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里的三大战役

文化   2024-10-01 00:02   广东  

1948年,即全国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的时候,长期以来敌强我弱的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解放军在总体力量上已经超过国民党军,具备了进行战略决战的条件。1948年9月,随着济南战役的胜利,中共中央军委先后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三大战役一环扣一环,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地向前发展,构成中国革命战争史上一幅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画卷。


跟随军博展厅里的照片和文物,一起回顾惊心动魄的三大战役。

1948年秋,东北战场上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东北解放区已拥有该地区97%以上的土地和86%以上的人口,并控制95%的铁路线。东北野战军经过休整补充,到1948年8月,已拥有约76万人,另有地方部队33万人。国民党军虽仍有55万人,却被迫困守于长春、沈阳、锦州三个互不联系的孤点,且长春、沈阳的国民党军队通向关内的交通被切断,补给全靠空运,物资供应告急,处境十分困难。在全国各战场中,东北战场的形势对人民解放军最为有利,已经具备进行战略决战的基本条件。
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东北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关于“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的作战方针,举行辽沈战役。
经过52天的连续作战,东北野战军以伤亡6.9万余人的代价,歼灭了国民党军东北“剿总”卫立煌集团47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至此,国民党军总兵力下降到290万人,人民解放军则增加到310万人,不但在质量上早已占据优势,在数量上也第一次超过敌人。
11月14日,毛泽东在《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一文中指出:“这样,就使我们原来预计的战争进程,大为缩短。原来预计,从一九四六年七月起,大约需要五年左右时间,便可能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现在看来,只需从现在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

丨1948年9月12日,东北野战军主力一部首先发起北宁路作战,10月1日攻克北宁线上要点义县。

丨东北野战军炮兵司令员兼炮兵学校校长朱瑞,1948年10月1日在攻打义县的战斗中牺牲。朱瑞是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人民解放军最高级别的将领,中共中央在唁电中赞誉他“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炮兵建设中功勋卓著”。

丨毛泽东《关于辽沈战役作战方针》的电报手稿。
丨林彪、罗荣桓在辽沈战役中下发的作战指示。

丨罗荣桓在辽沈战役中使用的望远镜。

丨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左4)、政治委员罗荣桓(左1)、参谋长刘亚楼(左2)等在锦州前线指挥作战。

丨突击队在强大炮火掩护下冲向锦州城垣。

丨林彪、罗荣桓、刘亚楼下达的关于处理缴获装甲车的命令。

丨东北野战军某部绘制的塔山工事图。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在第11纵队等部配合下,面对10倍于己的国民党军陆海空联合进攻,鏖战6昼夜,歼敌6000余人,创造了野战阵地坚守防御的光辉范例,第4纵队第12师第34团战后被授予“塔山英雄团”的光荣称号。

①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第12师第34团荣获的“塔山英雄团”奖旗。

②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奖给塔山阻击战中守备模范单位的“威震敌胆”奖旗。

③攻克锦州参战部队荣获的锦旗。

丨《东北日报》锦州解放号外。东北野战军在定下攻打锦州的决心后,其5个纵队及炮兵纵队主力共约25万人,在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的指挥下,于10月9日发起锦州外围作战。10月13日肃清锦州外围守军后,14日开始攻城,15日攻克锦州,全歼守军10万余人,俘东北“剿总”副司令范汉杰。

丨在攻锦作战中,东北野战军战士梁士英,舍身炸毁国民党军碉堡,为部队清扫前进道路,战后被追授为“特等功臣”。

丨第24师第71团2营在锦州新立屯慧家窑战斗中,被纵队授予“连续爆破”锦旗。

丨东北野战军一部在塔山一线阻击由锦西、葫芦岛增援锦州的国民党军。

丨东北野战军主力攻克锦州后挥师东向转向辽西,于1948年10月28日佛晓全歼国民党军廖耀湘兵团10万余人。
丨东北野战军某部在黑山阻击战中使用的铁锹。
丨黑山阻击战中,当地群众给坚守101高地的解放军送饭用的桶。

