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奇缘

楼市   房产   2024-05-11 14:19   北京  

跋:

日前,位于北京西山云庐古树会所的文澜书院正式揭牌,文澜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入藏。房小评去现场参加了古树会所媒体先鉴会,也借此机缘深入了解文澜阁《四库全书》的前世今生,尤其对古树和古书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浓厚兴趣。

当日参加活动时,见到了那棵300多年的古槐,总觉得应该为它做点什么,后又查阅资料,创作了这篇古树与古书的文字。

系文学创作,供大家欣赏,作为这段特别历史的纪念。

《四库全书》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由乾隆皇帝亲自主持编纂,全国共征集了约1.3万册图书,调动了360多位官员、学者、4000余名眷录、校对人员耗时14年,花费数千万两白银。整部书有6万多册、近8万卷、近8亿字,分装6100多个木盒,先后共眷抄7部,分藏在北四阁(故宫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避暑山庄文津阁、沈阳文溯阁)和南三阁(镇江文宗阁、扬州文汇阁、杭州文澜阁)。

但随着历经战乱失离,南三阁本均遭兵燹,幸运的是在浙江本地古籍保护人士的接续努力下,文澜阁本得以涅槃重生,成为一部真正“由民间创造的历史”。

北京西山是皇家文脉之地,纪昀等众多编纂《四库全书》的学者、文人都曾在此留下足迹。这里更是近邻圆明园遗址、香山、颐和园等皇家故园,留有乾隆皇帝御题墨宝,和《四库全书》有着深厚历史渊源。文澜阁本重回北京西山后,其东北13公里处就是珍藏文津阁本的国家图书馆。

文澜书院在西山云庐古树会所内,而古树会所又因保护百年古槐而得名,项目在保护古树的同时又传承了古书,成就了保护与传承的佳话。

古树与古书相对望,让人不由得想起:237年前,西山古树下,依依不舍目送文澜阁本南下的那个眷录匠……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住在北京西山法海寺的贡生程丙(化名)乡试落榜,正灰心丧气时,运气却峰回路转。

一天,他听说朝廷急招《四库全书》眷录若干人,皇帝(乾隆)特令从乡试落榜者中选600名善书写者转为眷录,虽无待遇,但五年期满后可按功获授州判、县丞、主薄等职。

对于年届四十岁的程丙来说,继续参加科举考下去,显然不如立即“转编”划算,他立即去应聘,幸运被录取。

乾隆皇帝很重视《四库全书》编纂、眷录等工作,时不时都会安排人检查,为了防止眷录的人抄写质量下降,限定每人每天只能抄写1000字,一年限定抄写33万字。出现错字要记过、举报错误会记功,按照抄写字数、纠错次数计分记功。

总纂官陆锡熊和纪昀因为被皇帝发现书中有错,被罚重新校对、勘正,并且承担相应费用;总校官陆费墀因为书中错误没校对出来,被罚没家产,用于南三阁的《四库全书》做封面、包装盒。

四十岁的程丙做事认真,少有过错。只是从住处到眷录处的路程很长,赶上炎炎夏日,不免路途辛苦。好在每天必经路上西山南麓刘娘府有一棵茂盛的大槐树,遮天蔽日,可以歇脚。

转眼五年期满,程丙因为表现优秀,被留在四库全书馆继续做眷录,也有了薪俸:每1000字得报酬2钱5分银子,每月可得银子6-7两;若得准多眷录些文字,最高每月可得13-14两银子,可买8-9石好米,这相当于一家农户一年的收入。

如此丰厚的待遇,是让程丙等人再誊录三部《四库全书》,给南三阁收藏。而且乾隆皇帝特别批示:南三阁《四库全书》可对社会开放,供学者、士子阅读抄录。

北四阁《四库全书》仅供皇家、官员、翰林学士们阅读,而南三阁的对社会开放,所以南三阁本对社会影响更大,也得到了读书人的爱戴。当文澜阁本遭兵燹时,杭州丁申兄弟冒死抢救。

