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氏·人物
来源:陈鹏 用益投资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时期,它国力强盛、思想开放、经济发达,无比繁荣昌盛。这个时期,我们也把它称之为——盛唐。长安是盛唐的国都,其繁华自不必多说,当时的长安汇集了许多来自中外的淘金者,也孕育了许多大商巨贾。
人物 介绍
邹凤炽(有些地方也作郑凤炽),生卒年不详,但根据唐代的《桂苑丛谈》和宋代的《天平广记》等相关史料反映,他应该是唐朝高宗时期长安人士,家住在长安城内繁华的西市怀德坊。邹凤炽生的“肩高背曲,有似骆驼”。也就是说,邹凤炽两个肩膀又宽又高,而且还驼背,长的好像骆驼一样,于是乎,当时人们就送他个外号叫邹骆驼。
邹凤炽生在了好时候,唐朝在太宗李世民的带领下,君臣齐心,撸起袖子加油干,把当时的中国治理的有模有样,也就是现在大家所熟知的“贞观之治”。国家好了,这个时候就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温床,那时的长安商业异常繁荣,世界各地的商人都来到了长安淘金(浓浓的异域风情扑面而来)。在这样的背景下,邹凤炽把握时机,大量兼并土地,在全国范围内经营邸店园宅(有点像我们今天的万达)。同时,搞起了当时非常跑火的丝绸贸易生意,成为了丝织业的扛把子,就这样,成为了当时首屈一指的巨富(一说他是唐朝首富)。
他到底有多有钱呢,我们来感受一下,宋代有一本书叫《天平广记》,里面有关于邹凤炽的描述:“其家巨富,金宝不可胜计”、“邸店园宅,遍满海内。四方物尽为所收,虽古之猗白,不是过也”总之就是钱多的花不完,古时候的猗顿、白圭也比不过他。
有钱之后,邹凤炽特别高调,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钱一样。他有一次谒见高宗皇帝,请求买下终南山上的树木,一棵树的价格是一匹绢,他对皇帝说:“山上的树卖光了,我的绢还有很多。”这口气,比王健林一个亿的小目标可狂多了!还有一次,邹凤炽因为嫁女儿,请了很多朝中的达官显贵来参加婚礼,来庆祝的宾客有几千人,到了夜间,还供应帐幕休息,里面华丽到极点。等到姑娘快出来的时候,一群女仆围绕着她,都穿着绮罗戴着珠翠,低着头,小步走路。极其艳丽,人数多达几百人。大家都愣了,不知道哪个才是新娘子。
发家史
唐代笔记小说集《朝野佥载》中记载了邹凤炽的发家史,简直令人大跌眼镜。原文是这样说的:“先贫,尝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每胜业坊角有伏砖,车触之即翻,尘土涴其饼,驼苦之,乃将去十余砖,下有瓷瓮,容五斛许,开看,有金数斗,于是巨富。”
笔者兼职干个翻译,给各位看官简单说说,邹凤炽早年的时候穷的叮当响,简直就是大写的“穷”!那个时候他还没住进西市繁华的怀德坊,住在一个东市叫胜业坊的小市集。就靠个小推车卖蒸饼(也就是馒头)维持生计。他卖饼的时候每次都会经过一个角落,地上有很多砖块(也不知道谁扔的)。一次那些砖块就把他的小推车打翻了,弄脏了他的蒸饼(心里那个疼啊)。邹骆驼很苦恼,就把地上的十几块砖块移走了(很有公德心,好同志!)。这个时候,发现地底下埋了瓷瓮,里面装满了黄金(天了个噜!!!)。于是,人生的第一桶金就这样毫无防备的降临了!这让笔者突然想到一句歌词:“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没有一丝顾虑,你就这样出现,在我的世界里,带给我惊喜!”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说,邹凤炽运气真好!但是,笔者想说的是,运气好只是一方面。如果邹凤炽躺在这些黄金里面吃喝享乐的话,他也许也可以过得很富足,但绝不可能成为当时盛唐时期的首富。更不可能在几千年后还被人拿出来写。邹凤炽的成功,可以说更多的是借助他独到的商业眼光、非凡的商业能力、正确的经商策略。
经商之道
其一,商业眼光极佳
