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开学季·新气象
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我校通识教育聚焦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实践智慧,基于通识教育培养目标,提出道德影响力、审美鉴赏力、协作领导力、认知理解力、应用行动力、高阶创造力、沟通表达力七大核心能力,构建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新学期,为提高通识公选课选课效率和质量,减少“盲选”、“乱选”、“退选”行为,中心预先公布本学期通识公选课(面授公选课、混合公选课)信息,共计78门课程。请同学们根据所在年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要求,掌握课程信息后再进行选课。
接下来,先了解道德影响力、审美鉴赏力、协作领导力、高阶创造力4大模块的公共选修课吧~
选
课
预
告
2024年秋季公选课网上选课时间安排
第一批次 2021、2022级本科生;2023级、2024级专升本
9月3日12:30-9月4日中午12:00
第二批次 2021、2022、2023级本科生;2023级、2024级专升本学生
9月4日12:30-9月6日中午12:00
关于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全校公选课网上选课的通知:
https://jwb.dgut.edu.cn/info/1071/21541.htm
公共选修课清单
注:最终选课信息以青果教学综合平台发布课程为准。
道德影响力模块
1
(面授公选)公益慈善
开课单位:法律与社会工作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2/2/2
课程简介:
课程将综合讲授、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讨论、辩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聆听讲师分享后,能够有效地参与课程的讨论和互动,而且还能深入社会实践过程中去亲自理解和体验,鼓励学生设计相关的服务主题,例如团队创意的公益行动、相关项目的参与、进行社会调研,进行一种融合真实场景的深度学习,以此为切入点深入理解公益慈善领域的议题。期末结束时将举行学生汇报论坛,展示相关服务学习成果。课程还将提供相关的读书会、工作坊、沙龙等一系列课外活动支持学生学习。力所能及,善小亦为,坚持下去就会有所改变。因此,适合各专业有兴趣并愿意参与了解公益慈善领域的同学选修。
课程亮点:
1.邀请校外公益慈善领域的行业专家进课堂分享,了解公益慈善领域的创新实践。
2.与东莞镇街公益领域的实践相对接,为学生深入公益慈善领域的实践提供平台。
3.本课程的内容将会成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暑期社会实践、挑战杯、互联网+大赛以及“粤光杯”学生影视作品大赛等可选择的内容。
4.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到公益慈善项目的设计、运作以及服务过程。
授课教师:朱晓红
教师简介:
2020年开设《公益慈善》课程,共开设6个学期,累计授课人数超过700多人,教学效果良好。担任虎门慈善会、石龙慈善会、寮步慈善基金会公益创投项目督导,目前主持与该课程相关的课题:
主持广东省2021年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东莞理工学院-东莞市社会工作协会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省级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粤教高函【2021】29号);主持2022年东莞理工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公益慈善》。
2
(面授公选)女性成长与价值
开课单位:法律与社会工作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24/2/1.5
课程简介:
本课程致力于探索当前时代背景下,女性如何面对婚恋、生育、个人职业发展、对于女性一生岁月的展望,希望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对于女性一生发展规律性特点的宏观认知,如何用正确的姿态在人世间生活,处理婚姻家庭关系,担当神圣而伟大母职、正确平衡个人职业发展和女性家庭职责之间的关系,锻造未来平衡幸福生活图像,促进女性个人身心健康,培育身心平衡的健康后代,承担适合女性特质的工作内容,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美好。
课程亮点:
1.呈现女性一生发展宏观图景。2、在年轻人婚育意愿走低的时代,启发学生探索婚育的价值和对家庭、社会生活的热情。3、关于女性职业发展与家庭平衡,主张在时代个性精神探讨的基础上,回归女性本能的探讨,拨开当下各种混乱的流行观点,鼓励女性回归本职,在此基础上平衡发展职业。
授课教师:黄广进
教师简介:
长期在法社学院承担《刑法学》教学工作。关于本课程虽然是本人第一次申请开设,但是却是本人基于多年以来的个人成长经历,特别是成为母亲之后的成长经历、个人工作经历、对于女性如何平衡家庭与工作等等方面的思索的结果。
3
(混合公选)艺术哲学:美是如何诞生的
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2/2/2
课程简介:
艺术哲学是一个民族的美育的思想基础,是展开有价值的艺术批评的重要前提,也是考察人类文明进程的一个尺度。本课程依托同济大学孙周兴教授《艺术哲学:美是如何诞生的》这门精品课,利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旨在通过美产生的过程,带领学生探究何为美?何为艺术?何为美的艺术?以哲学思维方式,从艺术与自然、诗性与知性、经验与超验、启蒙的界限、美感的暴力、艺术与真理、后哲学与后艺术问题等七个方面出发,发起对艺术的哲学思考,从维柯、康德、 尼采、海德格尔等哲人智慧的熠熠光芒中,感受一场关于“美”的精神洗礼,从而思考人类文明发展历程。
建议先修课程:《审美实践导引》
授课教师:岳凤
教师简介:
1.曾为哲学学院哲学专业本科生和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美学》《西方美学史》《美学前沿问题》《艺术哲学》《审美教育书简》等课程,累计讲授近200课时,带领学生通读此书多轮;
2.曾为全校学生开设通识选修课《大学美育》累计近200课时;
3.发表多篇与美育研究的相关论文。《王季愚美育思想研究》(2021年9月)、《构建高校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双行的育人格局》(2022年11月)、《审美与平等:朗西埃美学思想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22年11月)
4
(混合公选)《老子》《论语》今读
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2/2/2
课程简介: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义”、“礼”、“智”。《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汉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是儒家学派经典之作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 《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而且论语教给了后人如何为人处世的道理。《论语》与《易经》、《老子》,共为中华民族的几部源头性经籍,它们不仅是道德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古代圣哲修身明德、体道悟道、天人合一后的智慧结晶。
课程亮点:
1.读原文,为往圣继绝学。
2.解新义,为生民立命。
3.重实践,知行合一。
授课教师:陈龙
教师简介:
已在知行学院连续开设《道德经》6个学期。
5
(混合公选)法律与社会
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2/2/2
课程简介:
本课程从文化、历史和社会角度来理解“法治”,并结合当前中国社会法治建设的现状,以深入浅出地破解法律与社会的复杂关系。其中主要的知识点包括法律与民主、法律与经济、法律与社会结构、司法判决的产生、公民如何对待法律、现代社会与宪法、犯罪与社会秩序、民法与社会生活、法律与全球化等。
课程亮点:
1、网络课知识点小而精
2、面授课着重问题解决
