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湖南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制作。这个版本印刷排版质量都不咋地,错字也一大堆。当时ocr出来识别率也不高,我等于是逐字逐句在校对。虽然篇幅不长,但也花了好几个月才弄完。
豆瓣上对本书的评价不高(人数也不多,毕竟这书小众),我也觉得这书比较杰克苏,反正主角帅得惊天地泣鬼神,身边不缺女人喜欢,就连男配们也是心甘情愿做绿叶,男配喜欢的女主被主角抢了,也完全没有负面情绪——看着看着是不是感觉像是都市种马流?除了语言叙述和时代背景有着比较明显的时代感,跟现在的赵日天路数没什么本质区别。所以说,不要觉得诗人就有多么牛逼,多么高高在上,真要论起来,也是个俗人。毕竟诗人也要吃饭嘛。芒克这个还算好的,法国的阿波利奈尔写了篇《一万一千鞭》,写得那叫个恶心,连小学水平都写不出这么令人窒息的小说来。(这书有点犯忌讳,大家可以搜一下相关信息,网上也有文本)
本书排版比较简单,因为本身也没什么可扩展阅读的东西,只是重制了一下封面而已。
多年以后,书友子皓帮忙重新读校了一遍(他已经帮着读校了好几本了,寄生前夜就是才读完的),另外我通过正则的方式也发现了不少小问题,都一一进行了修正,不敢说目前这个文本完美无误,但八成的正确率应该是没问题的,至于进一步的完善,就要留到日后慢慢进行了。全书除了封面只是小改,其它基本上都翻新过了。另外说一说书本身。芒克的诗我后来补了一下课,行文风格跟本书挺像的,也算是一以贯之吧,但说实话,写小说真不是那块料。目前我看到的评价,国内只有新诗圈几个人力捧这本书(比如韩东就捧过,但也比较敷衍,说什么是中国现在最好的小说,至于哪儿好,好在哪都没提),而国内主流评论界以及大众读者对本书并没有什么关注。可以说相当于无视的状态。书中人物的塑造其实是相当敷衍了事的,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讲,就是一水儿的工具人。子皓评价是:“一口气读完,直白的感官刺激,大刀阔斧地对诗情画意进行肢解,也许这就是文化变革时期的人性。”如他所评,现在我们回头来看这本书,硬要解读当然也可以体味出人物放荡之中隐含的悲哀,但作者对于主角这种放纵又没有担当,游尽花丛还能让兄弟们都喜欢,不得不让人怀疑作者是不是把自己的理想投射在主角身上,并加上了虚妄的光环。子皓在读校其它书的闲暇期间拿到了本书的纸质扫描版,因此又根据扫描版的原文重新校对了一遍,这次文本的正确率按他原话说可以达到九五成。他的原话是:“正因为一口气读完,所以第一次校对的错误遗漏还是很多的。偶然看到这个制作手记,对于不称心的校对质量还是很汗颜的,所以激发了补过的想法——再对照原书精校一遍。”我们做书的人,不管是业余玩票的还是业内人士,都需要这种精神。之前因为一些原因删档了,后来后台有书友提起,就把模板统一了一下,删掉了很多不必要的版式。因为开了一个旧书编号,所以把书重新编到这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