小人物出身的邹凤炽在获得意外的雄厚资本之后,并未大肆挥霍,坐吃山空,而是做了一件极具眼光的大事,那就是迁居,从南临东市的胜业坊迁到了西市旁边的怀德坊。这件事本身没有多大意义,一般人看不出什么门道,朱玉麒先生敏锐的看出了这个迁居前后的变化以及它的含义。
朱玉麒先生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研究员,通俗的讲,就是一位大专家。他说,邹骆驼由东市迁居到西市附近之坊,可见其经营头脑。怀德坊之东南角。海拔410米之等高线经过,为该市乃至整个城西较为高爽之宝地。由此亦可见其富裕,我们已经领教了,朱玉麒先生说的他的头脑聪明怎么理解呢?对于一个推车卖蒸饼勉强维持生计的小商贩来说,无论是在街东还是街西,收入不会有太大差别。但对一个已经拥有雄厚资本的巨商来说,选择一个合适的经营,居住的场所,则显得颇为重要,最终邹凤炽选择了商贾云集,繁盛无比,更能让财富升值的西市,的确显示了邹凤炽独特的眼光。西市还是创业者梦想成真的宝地。
其二,攀附权贵 大打政治牌
在中国古代,商人的地位是不高的。有些人可能不爱听,但这却是事实。士农工商,把商人排在最后一等,就足可见商人的地位之低下。不过到了唐代,情况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唐朝是一个思想开放,兼容并包的时代。唐代对于商人的态度已经也开始由抵触转变为包容。甚至连唐高宗(就是娶了自己后妈武则天的那位)也说过一句话:“致富可敌贵。”皇帝都发话了,商人们可算是出头了。
邹凤炽不是一个本本分分经商的生意人,他深知,做生意到了一定的程度,再想做大,就必须寻求政治支持了,这点与我们现代人的思想也有点共通之处。在《天平广记》中关于邹凤炽有一句这样的话,言简意赅:“常与朝贵游。”可以看出,邹凤炽非常善于和朝中的达官显贵拉关系,这同样是有史可考的,据太平广记记载:“尝因嫁女, 邀诸朝士往临礼席, 宾客数千。”这人脉,也是没谁了!
有了这个本事,邹凤炽在商场上自然是如鱼得水,不过凡事皆有两面性,邹凤炽后来的败落,估计也和这个脱不开关系。这点,好像又和现在的情况差不多。看来,为商之道,古今不过如此啊!
其三,经营得当 成就商业帝国
商人商人,最终还是要以经商为主业。邹凤炽说到底还是个生意人。他在获得第一桶金之后,迁居到了长安城最繁华的西市。邹凤炽到底干了什么大生意呢?虽然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但是从很多历史文章和学术研究中能找到蛛丝马迹,可以判定,邹凤炽主要是经营邸店货栈,干得风生水起。史称其“ 邸店园宅, 遍满海内, 四方物尽为所收。”(《太平广记》卷495《邹凤炽》)。《唐律疏议·名例律》中有言:“ 居物之处为邸, 沽卖之所为店” 。可知“ 邸” 相当于集酒店、货栈为一体的商业中心, “ 店” 即商店,有点像如今的沃尔玛之类的大型超市。正由于他主要经营货栈和商店, 所以才能做到“ 四方物尽为所收” 。随着国内商业交换的日趋活跃, 长安的外来客商也越来越多, 邸店便成为接待外来客商的重要场所。经营邸店的富商大贾不仅为客商提供堆存货物的便利, 也组织居间贸易,或坐地收购来自各地的货物。邹凤炽同时还经营丝绸生意,并成为了丝织业的佼佼者。
此外,邹凤炽还以经营为名,大行土地兼并之实。在朝中权贵的帮助下,邹凤炽四处拿地建房,是当时首屈一指的大地主,放到现在,就是房地产一哥了。最终,“邸店园宅, 遍满海内”,就这样,在邹凤炽的努力下,他最终打造出了自己的商业帝国。
有关邹凤炽更多文献请点击:唐·邹鸾昉墓志疏证(此文有一定研究价值,值得收藏。)
※声明※:本公众号旨在传播邹氏家族文化及信息,文章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参考,您对本文内容如有更权威和专业的说法,表示尊重,欢迎留言讨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宗亲投稿邮箱:1114574406@qq.com
编辑部微信号:
CL028866欢迎投稿
弘扬家族文化,分享点赞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