3、案例讨论激发学生思辨能力
授课教师:罗艳
教师简介:
本人一直从教《思想道德与法治》公共必修课和《法律与社会》混合公选、《性、爱与生命——生命伦理学》公共选修课,网课评教结果都在前列,2022至今有一个省级课题和三个校级课题,其中两个已经结题。
6
(面授公选)国学与人生
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3/3/2
课程简介: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之统称。鉴于“国学”范畴外延宽泛,《国学与人生》课程围绕国学之精髓所在——儒、道、佛“三教”之道这条主线,讲授古代圣哲关于宇宙、社会、人生的思考,阐释圣哲所体悟和宣示的人生智慧,旨在帮助大学生获得智慧的指引,更好地从整体的、根本的立场来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身与心的关系,藉此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道德水平,养成健全人格,为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促进人生健康和谐发展。课程可归属通识教育“道德影响力”模块。
课程亮点:
1. 用较少的课时提炼、梳理出国学之精髓——儒释道三教生命智慧之核心要义,把抓住“国学”这个宽泛而庞杂的文化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和内容,凸显了“国学”智慧有别于西学的中国气质、中国精神;
2. 通过从儒家站在人生之内、道家站在人生边沿、佛家站在人生之外三个视野反思人生,彰显儒释道生命智慧的相辅相成, 更透过其表面的差异,引导学生面对人生之种种复杂际遇,运用先哲的智慧唤醒自己心中向善、向上的力量,获得安身立命之道,使生命成为智慧的生命,而非智慧为役于生命,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
授课教师:吕有云
教师简介:
自2017年以来一直开设该选修课,受到学生欢迎,选课人数满员。
7
(面授公选)荣格分析心理学
开课单位:教育学院(师范学院)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24/2/1.5
课程简介:
分析心理学被称为荣格心理学或原型心理学。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也是一种整体人格结构理论,人格作为一个整体被称之为“心灵”。在荣格看来,心灵或人格结构是由意识(自我)、个体潜意识(情结)和集体潜意识(原型)等三个层面所构成。本课程主要介绍荣格的心理分析学,同时兼顾心理分析是积极创造、自我心性发展的实践的特点。基于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方法主要包括积极想象、梦的分析、沙盘游戏、绘画治疗等。本学科的教学目的是:(一)讲授心理分析的基本理论及其历史发展过程,着重使学生掌握心理分析理论的基本知识和历史情况,达到基本了解心理分析理论。(二)在学习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心理活动,注重学生自身体验和悟性。心理分析的教学将通过课堂讲授、讨论、实际操作等,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亮点:
1.理论联系实际;2.在心理分析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融入心理分析方法实操,学习达到理解知识、体验情感、实操方法、促进成长;3.朋辈助教的加入,增加平等、亲近的课堂气氛;4.以工作坊的学习形式,创设平等课堂教学关系,促进学习交流、互动,也使课程教学兼具团体学习、团体成长、团体治疗的作用。
建议先修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授课教师:江文
教师简介:
教学方面:担任师范专业专业选修课程“心理分析理论与实践”的主讲老师;
科研方面:主持校级教改项目《荣格分析心理学》,已结题。
审美鉴赏力模块
1
(面授公选)广告创意
开课单位:文学与传媒学院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3/3/2
课程简介:
《广告创意》课程从整体理论角度入手,研究广告创意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能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知名品牌的广告创意的成功案例,综合掌握成功广告的创意生成过程。
课程亮点:
作为通识教育的课程,本课程将课程知识点有机联系起来,将知识点专题化,专题知识体系清晰,引导学生深入研讨广告创意的案例,掌握广告创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授课教师:王芹
教师简介:
主讲课程:《新闻编辑学》、《新闻学原理》、《国外经典电视栏目分析》、《广告创意与制作》、《广告创意》、《新媒体与社会》等;主持在研或完成省级、校级课题多项;以第一作者在CSSCI来源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获校级首届课程思政教学大赛一等奖和网络人气奖、第五届广东省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三等奖、2020年广东省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二等奖。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综合评教等级:优秀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综合评教等级:优秀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综合评教等级:优秀
2
(面授公选)摄影
开课单位:文学与传媒学院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2/2/2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全校公共选修课程,课程旨在向大学生介绍摄影的基本原理、技术和艺术表达方式。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操作和作品欣赏,学生将获得对摄影艺术的深入了解,并培养自己的摄影技巧与审美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介绍摄影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探讨摄影的定义、分类与应用领域,理解不同类型相机及其功能,解释曝光的概念和基本参数,掌握光线的属性、测量与利用方法,学习构图原则和经典构图技巧,学习人像、风光、纪实摄影的构图与表达技巧,学习运用后期修图技巧提升摄影作品的质量。
课程亮点:
1、与生活、学习紧密结合、理论结合实践,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2、课程内容覆盖面广泛,几乎人人可以真实参与;
3、课程产出适应面广泛,教学效果明显;
4、课程内容丰富、与时俱进、既有技术型知识点,也有引人深思的人文特点。
授课教师:马旭
教师简介:
参与组织我校各类品牌活动,如“粤光杯”学生影视大赛、《满天星》年度摄影十佳评选、2023莞工校园生态摄影比赛;参与举行各类摄影比赛及讲座,如悦读杯美丽莞工摄影比赛、“人间山河”媒体类征集比赛、莞工教职工手机摄影讲座等;作品《大学四年》、《红色位置》获邀参加2021、2022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指导学生参加2023湾区大学生艺术节摄影比赛获得二等奖、指导学生参加2024“国青杯”全国高校艺术设计展摄影类一等奖;连续第18年担任学生社团摄影协会的指导老师工作;摄影协会第11次获得莞工“十佳社团”称号,连续获得学校社团优秀指导老师称号;参与各类项目,如《东莞市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利用研究》项目、《石碣镇文化资源、风土人情及文化特色调研报告编制》项目、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等;在东莞市文化馆以及东莞市摄影家协会摄影慕课项目担任授课教师;与东莞市文化馆合作举办东莞青年摄影展;担任东莞市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莞工教工摄影协会副会长等工作。
3
(混合公选)公共关系礼仪实务
开课单位:法律与社会工作学院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2/2/2
课程简介:
