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氏a天下
资讯
寻根
家风
传承先祖美德·弘扬家族文化
邹氏·文化
// 人物生平 //
邹希尧(1133-1216),江西吉水邹氏始祖。
邹希尧是南宋官员,曾任吉州刺史、南京大总兵,后升为广东都督,敕受奉直大夫,殁葬折桂里二十五都前校,娶易氏、马氏生六子:仁甫、彰甫、端甫、智甫、本甫、达甫。其五世孙孟敬于元末商游广东,见龙川山水秀丽、率子文兴,文富从江西吉水迁至龙川石痕落籍,成为当地一大旺族,后裔分迁兴宁、和平、河源、紫金、博罗、增城、花都、阳山等处。
希尧公为天纬公之裔考
“世之去祖未远问其所,自懵然者,有愧于我邹氏多矣!”
“性命由天授,种族宜究根源。忘祖昧本,殊非孝子慈孙之用心也。”
以上引语,前者为南宋状元邹应龙在福建泰宁《邹氏族谱序》中的话;后者是邹姓《南潭修谱溯源序》中开篇之言。这些话足见先贤对邹氏谱牒文化的重视及对忘祖昧本者的批评。
历经明万历、泰昌、天启“三朝遗直,一代名儒”的邹元标,不但是东林党名儒,而且是著名的谱牒学家。他对谱牒研究蜚声朝野,曾获皇上褒奖。万历戊申(1608年)九月,他在吉水《邹氏谱序》中写道:“余再述一言派端,曰吉与粤地有间矣!而且以为此心有间乎哉?夫见父而孝,见子而慈,此真心也……余不类扬此真心,为天下万世人士计。岂可不告我宗党其勉绎哉……予所拭目者矣!”
这段话明白地告诉我们:希尧公支系之“派端”(祖源),“吉与粤地有间”(连接不一样),尽管广东龙川邹族宗亲孝慈有加,但“余不类扬”。因为“去祖未远问其所,自懵然”,甚至“忘祖昧本”,这不但“有愧于我邹氏”,而且“殊非孝子慈孙”。他中肯地提出质疑:“岂可不告我宗党其勉绎哉?”(笔者译:“难道不可以告诉我们希尧公的宗亲,让他们去努力寻究吗?”)是时,邹元标已58岁,他期盼广东龙川希尧公后裔能早归嫡祖而慨叹:“予所拭目者矣!”
诚然,湖北仙桃市保存的希尧公支系《邹氏东鲁堂族谱》,元标公在仁文馆为其谱写《序》曰:“吾道之旨,深求其宗以无替先德,且剖其藩篱,培其本来真脉,弗相离跂而以身为天下万岁之宗!”字里行间无不表现他对广东龙川等地错系祖源之焦虑心迹,他不但于吉水家谱中告戒希尧公子孙不要错认祖宗,不要“为天下万世人士计,”而且对湖北等省希尧公子孙再三提示:要对得起祖宗,剖藩篱,培真脉,决不离跂,决不以身为天下万岁之宗!可见,作为希尧公子孙,他多么希望所有的希尧公后裔能认真甄别祖源啊!
