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徐州经开区徐庄镇3个行政村——山黄村、薛湖村、王楼村,村庄规划批后成果公开公示。其中涉及圣人窝樱桃谷景区提升,另外还涉及2个自然村搬迁撤并!
1、经开区徐庄镇山黄村村庄规划
山黄村位于徐庄镇南端,靠近五环路、吕梁山,境内有著名的圣人窝景区。
根据徐庄镇镇村布局规划(2023版)山黄村村庄分类:划定自然村2个,其中集聚提升类村庄1个(山黄),特色保护类村庄1个(圣人窝)。
重点是樱桃谷核心景区,要延伸拓展休闲旅游功能,布局亲子采摘、田园耕读、儿童夏秋令营、田园启蒙、农耕文化体验、农业科普、露营打卡等功能。
滨水休闲区——依托圣人窝水库风景资源,在周边布局滨水休闲、沿湖观光空间。
原乡居住区——保留原乡居住功能,对民居进行提升更新利用,鼓励原住民参与,改造民居中进行餐饮民宿服务等功能。
道路建设:山黄新建道路、X251拓宽、圣人窝对外连接道路拓宽……
游客中心及停车场:樱桃谷景区入口现状提升…………
2、经开区徐庄镇薛湖村村庄规划
薛湖村位于圣人窝村东北侧,魏单公路从村中心穿过,是徐庄镇南部规模较大的村。
根据徐庄镇镇村布局规划(2023版)薛湖村村庄分类:划定自然村5个,其中集聚提升类村庄3个(薛西、薛东、小邵楼)、特色保护类村庄1个(贺窑)、搬迁撤并类1个(河北)。
产业融合发展区:在村南部,以一站式乡村生活体验为特色,打造田园观光——山林休闲——农事体验——生态采摘等项目。
乡村宜居生活区:优化村庄用地布局,提升村庄人居环境,疏通水系、更新建筑,打造品质生活空间。
近期建设:农民建房项目,位置在薛东;产业项目,位置在薛西。
另外,提升村委会、卫生室、养老服务中心、健身设施、小游园等。
3、经开区徐庄镇王楼村村庄规划
王楼村位于五环路与房亭河交汇处,规划昆仑大道东延从境内穿过。
根据徐庄镇镇村布局规划(2023版)王楼村村庄分类:划定自然村3个,其中集聚提升类村庄1个(王楼)、搬迁撤并类村庄1个(兰庄)、其他一般村庄1个(河北)。
产业联动发展轴:依托206国道(五环路)与新建昆仑大道交通优势,打造东西向、南北向产业联动发展轴。
生态景观轴:依托房亭河生态资源,打造集休闲、观光为主的生态景观轴。
宜居乡村休闲区:提升村庄环境,完善配套设施,打造生态、休闲、旅游、宜居为一体的品质生活空间。
在河北新建健身广场,王楼、河北道路提档升级,在王楼建设产业项目。
相关资料:徐庄镇镇村布局规划
点击回顾>>>获批!徐州这个镇搬迁撤并28个村庄!
新闻延伸
全部完成规划编制
村庄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最小单元”,据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消息,截至目前,徐州市发展类村庄所在的1344个行政村已全部完成规划编制工作。
以铜山区张集镇梁堂古村落为例,规划寻求传统村落“活化再生”新模式,一期工程已从图纸变为现实,50套石屋整修一新,并嵌入城乡协同“生态富民长廊”,植入家庭农场、房车露营、帐篷酒店、星空民宿等体验型特色旅游模式,打造“徐州城市前花园”,成为城郊古村落规划的示范点。
贾汪区潘安湖街道唐庄村,南接潘安湖景区,北邻青山泉镇区。规划编制从潘安湖全域视角审视其发展,目标是打造国家级“潘安湖”品牌,构建“品牌共创、产业共兴、同频共振”的一体化产业模式,形成景区带动乡村的振兴典范。唐庄整体定位为“三产融合·乡情唐庄”,在旅游格局上促成“白+黑”发展目标,产业功能区上形成“北工南旅”格局,北侧工业向绿色、环保、可持续方向发展,南侧旅游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并加强与周边特色村庄的联动。
邳州市铁富镇油坊村、沟上村和响水溜村,东侧紧邻沂河和银杏湖景区,生态区位优良且旅游优势突出,每年观光人群达350万人以上。3个村庄在规划编制中以银杏苗木为核心要素,完善食住游娱商业配套,融入银杏时光隧道景区,探索“银杏+”产业路径,开发相关产品,打造宜居宜业又各具特色的“杏”福乡村。
村庄规划注重构建多元共生的乡村振兴新格局。贾汪区积极探索周边村庄连片规划新路径,打破行政村壁垒,从区域层面整体研究,以茱萸文化为核心、康养为定位,提出动养、疗养、闲养三大养生类型和功能片区,提升区域整体品牌效应。贾汪区茱萸山街道才沃村、许阳村、小山子村和鹿楼村位于贾汪主城区以东,属于典型的景中村和城郊村,片区内有3个国家AAAA级景区,拥有万亩桃林、万亩石榴园等旅游资源,乡村旅游格局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