公共关系礼仪实务课程通过讲解公共关系概念、类型等基础知识,公共关系调查、策划与实施等实务内容,以及公共关系中人际交往礼仪等实用知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和礼仪规范,培养学生的公共关系职业素养与礼仪修养,训练和提高学生在公共关系领域的职业技能。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授课模式,线上主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线下则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分析与现场演示等方式进行公共关系和礼仪实务的实训。
课程亮点:
1.混合授课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既能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又能通过实训强化实践能力,确保全面学习和应用。
2. 多元化学习方式: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如视频讲解、互动讨论、模拟演练等,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3. 学习各种场合实用礼仪,提升自身形象与职业素养。
授课教师:刘静
教师简介:
教学情况:多次承担《管理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领导科学》、《组织行为学》、《政府公共关系》、《公共管理学概论》等专业课程授课;主持2022年校级课程思政课题——《老年社会工作》;发表教改论文: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本科教育中的应用,《教育教学论坛》,2019年3月,第12期;另有一篇教改论文已获录用:“老年社会工作”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探索,《世纪桥》,2024年8月;近三年教学评价在学院排名均为中上,部分课程排名前10内。
科研情况: 1.Liu, J., & Wei, C.Y. (2023). An Review of Taiwanese Educational Leadership. Chinese Studies, 12, 113-125. 2.Liu, J.. (2024).Discrimination and Affirmative Action in University Admissions Procedures,World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Humanities,Vol. 6 No. 1, 57-72.. 3.Guo, S. W., & Liu, J. (2022). Where Is the Blue Ocean? Value Innovation Strateg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across the Strait. Chinese Studies, 11, 43-58.
4
(面授公选)珠宝鉴赏与珠宝文化
开课单位: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3/3/2
课程亮点:
《珠宝鉴赏与珠宝文化》这门课程从宝石的基本性质出发,着重于阐述和探讨宝石的性质,致力介绍宝石有关的概念、理论,讲解宝石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掌握市场常见宝石的特性和识别特征,充分认识珠宝玉石的美观性和物理、化学耐久性等特点,介绍珠宝的商业价值与意义,以及与珠宝相关的文化,让学生能够体会珠宝之美,并学习与珠宝相关文化,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与自身文化底蕴,同时弘扬祖国珠宝文化传统,提升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授课教师:何春灿
教师简介:
教学:承担《土力学》、《工程地质》、《基础工程》与《工程力学》等课程的讲授工作,网上评教结果优良
科研:研究方向为地质灾害防治,在国际多个知名期刊发表学术成果
5
(混合公选)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开课单位: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2/2/2
课程简介:
《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要义》是一门深入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课程,本课程将引领学生穿越时空,追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历程。从古老的哲学思想,如儒家的仁爱、道家的无为、墨家的兼爱等,领悟先哲们对人生、社会和宇宙的深刻洞察。
课程着重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文化特点,穿插介绍经典文学作品,如《诗经》的质朴纯真、《论语》的智慧箴言、《史记》的宏大叙事等,同时,还会探讨传统艺术形式,如书法、绘画、戏曲等,剖析其中蕴含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精神。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丰富的案例分析,本课程将帮助学习者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感受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而且,学生感受文字背后的情感力量和文化底蕴的同时,也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更深刻理解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思。
课程亮点:
本课程旨在引领学习者深入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感受其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通过系统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并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生活哲学等。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有专业教师的精彩讲解,还有丰富的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学员将有机会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欣赏水平,培养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授课教师:张妮
教师简介:
1.从事环境工程相关精密仪器管理、测试工作;2.参与《基于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食品农药残留可视化分析方法研究》、《新型冠状病毒的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及装置研究》项目研究。
6
(混合公选)西方文化概论
开课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24/2/1.5
课程简介:
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增加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较好地对外宣传我国文化以增进中西方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掌握西方文化史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认识不同时代的时代精神和基本文化面貌,并且对西方文化各主要构成部分之间的动态关系、各自特色和相互联系有所了解;该课程也会从宏观角度介绍西方文化传统及其演进历程,包括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化的讲解,使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发生、发展和演化的基本脉络。为同学们日后从不同专业角度进入西方文化的分支领域研究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思考、理解能力。