我之所以引用古代邹姓缙绅名贤的话,是因为在科学发达的今天,编辑部收藏了全国各地(包括台湾)四百余部《邹谱》资料,如今进行谱牒研究,条件忒好,时不我待,我们应以此为契机,尽快削谬订讹,让希尧公支系错系了祖源的子孙能早日认祖归宗。
希尧公支系祖源错乱六百年前已有察觉。明洪武三年(1370)进士邹逢泰在福建长汀双基《邹氏族谱序》中写道:“历朝老谱予阅之,世系源流乃邹氏始祖(指希尧公)发派之所不爽。”为了解读此谜,我与木生、景良、向炎先生参加了广东博罗关于希尧公支系祖源的专题研讨会。会议期间,根据传承数百年的古对联,“祖德源流从吉水,孙枝绵远自雷江”(龙川石痕祖屋正堂联)及“祖泽流长遥溯源泉从吉水,孙枝秀发丛生弈叶附松林”(松林背红庵里祖厅正堂联),大家认定孟敬公支脉源于吉水,是希尧公的后裔。但希尧公为谁之裔意见仍未统一。然而,希尧公支系如今在国谱中不可能一宗再接几个祖源,使之留下千古笑柄。
综观与希尧公支系相关的全国各地老谱,其实希尧公与希哲公一样,为天纬公之裔早有定论! 我的前《考》有述,吉水老刻谱《曲岭本原图》、吉水仁寿七都曲岭1916年《邹氏族谱》手抄本、湖北仙桃希尧公三子智甫公支系《邹氏东鲁堂族谱》的《思道公位下天纬公世系吊图》均明确载有希尧公为天纬公之裔的吊图及纪要,这里不重述。但为了让希尧公支系的宗亲能更好地甄审祖源,我再列举如下佐证资料以供参考。
吉水文水《邹氏族谱》(老谱)的《邹氏支派说》载曰:“希尧公为师旦四世孙,志公亦为师旦公四世孙,在当日二公实服内兄弟也。”
江西遂川1848年刻版老谱《邹氏族谱》转载的几篇老《序》值得一提:元至正丁未(1376)年,中宪大夫黄宪纲在吉水龙川《邹氏族谱序》中曰:“于始祖(指希尧公)南京而迁吉水。”明嘉靖十八年(1539)秋,进士邹国连在《邹氏长汀、清流、瑞金谱序》中亦云:“希尧公仕至南京义井后迁吉水。”明嘉靖大学士通议大夫杨万里在吉水《邹氏族谱序》中也写道:“徙南京分吉水始祖希尧公……宋时为第一世祖也。”可见,希尧公由南京迁吉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这里必须指出,据老谱载,天纬公之父筠公曾南京为官,天经、天纬均生于南京。天纬之孙义甫、曾孙轼公(辉公幼子)均宦于金陵,随印立居,师旦公生于金陵。由此可知,希尧公先祖本来就生活于南京(金陵)而不是生活于闽粤,这同样证实希尧公根本不是令富、令贵或舜臣之裔,因为此三公从未在南京居住。
老谱记载,南宋灭亡,凤叔妻儿逃逸他乡,埋名隐袒,后裔定居湖北监利县黄穴口。湖北监利黄穴口东港《邹氏族谱序》载曰:“泰公,宋相文天祥佐将凤叔公裔孙(笔者注:泰公为凤叔五世孙原嵩之长子),封千户侯,才公同母兄也。”此谱纪要还载曰:“师旦,妣刘氏,生子二,守格,惠时;守格妣王氏,生子复邦;复邦妣刘氏,生子锡圭;锡圭,举人,官学博,妣陈氏生子二:希哲、希尧……”这更明白地告诉我们:希哲、希尧公乃同胞兄弟,均为师旦公之裔。而师旦公为天纬公五世孙也。
天启壬戌年(1622)六月十五日,邹元标为丰城箭江《邹氏宗谱》作《序》曰:“盖闻国家一理,忠孝同源……追祖考而遡其身之所出,皆孝也。”《序》中记述,当他知道参加此次壬戌燕都廷试的邹洙云,进入礼围(礼部考场)的邹匡毓,与自己同属 㵯公的后裔,深感“天涯遇同族……不胜畅快”而慨呼:“吾家洽盟之有人也!”他在《序》中告诉宗亲:“繄吾与侄同出之祖,若二天,若七仁,暨各支之祖,其彰明也。”(笔者译:“只有我与洙云、匡毓二侄共同的祖先,如天经、天纬,像仁迈、仁进、仁迁、仁远、仁遇、仁通、仁延兄弟七人及各支的祖先,世系脉络都那样的明晰。”)他在《序》的最后落款:“都察院掌院事大都御史吉水三十世嗣元标书于总宪署中。”
为丰城箭江《邹谱》作《序》时,邹元标七十有二。年逾古稀的他写此《序》是“缘二侄(洙云、匡毓)之请而复论”,并表示要“为世世子姓树一赤帜”。七十三岁他与世长辞,此《序》是他为邹氏谱文化留下的最后一篇遗作。元标公可以说是“追祖考而遡其身之所出”的专家、孝嗣。他在丰城箭江《邹谱》署明自己为“三十世嗣”绝不是信口雌黄!
