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晨荐532:寻问东莞之莞香

文摘   教育   2024-09-24 08:00   广东  

校长晨荐


校长寄语

时清世平,日读一诗,知春和景明,秋高气爽,天地有四时之大美;红袖添香,缁衣仗剑,人间有三生之极致。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和远方,尽在其中!

晨起读诗,使我能在夜间看见头顶更明亮的星空,听见心中更美丽的律动。我把它们推荐给你,我愿你从此爱上诗歌! 

寻问东莞·莞香

篇首语

东莞,一座上可追溯于先秦南越,下可开篇中国近代史,纵览乃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开放先行地,横比为粤港澳大湾区腹地中心的超大城市,她是广府文化发祥地之一,是中国粤剧之乡,也是青春之城、篮球之城、潮玩之城、世界工厂、现代制造业名城……更是国家诗歌之城。宋朝发轫,明朝鼎盛的东莞诗歌乃“岭南称首”,当代打工诗歌现象更曾在国内独占鳌头。在东莞,诗歌不仅是人城互证的生命表达,更是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它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与东莞的山水人文息息相关,更与东莞新工业智造的时代吁求同声同气。让我们一起寻问东莞、行走东莞,爱上东莞。

本期走进东莞特产:莞香莞香是沉香珍品,东莞市著名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它是以莞香树为载体,在特定环境下,使用传统制作技艺产生的含油脂的固态结晶体。东莞制香历史悠久,唐时已作为贡品进贡朝廷;明朝时期,初步形成收购、加工、交易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万历年间,东莞莞香交易市场众多,尤以寮步镇牙香街贸易最为繁盛,是当时广东著名的香市。无数的莞香在此交易,再从今香港岛南部的一个小港湾转运出海(据传香港因此而得名),输送到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国。21世纪初,随着东莞确立了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生态绿城、文化新城的战略目标,沉寂多年的莞香产业重新焕发生机。


古诗分享


以莞香结赠吕黍字系以诗

【明】屈大均

百年香有胆,生结一精华。

得自珠官手,来从莞女家。

但令存一气,不必作双霞。

日夕君怀袖,人疑处处花。


作者简介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号菜圃,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屈原李白的遗风,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诗词赏析

屈大均一生与东莞关系密切,对莞香与莞香文化非常热爱并深有研究。除了在《广东新语》中对莞香文化有系统深入的介绍以外,在他现存的诗中还有不少反映莞香文化的作品,不仅记录了当时莞香文化的兴盛、莞香的经济价值、莞香的多种用途用法、莞香的品鉴等,还赋予莞香多种文化内涵,使莞香成为人们精神情感交流的载体。

此诗为屈大均赠送友人吕师濂莞香时的附诗。全诗通过对莞香树结香的艰辛、莞香身价之宝贵,以及莞香迷人香气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莞香的热爱,也展现了莞香在东莞本土文化中重要地位。“日夕君怀袖,人疑处处花”描绘了“女儿香”的美妙场景。女儿香即牙香,是莞香中的精品。在古代,因其体小而珍贵,一些香农之女偷藏于怀中,以换取脂粉绸布。每从怀中拿出牙香时,则香气满堂,遂称牙香为“女儿香”。


古画分享


斜倚熏笼图

【明】陈洪绶


古画赏析

明代陈洪绶的《斜倚熏笼图》可称为明代生活用香的典范之作。图绘一少妇拥被懒懒地斜倚在用细竹篾条编制成的熏笼上,笼下香炉既香且暖。抬头右上方,一只鹦鹉高悬架上,架旁矮几上铜瓶中插一支盛开的木芙蓉,榻前一小儿正用一柄团扇去扑一只大黑蝴蝶,一侍女侍奉在旁。整幅画通过对熏香用具、屋内摆设、人物神态等细致的描绘,传达出富裕、精美、闲适的生活气息,构图、笔墨、色彩、意境无不令人赞叹。



图文排版 | 苏于阳

栏目编辑 | 肖妮妮

初审 | 刘   蒂

复审 | 许燕转

终审 | 王红成


往期回顾

莞尔迎新|校长晨荐525期:寻问东莞之《莞草三章》

【莞尔迎新·校长晨荐】526期:寻问东莞之《游虎门》

寻问东莞之袁崇焕

校长晨荐529:寻问东莞之陈琏


莞工教务
东莞理工学院教务信息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