课程亮点:
西方文化概论课程亮点主要体现在其全面深入的内容覆盖、创新的教学方法、以及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上。课程设计的核心聚焦在“现代性”的问题意识,由问题导入,展开对重要思想界和思想流派的分析和探讨。通过精心策划内容结构与主题布局,选择经典著作的精华,针对现代世界中最令人困扰的问题,以极为生动而启发思考的讲解,并有效利用新的教学信息技术,使一门理论性极强的课程达到了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对克服理论性课程的传统难题有所突破。
授课教师:刘啸天
教师简介:
本人教学效果较好,多次在教学评比中位居前列。除教学外,主要从事各类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表征与应用,现研究重点为超支化型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表征以及静电纺丝法制备各类多孔材料的方法与应用。
协作领导力模块
1
(面授公选)社会公共危机治理:案例及启示
开课单位:法律与社会工作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2/2/2
课程简介:
社会公共危机是转型期中国面临的重要挑战,党和政府正不断深化和完善公共危机治理体系。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社会公共危机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公共危机教育工作也刻不容缓。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介绍社会公共危机的重要原理和概念;探讨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公共危机治理之策;分析中国公共危机治理的经验和教训等。在内容上基本涵盖了公共危机治理的全链条:从社会公共危机治理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公共风险与风险评估、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公共危机决策、预防和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恢复与重建、公共沟通、保障体系等内容,每部分的学习内容贯穿1-2个具体的公共危机治理的实务案例。
课程亮点:
1.教学方式多样化。2.加强学生危机与安全教育。 3.坚持问题导向施“策”、植根传统治理智慧施“策”、突出实战应用施“策”、借鉴现代管理理论施“策”,基于案例实践和理论分析,提炼应对之策。4.关注智慧应急管理方面“技术+管理”交叉融合人才的产学研协同育人路径。
授课教师:丁淑娟
教师简介:
在校工作期间承担《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该门课程教学评价在全院教学评价排名靠前)、《公共经济学》、《公共行政学》、《公共管理学概论》、《农村社会工作》等课程讲授,教学评价整体良好;负责并结项1项校级教改课题,发表案例教学相关教改论文1篇。一作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其中3篇校内A类,1篇直接与本课程相关。主持1项广东省哲社规划课题。
2
(混合公选)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信息、激励与政策
开课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2/2/2
课程简介: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信息、激励与政策》是由东莞理工学院与复旦大学联合打造的一门混合式通识选修课。它借助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系统讲解了激励、政策、效率之间的关系。课程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常见事例的剖析,可以使非经济学专业的同学也可以尝试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问题,还能有助于同学们更快地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
在课程中,同学会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当代理论,分析廉租房分配出现大奔申请者、无偿献血优于有偿献血等社会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会通过信息经济学的视角,探讨中国改革开放中,哪些制度设计是符合激励机制设计,哪些不是,要把握哪些设计原则,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进一步达成现代化转型。
课程亮点:
本课程除了介绍信息与激励经济学主要理论内容外,更突出对中国问题的分析与讨论,用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本课程希望通过信息经济学理论内容探讨市场与组织(企业)的边界以及组织内部对激励与协调的权衡,据此深入了解中国现代化与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的市场与组织问题。
建议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
授课教师:洪志远
教师简介:
相关教学工作:
1.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信息、激励与政策》
2.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2019年起至今每年至少经管学院开班一次,学生评教平均85分以上。
3. 《产业经济学》全英课程建设项目(校级教改项目),2022-2024。
期刊论文
1. The impact of economic uncertainty on firm cash holdings, The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July 2024 (與 ChienWen Yang, Yi-Shan Hsieh 合著)
工作论文(working papers)
1. An Agency Theory on Integration vs Outsourcing as a General Equilibrium, 2016.(与Eric Chou、Shingo Ishiguro合著)
2. Strategic Outsourcing with Labor Market Interactions, 2013(与Eric Chou、Shingo Ishiguro合著)
3. Cash holdings and firm life cycle: Evidence from listed and unlisted Taiwanese firms, 2023. (與 ChienWen Yang, Yi-Shan Hsieh 合著)
3
(面授公选)市场营销
开课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3/3/2
课程简介:
课程主要内容围绕价值发现、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与价值传播展开,具体内容包括:(1)营销的本质,主要训练学生的营销理念与意识;(2)营销环境评估,主要训练学生识别营销机会、防范营销风险的能力;(3)营销战略模块,主要阐述企业现代营销的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与市场定位理论,主要解决企业的产品训练学生选择目标客户和提炼价值主张的能力;(4)营销策略组合模块,主要解决企业产品策略、定价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问题,培养学生策略落地能力;(5)产业界营销理念和模式最新动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学会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掌握市场营销的实际操作技能,领悟绿色营销、社会责任营销和数智化营销等营销新概念的内涵与意义,培养学生制定与执行营销方案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国内外市场拓展或其他商业类非商业类工作奠定理念与能力基础。
课程亮点:
1.重要课程教学执行OBE教学理念; 2.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3.强调实践性,注重培养营销实践能力;
4.课程主讲教师具有良好的营销理论素养和营销实战经验。
建议先修课程:管理学原理或者管理学概论
授课教师:贺艳春
教师简介:
1、教学情况:承担《市场营销学》关校级课题2项,发表课程教学改革论文2篇,课程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效果一直受受学生欢迎,网上评教大多数时候居于经管学院前20%。
2、科研情况: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省社科规划项目共建项目1项,其他若干。曾在特级权威刊物《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论文1篇。
4
(面授公选)葡萄酒风土
开课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28/2/1.5
课程简介:
本课程定位于全球化背景下的葡萄酒产业和市场,向同学们介绍世界各地葡萄酒的种植、酿造、运营、市场和消费状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全面地了解葡萄酒产业,获得行业相关的知识,结合自身特点和学科优势,能够从事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葡萄酒品鉴、葡萄酒文化教育、以及葡萄酒经营的各个门类的工作。
课程亮点:
本课程亮点是加入品鉴环节,让学生深刻理解葡萄酒风土的含义。另外,教师本人研学酒店管理和餐饮管理多年,了解本地行业情况以及拥有一定的行业联系,能获得本地餐饮行业的支持特别是葡萄酒进出口和市场经营同行的支持和帮助。
授课教师:郑宁
教师简介:
担任经管学院人力资源和工商管理专业教师,校际公选课有粤语听与说,葡萄酒风土等。
5
(面授公选)数字金融导论
开课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3/3/2
课程简介:
本课程以数字金融的相关概念和生态系统为逻辑脉络,梳理了数字金融及其主要业态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本课程涵盖了九部分内容,分别为:数字技术、数字金融基础设施、数字支付、数字信贷、数字理财、产业数字金融、数字金融治理与数字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本课程从数字金融的主流研究和实践发展,立足中国实情,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依托实践案例引导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系统介绍数字金融中的相关知识原理和发展趋势。
课程亮点:
(1)理论与案例相结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字金融在现实中的发展及其具体应用;
(2)立足时代背景,兼具启发性、前沿性与思政性。基于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进行介绍和讨论,反映最新的数字金融实践。
授课教师:李蓬实
教师简介:
近三年来,本人承担《金融工程》和《计量经济学导论》这两门专业核心课。近三年六个学期中,有五个学期获得教学综合评价“优秀”等级。
6
(混合公选)传统文化与现代经营管理
开课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2/2/2
课程简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在这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中,自然蕴含着众多富有特色的管理思想,如儒家倡导仁义中庸,注重修身;法家坚持信赏必罚,重视法治;道家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兵家追求正合奇胜,讲究权变;墨家强调兼爱交利,尚贤使能。这些管理思想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成为今天企业管理思想来源的重要宝库。 《传统文化与现代经营管理》是由东莞理工学院与北京大学联合打造的一门混合式通识选修课。它借助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讲授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典故,总结出一整套值得现代企业家借鉴的管理思想。本课程对如何在现代管理中汲取并运用传统文化的精华与智慧,切近现代经营管理的脉搏,具有极强的实践指导意义。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既可习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亦可寻管理之奥秘,为您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管理理论基础!
授课教师:程守红
教师简介:
1.东莞理工学院2019年《员工关系管理》“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已结题,结题批文:教务【2021】87号)
2.《员工关系管理》第三章第二节(广东省 2020年课程思政示范项目之示范课堂)
3.基于 OBE 教育理念的《员工关系管理》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实践(2021年校级质量工程项目)
4.《员工关系管理》荣获东莞理工学院2022年“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二等奖
7
(混合公选)管理学精要
开课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2/2/2
课程简介:
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者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整合组织的各项资源,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管理科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使管理在功能、组织、方法和理念上产生根本性变化,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管理科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使管理在功能、组织、方法和理念上产生根本性变化。管理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管理学发展的出现理论化、哲学化趋势。由于社会经济活动正在面临巨大的结构变革,进入21世纪的世界经济将会发生质的变化,使得新的管理学分支的发展将更加迅速。管理工作将会要解决许多全新的课题,如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资本的管理,信息共享的体系的建设与管理,人力资本管理的创新,新型的组织结构,如学习型组织、战略联盟、虚拟企业等新型组织形式的管理,在更为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对组织适应性的管理等,都将形成一些新兴的管理学分支,繁荣年轻的管理学。
本门课程介绍了管理学的基本知识。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今后从事管理工作的学生提供基础知识和管理技巧。内容涵盖组织、管理及管理者、有效管理的关键、正确决策、以人为本、科学规范、创新发展。通过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现代企业,以及管理情景和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
课程亮点:
本课程以问题为导向,综合兼顾应用和研究两方面需要,侧重管理学基本和关键问题的探讨,包括管理及其实质、管理者的职责、有效管理的关键、创新发展等,引导学生进入管理学领域,掌握系统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管理意识和理念,提高管理决策水平。
授课教师:徐敏
教师简介:
主要承担课程为:《质量管理》、《管理学概论》、《创业基础》、《技术经济学》、《工程经济学》、《经典导读》
8
(混合公选)推开经济学之门
开课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2/2/2