“三十世嗣”,元标公是以思道公为一世祖定位的。
江西临川大清乾隆廿四年己卯<1759>冬月《邹氏大成宗谱序》载曰:“思道公为江阴刺史徙汴而家杭之钱塘宿松里,墓葬馀坑拳山,是为邹氏通宗之祖……大宋宁宗二年<1196>,通邹会省缔造公祠于獭子巷,以伸尊祖敬宗之义,洵盛举也。至大清康熙廿二年<1683>,有西昌太史讳度琪者,绍伊大夫光禄公,安福文庄公,吉水忠介公(指其嗣孙文绶嘉瑞公),新昌司马公,临川都谏公、元达公,剑江忠如公,诸先贤见公祠朽坏,因集本宗数十支共捐三千余金以修其墙屋。”其谱又载曰:康熙四十一年(1702),因不孝子孙背众私鬻,以至栋折榱崩墙倾瓦解。大清乾隆十二年,新建之柘湖,丰城之鲸源、尖陇,宜黄之潭坊,奉新之蓝塘,临川之查溪、赤岸、马岺,南昌的彭家桥、都南等地,邹姓诸先贤在省考场较近处重新建起了思道公祠,作为合姓试馆,并祀他为江西共祖。所以,思道公以下各支宗先,不管发派何方,均以他为一世祖。(注:江西乐安老谱载,此邹氏宗祠清乾隆五十四年己酉<1789>进行过重修。)
查希尧公源头邹氏老谱,邹元标的祖源世系脉络:
我们一看便知,元标公为思道公三十世嗣,为 㵯公二十四世嗣,为天纬公二十一世嗣,为希尧公十三世嗣。因此,希尧公为天纬公之裔脉络彰明较著!
几百年来,湘、赣、闽、粤合修之谱,不仅希尧公支系出现错系祖源,其兄希哲公之四世孙——抗金名将邹凤叔亦错载为南宋状元邹应龙第四子,名四郎,冠以凤四郎之美名。对此,我亦推宕一笔,引佐证以之厘正。
广东佛山泌冲老谱《邹氏宗谱》第一篇《邹氏族谱说》二十八页载曰:“至天经阿蛮公,天纬节度使,时为兄弟之国,然纬之子则者范阳郡为西位宗,如庐陵希哲公及文丞相起兵勤王之凤叔皆其后也。”
江西丰城箭江老谱有一篇明洪武内阁大学士眷姻解缙写的《吉安庐陵东门邹氏一修族谱序》,载曰:“文江先生有高弟子讳俞(希哲长子),字某宣,和中举人,神童,绍兴癸酉(1153)登进士第,仕节度推官,因家所居之东门,其先盖汴人也。至唐中叶有讳思道者,为江阴刺史始家杭州。六世祖 㵯,仕为临川刺史,因家宜黄。生瓒,镇南节度使。瓒生筠,后唐封潞国公,迁乐安之沔川。筠生天纬,为荆南节度使。天纬生辉,一名望龙,宋初殿中侍御史。侍御生琦,琦生轼,国学内舍生。轼生师旦,师旦生守格,格生复邦,为澧州判官。复邦生锡圭,锡圭生希哲,为太子正字,俞之父也。俞生恒,恒生清叔为先高祖,巽川之壻继布;凤叔(恒公次子)仕至兵部侍郎,史有传。”
湖北监利黄穴口东港《邹氏族谱》中的《思道公位下,天纬公世系》所载邹凤叔支系祖源瓜藤图是:(编者注:图原文缺失)
综观有关希尧公支系的《邹谱》,希尧公六子,只有老二仁甫公的宗支祖源较为错乱,其余五子不管居住何方,其宗支总图均有希哲、希尧为锡圭之子的记载,瓜藤图一目了然,均标明希哲、希尧二公为天纬公之裔。
经老谱查证,希尧公祖源错乱,现在发现最早的是洪武三十年戊寅(1398)江右、闽、粤、驾山合修之《邹氏族谱》。此谱主修邹文德在《序》中写道:“松垣公……生三子:珏、珊、珂。三房发派之源,散居天下,南昌、奉新、抚州是吾根地也。天经、天纬、三官发派皆抚州、建昌始也。(笔者注:三公皆刺史 㵯公四世孙。 生瓒、 璁,瓒生筠,璁生简。天经、天纬为筠之子,三官为简之子。)湖南、湖北、闽、粤一体根源。松垣公传至五世孙希尧公出任南京大总兵,坐守督都,即在京陵义井立居。”文德公此《序》把本生活于抚州、建昌(今临川、宜黄、崇仁、乐安、南丰、南城等地) 㵯公后裔皆收入“发派散居天下”的松垣公支系。其实,以邑为氏阳公门下三大房派,真正发派天下者,应该是植公房派为之最。过去的老谱几乎无琐公房派的记载,其支系均在慎、植二房中缠缠绕绕,这难免将植公房派的天纬公乃至希尧公收入琐公房派的松垣公支系。
