壤塘县自1998年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和阿坝州委关于创建川西北高原生态示范区的指示要求,20余年如一日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壤塘县正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画卷。
本期,Qu四川为大家带来摄影师在壤塘拍摄到的珍稀野生动物画面,一起探索这片土地上的和谐自然。
拍摄野生动物并不简单。不仅是对摄影器材、摄影技术和拍摄者的观察力、耐心的终极考验,更需要一颗热爱生命的心和对挑战的无限期待。镜头前面是生命,镜头后面是热爱生命的心,唯有这样,才能忠实记录下在山水间跃动的灵魂以及灵魂里的轻盈与沉重。
也许,这些不仅仅是拍摄,更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2024年元旦节期间,壤塘县摄影爱好者在壤塘县宗科乡、蒲西乡境内发现高原精灵---蓝马鸡和白马鸡。
马鸡,鸡形目雉科,马鸡属的大型雉类统称,为中国特有属。因尾羽长而翘,末端下垂形似马尾,因而取名为马鸡。

摄影|王东 胡长勇
蓝马鸡,又叫角鸡、松鸡、马鸡,为中国特有鸟类,栖息于海拔3000米左右的山谷稀疏灌丛草原、松林或橡树林地带,已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摄影|王东 胡长勇

虽然我国的动物“国宝”很多,但是在一个属的所有种都只产于我国的大致只有“马鸡”这一种动物。


一种独特而神秘的物种——黄喉貂。
几十年难遇的黄喉貂在壤塘县现身。黄喉貂又称为黄狗貂、黄腰狸,属于哺乳动物中的貂科。它们身体修长,体长约50厘米,尾长约30厘米,体重1.5千克左右。黄喉貂的体毛呈现出柔软的针毛质地,毛色以棕黄色为主,夹杂着黑色或深棕色斑纹。这些斑纹在胸腹部及四肢尤为明显,形成了它们的独有特征。

摄影|王东 黄雷 付长用

黄喉貂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云南、贵州、湖南、广西等南方地区的亚热带和热带雨林中。它们善于攀爬,喜欢栖息在树洞或石洞内。

与其他貂科动物不同,黄喉貂更喜欢独自行动,只有在繁殖季节才会成对出现。黄喉貂的食性比较广泛,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鸟类、昆虫、水生动物为食。它们凭借着敏锐的听力和嗅觉,在密林中轻松地寻找食物。

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黄喉貂被视为吉祥物,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

摄影|王东 黄雷 付长用

在一些神话故事中,黄喉貂更是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被视为能够带来好运和幸福的象征。

据壤塘县摄影爱好者付长勇介绍,他在壤塘生活了近50年,看见黄喉貂还是30年前的事了,现在又看见黄喉貂,说明,壤塘近15年以来禁止捕杀珍惜野生动物的政策规定见到了成效,壤塘县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白尾海雕是大型猛禽,因尾羽呈楔形,为纯白色而命名,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通常活动在海拔高度为2500-5300米的地方,其生性凶悍,战斗力爆表,被誉为“空中老虎”。

白尾海雕头颈淡黄褐色,身体大多暗褐色,因其尾羽呈白色,在飞行中极为明显,故此得名。其通体的褐色更像一位远古的侠客,身披蓑衣仗剑天涯。白尾海雕主要以鱼为食,常在水面低空飞行,以便捕获猎物,它也捕食鸟类和中小型哺乳动物,喜欢在空中翱翔和滑行搜索目标。

摄影|王东

据壤塘县摄影师黄雷介绍,白尾海雕在中国境内极少, 其中新疆为1992年首次发现的新记录。目前,在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境内发现白尾海雕的身影,实为罕见。

净土精灵,鸟中国宝——白鹳。

东方白鹳的嘴长而粗壮,眼睛周围和喉部的裸露皮肤呈朱红色,身体上的羽毛呈白色,过渡到翅膀后逐渐变为黑色,一对鲜红色的腿十分修长,站立时体态优美。

摄影|王东 秋让 李玲

东方白鹳是少见的旅鸟,野生种群数量极为稀少,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濒危等级,是我国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鸟界国宝”“鸟类大熊猫”之称。东方白鹳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只有食物丰富、水源充沛、生态环境好的湿地区域才能成为其栖息地。

摄影|王东 秋让 李玲

地处四川省阿坝州的壤塘县位于长江中上游,境内南莫且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长江下游生态屏障。如今在壤塘县能够发现东方白鹳,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说明壤塘县在湿地保护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实效,这应该是吸引东方白鹳来壤塘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中国家鸭始祖——绿头鸭。

温顺的家鸭、可爱的柯尔鸭,还有美味的北京烤鸭......其实,它们的祖先都是绿头鸭。

雁形目,鸭科,游禽,雌雄异色。体长47-62厘米,体重大约1千克,外形大小和家鸭相似。雏鸟似雌鸟,但喉较淡,下体白色,具黑褐色斑和纵纹。

生活在我国的绿头鸭大多数属于候鸟,也有少数会留在当地过冬,国外有个别亚种为留鸟。每年的10月中旬到次年4月,绿头鸭构成了越冬鸭类的主要“领头羊”,占据了在南方洞庭湖、鄱阳湖和太湖越冬鸭类总数的37%左右,在东南沿海地区也有相当的数量。

待到天气转暖后,它们会集结成数百乃至上千余只的大群,然后一路向北长途跋涉,依靠河流、山谷和湖泊找到它们的繁殖地。

-END-
文章为「Qu四川」原创出品,转载请联系后台

文中图片均已获得原作者授权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请勿使用
在此感谢各位作者提供图片
Qu四川原创栏目
Qu旅行

《达古冰川贴近年轻人的出游需求,推出一系列的年轻新玩法》

《冬天,我们滑雪去》
《新年伊始,开启一场静心祈福之旅》

Qu四川
立足四川,向世界传播四川。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