课程简介: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依然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中心。对于乡村振兴而言,习近平总书记说:产业振兴是关键,说的正是经济问题。
马歇尔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行为学问。因此,研究稀缺资源如何配置以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的需要,并由此影响人的行为的经济科学具有广泛应用,也是从节约为出发点,从最小化、最大化侧面及其约束条件构建模型的理论。
经济学分为微观、宏观两部分。前者以企业、消费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等效用曲线、等产量曲线、机会成本等概念,运用均衡原理研究的企业、消费者的行为,核心是价格理论;后者以国民经济总量为研究对象,采用GDP、就业、货币、汇率等概念,运用一国的收入等与支出的原理研究均衡的GDP,核心是国民收入的决定。
掌握经济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之后,就可以运用于实际经济活动与人的行为分析。比如运用机会成本概念,可分析同学们的选课行为;运用货币理论就可以分析股市、房市和通货膨胀的问题,从理论上明白怎样才能跑赢通货膨胀率;运用收入效应、替代效应皆可以分析劣等商品和消费升级;运用经济增长理论,就可以深刻理解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习近平总书记的科技自立自强,也就可以分析华为为什么是民族之光。内容上,从基础开始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方法、理论,并形成基本经济思维——节约思维、比较思维、计算思维,并在双循环新发展中格局和共同富裕建设中认识经济的基础作用。
经济学又分为实证经济学,它认识经济活动“是什么”的客观性,涉及方法论的社会实验、数据分析、案例分析等;规范经济学则从主体角度强调经济活动“应该怎么样”的主观性,涉及价值范畴。学以致用,学生将收获:
(1)理解经济学研究对象,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构建经济思维;
(2)以所学内容为参考,对比报刊文章、网络资料与自媒体观点,育成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3)预防经济被骗,并有效积极参与国家经济建设,成为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坚定党的信念的人。
课程亮点:
(1)与全国学生同网竞学;
(2)时间自由而价值大,收获更大;
(3)兼容并包,既能享受全国优秀经济学老师的“一对一”,又能接受本校老师的面对面;
(4)思考时间充分,对比充分,可从视频课程、老师现场面授、网络资料三者对比中加深学习;
(5)学以致用,以所学知识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内涵。走心学习增自信,以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建设的必然性、可行性。
建议先修课程:数学、计算机科学
授课教师:吴述松
授课对象:全校非经管类专业学生
高阶创造力模块
1
(混合公选)精读《未来简史》
开课单位:化能学院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24/2/1.5
课程简介:
在智人进化的大约10万年间,人类披刑斩棘为求生存到拿控备运成为万物之灵,人类似乎可以高枕无忧,但,进入21世纪后,飞速发展的科技正在不断挑战着人类所自信的“常识”,人工智能的发展,让人类从最开始拥有新的“玩物”的兴奋渐渐变得不安,越来越多人在与智能中的竞赛中被淘汰,人类的未来是否一片黯淡?未来的我们将何去何从?本课程将从智人到智神,生物科学与人类的未来,人的欲望与追求,人如何从动物中脱颖而出,宗教的力量,宗教的衰败,人文主义-一人重新获得自由权,人文主义的坍塌,后人文主义--一个未知的世界,人类的未来真的一片黯淡吗,十个部分展开学习讨论,为大家提供理解《未来简史》的思路,探索过去、现在及未来,用宏大视角审视人类的命运将走向何处。在未来的世界里,人类将以什么姿态生存?此课程指导大家共同来阅读这部作品,打开通往未来世界的大门,找到解锁人类命运谜题的钥匙,提高认知理解力。
课程亮点:
1. 站在“人类简史”上,以最宏大视角审视人类的命运将走向何处;
2. 了大量生物科学和AI智能的最新研究成果。
授课教师:彭敏
教师简介:
通识课认知理解力模块生命单元建设的负责人,常年从事专业课《分析化学》等,及通识课《食品营养与健康》等的教学;主持参与省级、校级教改项目7项,2021-2022学年连续两个学期被评为“优秀校级导引课教师”荣誉称号;《微操作视频促发学生的分析化学实验混合式教学改革》获2021年广东省本科高校在线教学优秀案例一等奖。
2
(混合公选)欣赏物理学
开课单位:国际微电子学院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3/3/2
课程简介:
本课程以物理学为载体,介绍经典物理学、近代物理学理论体系,探索物理学美的三个层面:感性美、理性美和相关美,探求物理学与艺术和哲学的关系,帮助大学生了解物理学构成的精彩世界,用物理学的思考方式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通过本课程学习,可收获:
1.从科学思想上,了解全面认识世界的三大思想方法:决定论、混沌论和概率论;
2.从科学方法上,体验实验方法、理性方法以外的第三大部类方法——美学方法;
3.从科学精神上,领悟物理学家坚韧不拔、锐意创新、求真务实与团结协作的科研精神和价值取向;
4.从理论体系上,初步勾勒出经典物理学和近代物理学理论大厦的轮廓;
5.从思维方式上,实现蔚蓝思维与清澈理性的有效贯通;
6.从个体认知上,认识到物理学构成的精彩世界——工程、技术、社会和军事等都离不开物理学;
7.从主观体验上,深深感悟到物理学对我们的人生启迪;
8.从综合素养上,提升个体的通识素养、STS素养和信息素养等综合素养。
课程亮点:
1.了解基本物理学的知识,能够运用物理学的基础知识;
2.能够运用物理学知识来分析和解释各种物理现象;
3.发现、分析和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4.探求探求物理学与艺术和哲学的关系;
5.培养职业道德以及认识社会责任。
建议先修课程:高中《物理》和《大学物理》
授课教师:孙凤文
3
(面授公选)简明知识产权法
开课单位:法律与社会工作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3/3/2
课程亮点: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习近平)在全球科技创新迅猛发展和粤港澳国际科技创中心建设的新背景下,东莞理工学院的学生急需要有系统化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的意识和知识。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和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背景下,本课程结合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和国际科技变革的大背景,并基于我校理工科的特点和粤港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对技术、商标、商业秘密等各类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状况,简明介绍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在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和保护的重要作用。本课程以专利、商标、商业秘密和著作权为核心,通过同学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生动、形象的知识产权案例,如:IPAD商标、“王老吉”红罐包装案、“易建联”商标案例等的讲解,重点讲述商标、专利、商业秘密和著作权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在科技创新与研究开发中专利检索、申请、管理、应用、许可、保护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授课教师: 龚红兵
教师简介:
法学副教授,1999年中国政法大学研究毕业,2011年6月获得博洛尼亚大学“法与经济学”博士学位。 自1999年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毕业以来,本人一直在高校从事民商法、知识产权法等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务研究,在2005年被评为法学副教授,先后曾在《暨南大学学报》、《河北法学》、《科技与法律》、《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5篇,主持省级科研项目4项,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2011年作为中方专家参与“中国-欧盟知识产权保护项目二期项目(Long term study in IP Law - IP court cases (CC2.AW3.004)(知识产权案例研究))”一项,并与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法学院Marina Timoteo教授合作撰写著作(第三合作作者)《中国知识产权典型案例(英汉双语)》一部;2013年获得教育部第46批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一项,主持国务院侨务办公室2013—2015年度一般课题一项。 2013年被东莞理工学院评为“优秀教师”。
4
(混合公选)星海求知:天文学的奥秘
开课单位:电信工程与智能化学院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24/3/1.5
课程简介:
课程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一门混合式天文学入门通识公选课,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线上以超星尔雅M00C课程《星海求知:天文学的奥秘》为学习平台,线下将针对教学内容开展课程导论、实验实践(天文观测等)、课程答疑、课程考核等教学活动。课程生动有趣地介绍地月运行、太阳系、天体(恒星、星团、星云、星系黑洞等)地外文明、宇宙模型论等天文宇宙知识,课件含有大量图文资料,集科学性、知识性、欣赏性和趣味性于一身,揭示了天体运行规律和宇宙的演化史、人类宇宙观的发展史和天文学家的探索史,并探讨了人与宇宙的关系,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未知的科学态度,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养,培养学生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社会情怀。
课程亮点:
1. 课程采用大量的科幻影片素材,寓教于乐,生动有趣,图文并茂,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线上自主学习、线上线下深度讨论、过程性考核,理论与实践结合。
3. 在线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丰富的在线课程资源,提升学习体验。
授课教师:黄晓园
教师简介:
实验师,东莞理工学院天文协会指导老师,东莞市科技企业孵化协会顾问,清溪第一小学科普副校长,多年的实验教学与通识课教学工作经验,开设《科幻中的物理》、《解码科幻:从荧幕到现实》、《星海求知:天文学的奥秘》等通识公选课;从事光学工程、光电检测与机器视觉领域的技术开发工作,长期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学科竞赛。主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项,东莞市科技项目3项,主持企业横向科研课题8项,主持并参与多项教学教改项目,曾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一等奖,“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广东赛区1等奖, “互联网+”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银奖,指导国家、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多项。
5
(面授公选)“互联网+”创业浪,美梦与财富双赢
开课单位: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24/2/1.5
课程简介:
在互联网时代,万众创新创业,莞工学子们,创业机会就在你手边,抓住了,你就实现梦想,攫取人生第一桶金,甚至财富自由。别不信,人人都有创业天赋!想创业吗,想成为老板吗,来上本课程,“互联网+”创业浪,美梦与财富双赢。
本课程通过教师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组队撰写创业计划书等方式,让学生学习创业知识,感受、思考创业过程,以培养良好的创新创业意识以及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团队构建、产品/服务简介、机会识别、商业模式、融资规划、资金预算等。
授课教师:谢冠群
教师简介:
1.近年来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讲座,针对国内外创新创业案例进行剖析,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培养了学生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秉承寓教于乐,让大学生快乐学习,本课程深受学生好评:学习人文、科普知识的核心理念,提升了独立思考,将创业精神融会贯通人生之中。
3.紧密结合理工科背景,挖掘人文艺术宝库,从大学生初创者角度,认知“互联网+”时代特征,刻苦学习基本知识,探索创业之路,实现梦想与财富双赢。
6
(面授公选)情感机器:人工智能的未来
开课单位: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3/3/2
课程简介:
我们正快步进入人工智能时代,面对一个对人类改变巨大的时代的到来,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本课程将从人工智能基本概念开始入手,分析人工智能算法实现的依据和原理,介绍当前高端人工智能产品的原理和实现思想,揭示当前人工智能的瓶颈和缺陷,预示人工智能的终极未来将给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在人类特有的情感方面,机器如何实现获得情感思维,如果机器具备了情感,是不是就可以取代人类呢? 在本课程中,我们将一起学习了解为什么人类思维有时需要理性推理,而有时又会转向情感的奥秘,并通过对人类思维方式建模,剖析人类思维的本质,创建能理解、会思考、具备人类意识、常识性思考能力,乃至自我观念的情感机器的路线图。
建议先修课程:C语言或者其中一门编程语言,《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授课教师:杨国军
教师简介:
近三年参与东莞市大气数据分析及监控平台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讲授课程包括创新课程《人工智能在企业环境管理中的实施路径》和《人工智能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两门课程,研究项目包括东莞市大气质量模型预测,水质预测和图神经算法等。
7
(面授公选)中国超级工程
开课单位: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3/3/2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面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生的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程,适用于各个学科专业的学生修读。超级工程,是指在体量、技术精度、作业难度等方面均位居世界前列的工程项目,是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体现。本课程将以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超级工程》为视频素材,以《超级工程概论》和《中国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土木、水利与建筑领域报告》为参考材料,结合教师在土木工程专业领域的知识,为学生介绍包括港珠澳大桥、上海中心大厦、北京地铁网络等当下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重大工程项目,了解它们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体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挑战,促进学生对国家经济与科技实力不断增强的民族自豪感。课程内容包括:港珠澳大桥与上海中心大厦;北京地铁网络与海上巨型风机;超级液化天然气载运船;中国高速公路、桥梁、高铁和港口建设;三峡大坝;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授课教师:魏亮亮