到了清康熙乙巳(1665)年,江、广、福、湖四省合修之《邹氏族谱》,主修福建汀州进士第邹忠文在其《邹氏历代源流分迁序》中更长篇侃侃而谈,将琐、慎、植三房子孙纠缠在一起,把文德公《族谱序》中谬误内容毫无根据地具体化、模式化。
接着,清康熙乙亥三十四年(1695),邹良琨在《邹氏老谱分迁序》中更不假思索地说:“清隐公(松垣)……居驾幸山,而吾宗之硕大,蕃昌于本邑。至迁后于南京、吉水、新建、宁州、靖安、袁州、宜春、上高、抚州、丰城、新余、瑞州、新昌、安义、武宁、南安(大余),湖广平江、衡州(衡阳),赣州、吉安、永丰,闽、粤俱称世家。文能才学,朝缙绅士大夫,自我清隐公为始也。”
这些先人,不假考究,不存阙疑,谬讹相传,误导子孙,让子孙后人难于摆脱羁绊,导致希尧公后裔认祖归宗极大的阻碍!这里应该指出,误导希尧公子孙后人之谱,均出于赣西南、湘东南、闽西北、粤东北历次合修之《邹氏族谱》。这些地方的谱毕竟只是南岭山脉,罗霄山山脉范围的合修谱。古代这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考证谱牒有极大的历史局限及区域局限。况且,希尧公至孟敬公恰恰生活在动荡而腐败的南宋小朝廷及对汉人极端歧视并实行野蛮而残酷统治的元朝,那些参修先贤在编纂过程中又从未跳出小区域范围,不能像邹元标那样,注重祖源寻访。这才是产生误导的根本原因。
下面以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邹氏族谱》为例,此谱署名“江、广、湖合修谱”,其实只是江西南康、上犹、大庚(大余),广东韶关、龙川,湖南酃邑(今炎陵县)等地由邹仕兴、仕琮等93人参修的合修族谱。其谱对希哲、希尧兄弟之祖源如此载曰:
1云凤——允福——清和——天纬——辉——日琦——轼——师旦——守格——复邦——锡銈——希哲(谱载希哲尚有三弟:希贤、希贡、希圣);
2炳公——汝栋——士允——元浩——七郞——泰发——仲拥——应龙——一郎——珣公——俊公——舜臣——清献——松垣——珏——令富——元沨——维尧(谱载维尧即希尧,他尚有七弟:维先、维华、维荣、维舜、维纶、维后、维德)。
此谱1世系纪要载曰:“云凤,临川刺史,因家城宜黄县西隅;允福,字讚(瓒公);清和,号松筠(筠公),生子天经、天纬、天衢,兄弟共居抚州府立业。”
此谱2世系纪要载曰:“汝栋,号讚(瓒公);士允,号简,葬抚州府宜黄中村(应为宜黄中田村),生子元浩;元浩字三官……元沨,字启荣,号竹亭,名锡圭。”
由此可知,希哲公为天纬公之裔,诸家谱一致,早有定论,其瓜藤图亦无大的错漏,只不过把希哲公之父“锡圭”换为“锡銈”,以示与希尧公之父有别。查《康熙字典》戌集上,金部为“銈”注曰:“銈,古奚切,金圭也,”其实也读“圭”。这个文字游戏,编纂者犯了一个错误,希尧公之父“锡圭”,乃其真父也。如换为希哲公之父“锡銈”,则希尧公支系认祖归宗,还不知惹出多少口舌之争。当然,“锡銈”本来就是“锡圭”,同属一人!
