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肥!医美敲诈被判11年

美体   2025-01-30 17:20   河南  

反向诈骗,有点少见!

真是林子大了,啥鸟都有!

近日,上海某法院披露了一起医美敲诈案。被告人李某实施诈骗索取财物累计60余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6个月,剥夺政治权利2年,处罚金人民币30万元。

在医美行业中,医托较多,但大多数都是企业从求美者口袋里掏钱,还很少有求美者诈骗企业,那么这起事件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
精细谋划:共诈骗60余万元
事情的起因得从被告人李某说起。李某,一个1989年出生的年轻男子,小学文化,无业。但从2021年起,李某却干起了敲诈勒索的勾当,而且专门瞄准了医美行业。他事先预谋,通过网络寻找被害人为其进行玻尿酸注射,然后谎称眼睛失明,以此作为敲诈的筹码。
李某的敲诈手段并不复杂,但却十分狡猾。他首先会在网络上联系从事美容行业的被害人,谎称自己想要进行玻尿酸注射,并约定好时间和地点。由于玻尿酸注射并非需要严格医疗资质的项目,一些没有取得相关行医资格的美容从业者也会私下接单。李某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利用被害人的侥幸心理,成功约到了多次注射机会。
在每次注射完成后,李某都会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并谎称自己眼睛失明。医生根据他的自述和初步检查,往往会诊断为视网膜动脉阻塞等可能导致失明的病症。然而,李某却拒绝接受进一步治疗,而是以此为由,开始敲诈被害人。
他声称,由于被害人无证行医,导致他眼睛失明,要求被害人赔偿巨额钱款,否则就报警或者让家属来闹事,影响美容院的正常经营。被害人由于害怕被公安机关处理,以及担心影响自己的声誉和生意,往往只能选择私了,给李某支付高额的赔偿金。

图源:网络
李某的敲诈行为可谓丧心病狂。他不仅在多个城市寻找被害人实施敲诈,而且每次敲诈的金额都在数万至数十万不等。2年间,他先后敲诈了6名被害人,共计索得钱款60余万元。
然而,李某的犯罪行为最终还是露出了马脚。2022年7月,一名被害人的朋友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了关于李某敲诈勒索的信息,发现李某正是之前敲诈自己朋友的人。于是,他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经过调查取证,公安机关最终将李某捉拿归案。
法庭上,李某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他承认了自己利用网络联系被害人进行玻尿酸注射,然后谎称眼睛失明实施敲诈的事实。法院认为,李某多次敲诈勒索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触犯刑律,构成敲诈勒索罪。于是,法院依法作出了上述判决。
教训深刻:医美合法经营很重要
这起医美敲诈案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医美行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乱象。一些没有取得相关行医资格的美容从业者私下接单,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而像李某这样的敲诈者更是利用了这一漏洞,实施犯罪行为。
对于广大医美从业者来说,这起案件无疑是一个深刻的教训。他们应该意识到,合法经营、合规执业才是长远发展的基石。同时,他们也应该学会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面对类似李某这样的敲诈者时,应该及时报警并寻求法律援助。

图源:网络

此外,对于医美行业来说,加强监管也是至关重要的。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医美行业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无证行医、非法行医等行为。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医美产品的监管和检测力度,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之,这起医美敲诈案为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在追求美丽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注重安全和合法合规。只有这样,才能让医美行业真正成为一个健康、有序、发展的行业。

【声明】本文内容源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采取适当措施。

关注整圈参考
行业深度好文,等您来阅~

医美圈
了解医美资讯,看清医美动向,知悉行业内情,洞察行业先机,医美圈与您共成长!合作VX:DM_ymq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