丨辽西围歼战中缴获的美制电台。辽西围歼战是继攻克锦州之后,辽沈战役的第二作战阶段。东北野战军采取诱敌深入方针和“拦住先头,拖住后尾,夹击中间,分割包围” 的战法,于10月26日至28日全歼自沈阳出援的国民党军西进兵团(廖耀湘兵团)5个军12个师共10万余人,取得了辽沈战役的决定性胜利。

丨东北野战军第1兵团司令员萧劲光(中)、政治委员萧华(左)会见率部起义的国民党军第60军军长曾泽生将军。
丨东北国民党军特种兵部队集体向解放军投降。

丨《东北日报》号外报道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廖耀湘兵团被歼后,卫立煌奉命从沈阳乘飞机逃走。东北野战军乘胜迅速分多路向沈阳、营口猛追疾进,于11月2日占领沈阳、营口。辽沈战役至此胜利结束。

丨辽沈战役中缴获国民党军的部分武器装备。

丨解放东北纪念章。11月2日东北野战军占领沈阳、营口后,11月9日,锦西、葫芦岛的国民党军队随杜聿明从海上逃跑,至此,东北全境解放。

1948年11月29至1949年1月31日,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主力根据抑留傅作义集团于华北地区就地歼灭和军事打击与政治争取相结合的方针,联合举行平津战役。


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2个兵团在64天中,以伤亡3.9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华北“剿总”傅作义集团52万余人,使华北地区除太原、大同、安阳、新乡等少数据点以外,全部获得解放,并使华北、东北两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中共中央在2月2日的贺电中指出:“华北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以及南方人民游击战争的胜利在一起,已经奠定了人民解放斗争在全国胜利的巩固基础。”

丨东北野战军入关准备与华北军区部队共同发起平津战役。辽沈战役后,国民党军华北“剿总”傅作义集团50余万人,分布在东起北宁山海关、西迄平绥路张家口的长达500余公里的狭长地带上,面临着被东北、华北解放军联合打击的形势。在蒋介石和傅作义都有自己打算的情况下,双方都估计东北野战军在辽沈战役后需有三个月到半年的休整时间才能入关作战,并据此判断做出兵力部署。中共中央军委根据其动向,于10月底指示东北野战军组成先遣部队先行入关,又于11月18日电令东北野战军立即结束休整,突然包围唐山、塘沽、天津的国民党军队。

丨平津前线总前委成员林彪(中)、罗荣桓(右)、聂荣臻。参加平津战役的部队有东北野战军约80万人,华北军区第二、第三兵团约13万人,连同东北、华北军区地方部队,共约100万人。

丨毛泽东《关于平津战役作战方针的电报手稿》。在平津战役的第一阶段,人民解放军对傅作义集团完成战略包围与战役分割,将其分割包围于张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塘沽5个地区内。

丨华北军区部队在新保安与国民党军第35军进行巷战,至1948年12月22日全歼第35军。12月21日起,北平战役进入第二阶段,按照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原则,人民解放军首先攻克西线的新保安、张家口,歼灭傅作义部一部分主力。东线原计划首取塘沽,但因该地地形不利于部队运动和展开,后改为集中兵力先攻天津。

丨林彪、罗荣桓写给国民党军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的劝降信。

丨天津战役总指挥刘亚楼下达总攻命令。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拒绝投降后,1949年1月14日,东北野战军集中34万人,采取“东西对进,拦腰斩断,先南后北,先分割后围歼,先吃肉后啃骨头”的作战方针,经29小时激战,于15日攻克国民党军13万人据守并有坚固设防的大城市天津,俘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

丨东北野战军在天津战役中使用的小座钟。

丨人民解放军步兵在坦克掩护下冲入天津市区。

丨人民解放军攻入天津警备司令部。

丨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东、西突击集团在金汤桥上胜利会师。天津解放后,1月17日,塘沽国民党守军乘船南逃,东北野战军一部解放塘沽。

丨东北野战军在天津战役中缴获的蒋介石写给陈长捷的信。

丨东北野战军攻城突击队在天津战役中使用的登城先锋旗。

①东北野战军特种兵司令部、政治部奖给高炮第1团1营的“天津逞雄”锦旗。

②东北野战军第45军司令部、政治部奖给第404团7连的“金汤桥连”锦旗。
丨毛泽东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给傅作义的信。天津解放后,孤守北平的傅作义部25万人已完全陷入绝境。为保护北平这座文化古城免遭战争破坏,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力争以和平方式解放北平。