另外,此谱之允福,字讚;此谱之汝栋,号讚。这又是一个文字游戏,字与号皆字号也,看来允福、汝栋,也许是同一人,或许是将此二公都冠为讚公(实为瓒公)有其他目的。不管怎样,显然,希哲、希尧二公远祖皆是瓒公,即 㵯公长子。但简公却是 㵯公次子璁公之子,三官乃简公之子,是希尧公远堂叔祖。虽然三官以下琐、慎、植房派互为缠绕,然而,希尧公之父锡圭,诸家谱亦明明白白地载为天纬之裔,这便证明希尧公本来就是天纬公之裔。另外,将以上两瓜藤图作一比较,希尧公至瓒公比希哲公至瓒公晚六代,相差一百多年。不难看出,这是因为琐公房派松垣公支系以及慎公房派舜臣公支系都缠绕在植公房派天纬公支系的缘故。
再看民国时邹世敏、邹炳南等66人主修的吴楚合修《邹氏族谱·范阳堂》,这依然仅为湖南酃邑、茶陵,广东龙川,江西上犹等地宗支参修的邹谱。此谱对希尧公支系祖源记载与光绪年间邹仕兴等93人参修的合修之谱几乎如同再版。总之,《联修族谱》不管是江西南康、上犹、大庚、遂川、袁州、兴国、龙南、瑞金、信丰,还是广东龙川等地的新老邹谱,凡涉及希尧公支系,则无不琐、慎、植三宗缠绕,无不以清初邹忠文、邹良琨的《分迁序》为蓝本,代代误导。
查赣西南、闽西北、湘东南、粤东北地区合修的《邹谱》,凡涉及希尧公的祖源,无不将 㵯公、天经、天纬、三官、师旦、锡圭等先考名讳与旁系先考名讳混为一谈。希尧公本身也增添了“宦名维尧,职名廷亮,字云光”之说。旁系先考何以如此,不得其解。好在江、湖、闽、粤联修邹谱历来均未改变希尧公祖源先考生活居地,他们无不提及抚州、宜黄,这给后人研究希尧公为谁之裔总算留下一点寻祖的依据。不过,《联修族谱》一贯只提及抚州、宜黄等地,却从未派人来此地寻根问祖,更不必说与这些地方合修族谱了。唯独邹元标,在主修吉水《邹氏族谱》时,不但历时数年,不远万里,翻山越岭,走广东,跑湖北,并特意来到江西宜黄中田寻祖。据我们宜黄邹姓前辈说, 㵯公之墓是邹元标由宜黄岱六都迁葬宜黄崇十都的,并亲自为之竖起明碑,使 㵯公与其四世孙荆南节度使天纬,五世孙承务郎百昌(汶公),六世孙中御大监可宗,七世孙浙江虔州节度使仁进、六神国师奉议大夫仁透(即仁远),八世孙王宫教授广公等先祖茔地相隔不远,让后代子孙便利祭扫。
总之,邹元标对邹氏谱文化作出过杰出贡献,他七十二岁还要为世世子姓树起赤帜,其孝之诚确实感人!此时,他告诉族人自己是思道公三十世嗣,并强调“吾与侄同出之祖……其彰明也”,可见他数十年对邹氏谱文化——特别是希尧公支系的谱文化研究成果的肯定!他三百八十五年前留下的这篇谱《序》是我们进一步研究希尧公为谁之裔的最好佐证资料。况且,博罗研讨会上,大家既然一致公认邹元标是希尧公的后裔,我们何不尊重他研究的成果,并以他撰写的谱牒资料为依据,再参阅其他有关资料去认真甄别、考证,从而去伪存真,还希尧公乃至孟敬公支系一个嫡宗真脉呢?!
