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30年!从大赤坎,到井岸!斗门很多人以前吃过...

旅行   2025-01-17 18:46   广东  


→滑動查看繁體版本→


每天,晨光熹微时,

狮子头早餐店内已十分热闹。

这家店凭何吸引街坊?

2元一条肠粉、手工切制河粉

独特的猪肠糍

......

推开店门,

答案或藏在这烟火气中。



01#

 一条粉,只卖2块钱 


井岸镇城区内,有条老街叫井湾路,路旁,开着一家不起眼的早餐店——狮子头早餐店。店面不大,只能摆下五六张桌子,墙壁被岁月熏染得泛黄,墙皮也有几处剥落。但门口的肠粉蒸笼却总是擦得锃亮,每天清晨,蒸汽从笼盖边缘汹涌而出,带着香气。



这是一家夫妻店,店老板名叫梁叔,老板娘叫清姨。他俩常年穿着一条绿色的围裙,梁叔眉毛十分浓密,笑起来时,眼睛总是亮亮的。



8年前,梁叔和清姨从大赤坎村来到井岸,为了生计,他们盘下这家早餐店。从那以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的身影总是在这家小店中忙碌穿梭。



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的肠粉店都是按份算钱,而狮子头早餐店里的肠粉,是按条算钱,一条卖2元“旧时斗门都是这样卖肠粉的,通常一份是2条肠粉,4块钱,但也有些街坊喜欢买一条,再搭配一份2元一碗的凉粥。”梁叔介绍。



每天清晨,街坊们总会准时来到店里,和梁叔热情地打着招呼。大家坐下,吃着热气腾腾的早餐,时不时插上一句问候。



食客王伯是这家肠粉店的常客,“这里的肠粉有个特点,就算冷了也是软滑的,口感很好,就算吃多了也‘唔怕滞’。”



“当然了,我这可是纯米浆做的!”梁叔笑着搭话。




02#

 要好吃,梁叔有讲究 


在遍地老饕的斗门,想要做出一条街坊喜爱的肠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梁叔介绍,做肠粉也有许多讲究,要选用晚造米,它的生长周期长,颗粒饱满,米香味浓,口感绵滑细腻。提前泡发大米后,梁叔每天凌晨三点起床,用石磨慢慢磨制,磨好的米浆细腻丝滑,透着一股天然的米香。



将米浆均匀地铺在蒸盘上,撒上一点肉末,放入蒸笼,片刻,肠粉便新鲜出炉,再浇上梁叔独家秘制的酱油,味道鲜甜醇厚。一口下去,肠粉的软糯、米肉的鲜香、酱汁的浓郁完美融合,口感丰富。



这头,梁叔忙得火热,那头,老板娘清姨也闲不下来,只见她举起刀,动作麻利地将蒸熟的大片粉皮,用一把锋利的刀切成宽窄均匀的长条。每一根河粉都粗细一致,根根分明,透着米浆的原始香气。



河粉在滚烫的高汤中焯烫片刻,捞起后加入嫩绿的青菜、嫩滑的肉片等配菜,再浇上一勺热气腾腾的高汤。这碗手切河粉,爽滑劲道,也是街坊们的“心头好”。



10点多,用餐高峰期过去,梁叔和清姨坐下歇息,谈笑间,他们回忆起30年前的故事。原来,在还没做肠粉生意前,梁叔是大赤坎村的一位农民,以种地为生,和清姨结婚后,便考虑转行。



他爱吃肠粉,首先便想着做肠粉生意,在家研究了很久,终于研究出了符合他口味的肠粉,小店就这么开起来了。”不知浪费了多少原材料,幸好有所收获,那周围的幼儿园全都订我做的肠粉当早餐,每天要做几千份。“这么一干,就是20多年。



后来,他想来井岸镇闯闯,便在8年前盘下了这家“狮子头早餐店”,和清姨一起经营至今。“来这里吃的都是街坊邻居,虽然做肠粉辛苦,但也很开心。”梁叔笑道。




03#

 靠情怀,做了三十年 


除了肠粉和刀切河粉外,店里的猪肠糍和现煮粥,点单率也很高。



想要怀旧的食客,总会点上一份猪肠糍,这是店里的限量供应,米皮卷成一个卷,浇上秘制酱料。



梁叔说,旧时,大家都喜欢点上一份,然后用竹签子戳着吃,现在很多地方都找不到了,他是因为情怀保留着这个单品。



相较之下,现煮粥的内容就复杂很多。瘦肉、猪肝、粉肠、鱼片......食客选择完小料后,清姨麻利地将食材放进滚烫的粥锅里,一碗美味的现煮砂锅粥,也只需7至10元



梁叔一边看着清姨煮粥,一边感叹:”现在年纪大了,做起事来有点累,找个小工帮忙,感觉不划算,子女不喜欢开店,只要我们能干一天,就坚持一天。” 说罢,又有客人光顾,梁叔擦了擦手,跑到肠粉机旁,开始了新一轮的忙碌。




狮子头早餐店



 - 营业时间 - 

每天:6:30—14:00


 - 收费标准 - 

(部分参考价格)

肠粉 ¥2/条

凉粥 ¥2/碗

猪肠糍 ¥4/份

现煮粥类 ¥7-10元/份


 - 店铺地址 - 

狮子头早餐店(井岸镇井湾路520号)




▲点击上方导航可至



|采写:谭古楠

|照片、视频:小小李

|统筹:桃子

|动图:张璐(实习)

|制图、编辑:谭古楠


*斗门融媒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滑动查看简体版本←


每天,晨光熹微時,

獅子頭早餐店內已十分熱鬧。

這家店憑何吸引街坊?