教师简介:
于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进行了《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属于土木工程学科的必修课程,学生评教得分89.05,网上评教结果良好。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进行了通识教育公选课《中国超级工程》和研究生课程《高等结构分析》课程教学。2021年和2022年分别获批广东省区域联合青年基金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各一项,主要围绕土木工程新材料和新型结构开展相关科学研究。
8
(混合公选)创新中国
开课单位: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2/2/2
课程简介:
本课程以多学科、多视角、多维度,和大学生们一起关注、感受“创新中国”的热潮,体现了文、理、工、经、艺等不同学科领域的高度复合,课程从最鲜活的时政新闻入手,从习近平总书记对创新的重要论述出发,生动阐释了创新之于今日中国的深远意义,并在授课的过程中融入社会热点话题,从互联网、文化、智能科技、材料等方面介绍了中国最前沿的创新发展。
授课教师:余烈
教师简介:
自2004年4月起,全程参加“一国两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港珠澳大桥建设及营运近17年,包括项目前期论证、科研试验及工程设计、建设、营运 ;在交通工程建设及大型跨境公共设施建设协同管理、珠江三角洲地区软土地基加固和监测等方面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主持或主要参加完成国家及省部级项目6项:其中参加由国家科技部支持立项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子课题《跨海隧-岛-桥集群工程的建设营运、防灾减灾及节能环保关键技术》、《跨海重大交通工程管理模式、决策机制和战略资源供应链管理的关键技术》等研究,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9
(混合公选)奇异的仿生学
开课单位: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2/2/2
课程简介:
人类社会文明的起源于人类的智慧,而人类的智慧体现为学习、创新与创造,向自然学习无疑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方式,人类在学习、模仿、改造自然中不断前进,催生了现代文明。科学家通过对大自然和动物界里发生的许多奇迹的仔细观察,建立了一门新兴的学科——仿生学。仿生学是动物学、物理学、化学、心理学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一门独立边缘科学。本课用大量的仿生学实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生物与各学科的关系,如军事仿生学、管理仿生学、建筑仿生学、文体仿生学、昆虫仿生学、分子仿生学等,带你感受生物与科技的神奇。
授课教师:张妮
教师简介:
1.从事环境工程相关精密仪器管理、测试工作
2.参与《基于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食品农药残留可视化分析方法研究》、《新型冠状病毒的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及装置研究》项目研究
10
(面授公选)《有机化学》反应归纳与考研提升
开课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2/2/2
课程简介:
《有机化学》课程是多个专业考研的二选一课程。通过开设该公选课,系统地讲授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以及与此相关的理论问题,使学生对大纲范围内的有机化学内容有比较系统和全面的了解,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有机化学与高分子化学的相互渗透,以及最新的科学技术新成果和发展趋势。同时针对考研趋势,分类归纳总结有机化学反应,为考研学子提升有机化学学习效率,突破高分瓶颈助一臂之力。该课程后续课程支撑有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高分子反应工程,功能高分子,涂料与胶黏剂等。
授课教师:程志毓
教师简介:
一、教学情况:
1.校级一流课程,《有机化学》,(202202035),2023/4~2026/3,在研,主持;
2.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科研信息获取与分析(2023SFKC_068),2024/1~2025/12,在研,主持;
3.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化工实验设备安全教育(220706655181639), 2022/9~2023/9,在研,主持;
4.发表教研教改论文:《“全程育人”理念下递进式开展化工实验安全教育——以吸收与解吸实验为例》、《地方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难点与对策》。
二、科研情况:
1.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低/无氢中子屏蔽材料的研制与产业化(2016B090918006),2016/1~2022/12, 已结题,主持;
2.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项目(KTP20200230),2020/7~2022/7,在研,主持;
3.近三年发表SCI论文3篇,发明专利授权3项。
三、网上评教结果: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 有机化学 评教得分:93.53,综合等级:优秀;
11
(混合公选)魅力科学
开课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24/2/1.5
课程简介:
名师大家引领我们遨游知识的海洋,体会科学的魅力。魅力科学课程内容丰富多彩,主要包括五大板块:化学概述--原子结构、物理学的诱惑、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近年亚洲巨灾的灾情和成灾基理和月球探测与中国嫦娥工程的进展。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国家级精品课程教师车云霞教授带领我们探索微观世界,认识原子结构和原子核内电子的运动。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抛开晦涩的学术理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如何揭开物理学中的镜子谜题“宇称不守恒定律”。美国华裔物理学家张首晟教授教我们用无量纲分析,去学习日常生活中的量子物理学,去预估最高的山能有多高,预测火鸡需要多长时间能烤熟。
地震学家、减灾专家马宗晋院士解密地震、海啸、冰冻和台风等各类自然灾害的形成以及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在这一环节我们将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天体化学和地球化学家欧阳自远院士揭秘月球对地球及人类做出的贡献,月球的神秘及人类探月的发展,中国如何将“嫦娥奔月”的神话变成现实。
建议先修课程:大学化学、大学物理
授课教师:赵雁飞
教师简介:
教学方面:承担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专业英语等多门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讲授,其中2019-2020学年有机化学课程评教结果为优秀。
科研方面:主要研究有机半导体材料性能表征、太阳能电池与光电探测器的制备及优化。近3年发表SCI论文5篇。
图文编辑 | 吴秋诗
初审 | 吴秋诗
复审 | 许燕转
终审 | 王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