那边,得到皇帝旨意后,时任闽浙总督兼浙江巡抚陈辉祖等立即在杭州现场勘察选址,仿照宁波天一阁修建了文澜阁。

两年后(1784年),乾隆皇帝第六次下江南,3月抵达杭州,专门去视察了新建落成的文澜阁,赐题“敷文观海”匾额,又写《题文澜阁》诗

四库抄成蒇次第,因之絜矩到南邦。
班佣此实官帑发,卢径彼殊众力扛。

衮钺必公慎取舍,淄渑细辨斥蒙庞。
范家天一于斯近,幸也文澜乃得双。

又是五年,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抄写完成,共36525册。

这日,文澜阁《四库全书》要押运往杭州,程丙专门跑去,依依不舍地送了一程,此时他已经50岁,也超额完成了眷录任务,得到了一个主薄的差使,不久也要离京去上任。

送走文澜阁《四库全书》,走在回家的路上,不知不觉间竟到了刘娘府那棵大槐树下。程丙抚摸树干,仰望苍穹,不由感慨:这十年,只有这棵大槐树见证了他这么一位眷录匠的辛苦付出,见证了他和《四库全书》的不解之缘…… 

《四库全书》抵达杭州后,地方官用最高礼仪迎接。在宣读皇帝诏书之后,入藏文澜阁。听说《四库全书》可以公开借阅、抄录,当地读书人欢呼雀跃,借阅抄录之书更是珍惜倍之。

文澜阁仿宁波范氏藏书楼天一阁所建,屋顶用黑色琉璃瓦,在“五行”中黑色代表水。书籍最怕火,藏书楼用黑色瓦顶,也是防火之意。

但是,大家担心的火灾没有发生,却发生了兵燹。

1862年,太平军攻陷杭州,文澜阁在一片混乱中被毁坏。此时躲到乡下的丁申在镇上买东西时,突然发现包装纸有些不对,习惯性检查后发现,这包装纸竟然是文澜阁《四库全书》的残页。

丁申找店家一打听才知道,文澜阁已被摧毁,这些纸张是从杭州流传出来的。就如精通铜器铭文的王懿荣在买药材的时候发现甲骨文一样,身为读书人的丁申立刻意识到《四库全书》遭毁的严重性。

当晚,丁申回家和兄弟丁丙商议,耗尽家财也要抢救《四库全书》。他们一方面花钱将镇上能买到的《四库全书》残页全部收集,另一方面重金雇佣胆大的人连夜潜入杭州,从文澜阁废墟中挖掘《四库全书》残余,并将其背往杭州西溪收藏整理。往返了很多趟,从文澜阁废墟中抢救了几千册,但这还不及原书的十分之一。

战乱平息后,丁氏兄弟又花重金重建文澜阁,从各地搜罗珍本,对文澜阁《四库全书》进行补抄,从民间五省十七家藏书楼补抄到全书的十分之九。民国时,又借文津阁本《四库全书》进行了三次补抄,全书基本恢复原貌。

更有价值的是,丁抄本将其中一些原本残缺之书觅到了全本,又据原书未加删改,因而文献价值要超过原来的《四库全书》。此后,文澜阁《四库全书》自近代以来历经多次补缺,辗转数地存放,于1946年7月重回杭州。

2004年8月,杭州出版社与浙江图书馆联合启动文澜阁《四库全书》整理出版工程。但是这部书浩繁,即便是有了现代排版印刷技术,一次的整理出版都要花费几千万元。好在浙江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民间保护古籍的传统,每当古籍保护遇到困难,总有人挺身而出。

2012年5月8日,绿城出资了三千万,被耽搁停顿近四年之久的《四库全书》的出版工程全面恢复启动。2015年,文澜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全部印制完成,并开始“化身百千,遍藏四海”。

此时,那棵曾为程丙遮阳的老槐树已经300多岁,但它依然健硕,摇枝摆叶。

程丙走后200年,老槐树旁100米处又长出一棵新槐树,而这棵槐树100多年后将与文澜阁本守望,虽然此时它已是棵古槐,但是它可以将自己从小听说的程丙的事迹告诉文澜阁本——这是你的前世今生。

这棵100多岁的古槐正位于西山云庐东区,围绕这棵古槐修筑一座古树会所,名为“云在庭”,其中设文澜书院为文澜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的藏书楼......



中国房评报道原创发布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中国房评报道
创办于2013年,不忘初心,坚持原创,秉承为读者提供有价值信息的使命,以客观、中立、专业的内容,推动房地产行业稳健前行。您的关注,是对我们砥砺奋进的支持和鼓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