附:邹赤松:江西吉水希堯始祖源流世系之考
始祖希堯祖源世系問題,歷來存有歧義,综观各地邹氏谱牒,对希尧公为谁之裔有四种说法:松垣公支系伯侯(令富)公的后代;松垣公支系伯武(令贵)公的后代;荣祖公支系舜臣公的后代;天纬公支系师旦公的后代。
為了力求古今人物的資料詳實記述,對舊譜文史資料等各種疑點,進行認真探索調查考證。我們去廣東、廣西、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四川、重庆、贵州等地的有關人士取得聯繫,查閱資料,得到了各地宗親大力支持及幫助,與各地宗親商討,並徵求他們的意見,交換複印資枓,以便調查和核實有關材料。經過數年廣泛交流和調研,不辭辛苦翻閱解讀老譜,明萬曆進士鄒元標在明萬曆丁醜年冬月,主修吉水《鄒氏族譜》記載希堯公為筠公次子天緯公之裔,各大房源流世系清晰記述詳實。宣靖第五十六世天緯公,天緯第九世希字辈,希尧第八世孟字辈。天纬—望龙—川琦—轼卿—師旦—守恪—復邦—锡闺—希哲、希尧,希堯子六:彰甫、仁甫、智甫、端甫、达甫、本甫。經慎重研究得出的結論,故特此確認。
世系主審:鄒詠華(清華大學教授)
考證編輯:廣東龍川:鄒秀文(中華鄒氏族譜委員)
江西宜春:鄒作義(希堯族譜责任编辑)
參審認定:
彰甫支系:(江西宜春)鄒國華 鄒光聖(分宜縣)鄒春生
仁甫支系:(廣東博羅)鄒兆強(江西吉水)鄒明本(湖北公安县)鄒安享
智甫支系:(江西吉水)鄒建中(湖北仙桃)鄒向炎
端甫支系:(江西宜春)鄒君九 鄒 峰
达甫支系:(四川重庆)鄒
本甫支系:(贵州务川)鄒
公元二零零九年次岁己丑初春月
明萬歷進士鄒元標修譜載:
益龍長子 義甫 字義甫,生於後唐天成丙戍年(926),北宋幹德年間登第進士,義甫官为龙图阁学士,與隱卿同寓金陵。妣郭氏,封夫人,合葬本都大潘東邊月形,生子三,安卿、德卿、輅卿。
益龍次子 恒甫 字恒,妣陳氏,生子二,軒卿、轅卿。
益龍幼子 奇甫 字齐,生於後唐後晉開運乙巳年(945),妣陳氏,生子二,軫卿、轓卿。
仕龍之子 川璞 字璞,生於後唐後晉天福年,妣陳氏,生子二,軻卿、輊卿。
望龍長子 川琦 字琦,母甘氏長子,官為節度使,生於後唐同光甲申年(924)。妣陳氏,生子四,輻卿、轍卿、輪卿、軾卿。
望龍次子 川珆 字珆,母曾氏長子,生於後唐天成丁亥年。妣樂氏,生子三,軓卿、軸卿、辚卿。
望龍三子 川雲 字雲,生於後唐天成已丑年。妣陳氏,生子一,輨卿。
望龍四子 川珩 字珩,生於後唐長興壬辰年。妣曾氏,生子二,轶卿。
火龍長子 川露 字露,生於後唐明宗長興壬辰年(932),妣曾氏,生子二,漢卿、潔卿。
火龍次子 川霞 字霞,生於後唐後晉天福戊戍年(938),妣郭氏,生子三,分卿、行卿、萬卿。
火龍幼子 川雨 字雨,生於後唐後晉天福癸卯年(943),妣郭氏,生子二,輜卿、轀卿。
筠公幼子 天緯 字雲祥,行重二,生於唐鹹通六年乙酉歲(865),歿於唐後樑乾化甲戍年(941)。享年七十七歲。唐哀帝天佑三年丙寅(906)世襲荊南節度使,屯兵範陽。妣張氏,誥夫人,葬雷源虎形。生子四,長子仕龍字炳;次子望龍字輝;三子旺龍字煥;幼子益龍字耀。天緯公之九世,希哲公官為太子正字,遷居廬陵吉水東門,希堯公先建康南京大總兵,後吉路刺史,由金陵宦吉州,六子遷徙吉水各處立居,希志公吉水城東遷吉水下官田古樓崗。通譜天緯公為西位之宗.