2元一條的腸粉、手工切製河粉、

獨特的豬腸糍

......

推開店門,

答案或藏在這煙火氣中。



01#

 一條粉,隻賣2塊錢 


井岸鎮城區內,有條老街叫井灣路,路旁,開著一家不起眼的早餐店——獅子頭早餐店。店麵不大,隻能擺下五六張桌子,牆壁被歲月熏染得泛黃,牆皮也有幾處剝落。但門口的腸粉蒸籠卻總是擦得鋥亮,每天清晨,蒸汽從籠蓋邊緣洶湧而出,帶著香氣。



這是一家夫妻店,店老板名叫梁叔,老板娘叫清姨。他倆常年穿著一條綠色的圍裙,梁叔眉毛十分濃密,笑起來時,眼睛總是亮亮的。



8年前,梁叔和清姨從大赤坎村來到井岸,為了生計,他們盤下這家早餐店。從那以後,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他們的身影總是在這家小店中忙碌穿梭。



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的腸粉店都是按份算錢,而獅子頭早餐店裏的腸粉,是按條算錢,一條賣2元。“舊時鬥門都是這樣賣腸粉的,通常一份是2條腸粉,4塊錢,但也有些街坊喜歡買一條,再搭配一份2元一碗的涼粥。”梁叔介紹。



每天清晨,街坊們總會準時來到店裏,和梁叔熱情地打著招呼。大家坐下,吃著熱氣騰騰的早餐,時不時插上一句問候。



食客王伯是這家腸粉店的常客,“這裏的腸粉有個特點,就算冷了也是軟滑的,口感很好,就算吃多了也‘唔怕滯’。”



“當然了,我這可是純米漿做的!”梁叔笑著搭話。




02#

 要好吃,梁叔有講究 


在遍地老饕的斗門,想要做出一條街坊喜愛的腸粉,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梁叔介紹,做腸粉也有許多講究,要選用晚造米,它的生長周期長,顆粒飽滿,米香味濃,口感綿滑細膩。提前泡發大米後,梁叔每天淩晨三點起床,用石磨慢慢磨製,磨好的米漿細膩絲滑,透著一股天然的米香。



將米漿均勻地鋪在蒸盤上,撒上一點肉末,放入蒸籠,片刻,腸粉便新鮮出爐,再澆上梁叔獨家秘製的醬油,味道鮮甜醇厚。一口下去,腸粉的軟糯、米肉的鮮香、醬汁的濃鬱完美融合,口感豐富。



這頭,梁叔忙得火熱,那頭,老板娘清姨也閑不下來,隻見她舉起刀,動作麻利地將蒸熟的大片粉皮,用一把鋒利的刀切成寬窄均勻的長條。每一根河粉都粗細一致,根根分明,透著米漿的原始香氣。



河粉在滾燙的高湯中焯燙片刻,撈起後加入嫩綠的青菜、嫩滑的肉片等配菜,再澆上一勺熱氣騰騰的高湯。這碗手切河粉,爽滑勁道,也是街坊們的“心頭好”。



10點多,用餐高峰期過去,梁叔和清姨坐下歇息,談笑間,他們回憶起30年前的故事。原來,在還沒做腸粉生意前,梁叔大赤坎村的一位農民,以種地為生,和清姨結婚後,便考慮轉行。



他愛吃腸粉,首先便想著做腸粉生意,在家研究了很久,終於研究出了符合他口味的腸粉,小店就這麼開起來了。”不知浪費了多少原材料,幸好有所收獲,那周圍的幼兒園全都訂我做的腸粉當早餐,每天要做幾千份。“這麼一幹,就是20多年。



後來,他想來井岸鎮闖闖,便在8年前盤下了這家“獅子頭早餐店”,和清姨一起經營至今。“來這裏吃的都是街坊鄰居,雖然做腸粉辛苦,但也很開心。”梁叔笑道。



03#

 靠情懷,做了三十年 


除了腸粉和刀切河粉外,店裏的豬腸糍和現煮粥,點單率也很高。



想要懷舊的食客,總會點上一份豬腸糍,這是店裏的限量供應,米皮卷成一個卷,澆上秘製醬料。



梁叔說,舊時,大家都喜歡點上一份,然後用竹簽子戳著吃,現在很多地方都找不到了,他是因為情懷保留著這個單品。



相較之下,現煮粥的內容就複雜很多。瘦肉、豬肝、粉腸、魚片......食客選擇完小料後,清姨麻利地將食材放進滾燙的粥鍋裏,一碗美味的現煮砂鍋粥,也隻需7至10元。



梁叔一邊看著清姨煮粥,一邊感歎:”現在年紀大了,做起事來有點累,找個小工幫忙,感覺不劃算,子女不喜歡開店,隻要我們能幹一天,就堅持一天。” 說罷,又有客人光顧,梁叔擦了擦手,跑到腸粉機旁,開始了新一輪的忙碌。




獅子頭早餐店



 - 營業時間 - 

每天:6:30—14:00


 - 收費標準 - 

(部分參考價格)

腸粉 ¥2/條

涼粥 ¥2/碗

豬腸糍 ¥4/份

現煮粥類 ¥7-10元/份


 - 店鋪地址 - 

獅子頭早餐店(井岸鎮井灣路520號)




▲點擊上方導航可至



|采寫:譚古楠

|照片、視頻:小小李

|統籌:桃子

|動圖:張璐(實習)

|製圖、編輯:譚古楠



*鬥門融媒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聚在斗门
自在斗门,超越精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