湛阳幼子萃 名凤峄。字成萃。生於晋武帝丁亥年(267)妣薛氏,生子琴。
萃公之子 琴 名德。生於晋元康癸丑年(293年)妣殷氏,生子文幻。
琴公长子 文幻 名监,生於东晋戊寅年,妣卜氏,生子三瑞兴、瑞启、瑞汪。
文幻长子 瑞兴 名惕,生於东晋辛丑年(341)妣黄氏,生子二:骈安、臻安。
瑞兴长子 骈安 字讳元,生於东晋甲子年,妣尹氏,生子德义。
骈安长子 德义 名长清。生於东晋太元壬辰年(公元392年)妣徐氏,生子二:柜、柱。
德义长子柜 字钜,医公精术行医积善,生於南北朝武帝辛酉年(公元421年)妣肖氏,生子二,国贞、国番。
柜公长子 国贞 名国庆,(桢)讳昭。生於南北朝戊戍年(公元458年)妣梁氏,生子栋。
国贞之子 栋 名,生於南齐永明庚午年(公元490年)妣凌氏,生子景。
栋公之子 景公 名,生於南齐庚子年(公元520年)妣凌氏,生子观明。
景公之子 观明 名 ,妣苏氏,生子宗盛。
观明之子 宗盛 名 ,官授广东光禄大夫。生於南齐戊辰年(公元548年),
妣苏氏,生子二:思道、志道。
敷公長子氵鳳公氵鳳公字起泓,號綠墅,唐長慶二年(822)進士,臨川刺史,因家臨川之西隅(今宜黃),生於唐德宗貞元九年癸酉(793),歿於唐僖宗乾符五年戊戌(878)黃巢亂,卒葬侍賢鄉六都,後改崇十都左雙童講書形,嗣孫希堯公十四世孫明萬曆進士元標爾瞻等親至宜黃遷葬並豎碑。妣王氏夫人,生子二:瓚、璁。
敷公次子 鴻公 字殿義,生於唐德宗貞元十一年乙亥(795),唐錢塘刺史,後隱居錢塘,妣□氏,生子一,垣。
-萃---琴--文幻----惕---骈安---德义---柜---国贞---栋----景----观明----宗盛--思道---濟民---甸公---衛公---烈政---敷公---氵鳳公---瓚公---筠公----天緯--望龍--義甫--安卿--伯原---德高---仕任---世守。
德高幼子 復源 字仕宏,名鼎任,生於北宋真宗天禧辛酉年(1021),妣李氏,生於北宋天禧己未年,生子一,錫首。
復源之子 錫首 字世守,名孝先,宋以明经举,任黄州麻城县尹,再任云南大签判致。解组归道衡阳,至金兰乡卜居与。生於北宋康定庚辰年(1040),殁於北宋宣和己亥年(1119),卒葬红桥青树坪,享年七十九岁。妣丁氏,生於北宋庆历辛巳年,生子三,希可居新化县。希贤居祁阳炉前。母丁氏随次子希贤迁居永州祁阳县,殁葬五龙山下眉心圹。希圣南宋丁未年後裔遷湖南衡陽高汉召田祖也。
审核:邹序仪、邹明、邹锡尧、邹常举、邹海兵、邹光权(排名不分先后)
声明:本公众号旨在传播邹氏家族文化及信息,文章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参考,您对本文内容如有更权威和专业的说法,表示尊重,欢迎留言讨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宗亲投稿邮箱:1114574406@qq.com
编辑部微信号:
CL028866欢迎投稿
弘扬家族文化,分享点赞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