丨傅作义代表崔载之(左)在中共地下党员李炳泉(右)陪同下,出城与解放军代表进行谈判(中为东北野战军司令部参谋处长苏静)。

丨在解放军强大的军事压力和多方面争取下,傅作义接受八项和平条件。1949年1月21日,双方签订《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随后,北平守军陆续开到城外指定地点接受改编。1月31日,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北平和平解放。

丨平津前线司令部、政治部宣布的《改编平郊原国民党军方案》。

丨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交接北平防务。

丨北平国民党守军移交的北平城门钥匙。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到1949年1月31日结束,历时142天,共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154万余人。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
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决战中取得的伟大胜利震撼了全世界。1948年12月,保加利亚共产党总书记季米特洛夫盛赞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一系列惊人的胜利”。1949年1月31日,即平津战役结束的当天,斯大林委派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到达西柏坡与中共领导人会谈。日本、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的工人领袖和进步报纸,也同声赞扬和热烈祝贺中国人民取得的决定性胜利。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报刊,则陆续报道中国战事的进展,惊呼由此引起的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华东、中原野战军根据“隔断徐蚌歼灭刘峙主力”的总方针,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联合举行淮海战役。华东、中原野战军经过66天的激烈作战,以伤亡13.6万人的代价,歼灭了国民党军徐州“剿总”刘峙集团55万余人,其中包括国民党军队“五大主力”中的第五军和第十八军。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三大战役中起承前启后作用的第二个大战役,也是三大战役中,在战场兵力对比上敌占相对优势的情况下进行的一次战役。此役之后,南线国民党军的精锐主力被消灭,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均获解放,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中心地带南京、上海直接暴露在人民解放军的铁拳面前。毛泽东指出:淮海战役的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即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

丨毛泽东《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电报手稿。淮海战役的作战地区在敌我兵力对比方面,国民党军队仍占相对优势,因此,如何实现夺取徐州、就地歼敌的计划,成为重点。当济南战役临近结束时,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粟裕即向中央军委提出举行淮海战役的建议,主张进攻并歼灭淮阴、淮安和海州、连云港地区的国民党军队,为夺取徐州创造条件。中央军委接受这一建议,于10月11日发出《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的指示,指出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国民党军刘峙集团右翼劲旅黄百韬兵团。

丨淮海战役总前委成员:刘伯承(左3)、陈毅(左4)、邓小平(左2)、粟裕(左1)、谭震林(左5),邓小平为书记。

丨淮海战役中粟裕使用过的电话机。

丨陈毅在解放战争时期使用的望远镜。
丨淮海战役中解放军使用的反坦克雷。
丨华东野战军一部涉水向国民党军黄百韬兵团发起攻击。

丨华东野战军一部冲进黄百韬兵团司令部。

丨淮海战役中缴获的蒋介石写给黄百韬的亲笔信、黄百韬的照片及胸章。淮海战役于11月6日发起,至22日为战役的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华东野战军在碾庄圩地区歼灭黄百韬兵团约10万人,击毙兵团司令官黄百韬。

丨11月8日,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何基沣(左)、张克侠(均为中共地下党员)按照华东野战军的计划,率三个半师约2.3万人起义。下图为起义部队开赴解放区。

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华东野战军某班班长使用过的冲锋枪。

丨淮海前线指挥部使用的发报机。

丨淮海战役中解放军使用的飞雷炮。

▲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签发的“淮海战役勤字第一号命令”
1948年11月24日,在淮海战役开始的第19天,为达到接下来的战役全歼黄维兵团的目的,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签发了“淮海战役勤字第一号命令”。命令对接下来战役中交通、联络、粮弹供给及伤员转运等各项工作接应做出了具体部署,以确保作战取得胜利。

▲邓小平为双堆集大捷的题词

这是邓小平1949年为双堆集胜利的题词:“双堆集胜利仅仅是全国千百次重要胜利的一个。一如坚持大别山的意义一样,只能把它的宝贵经验提取出来,作为我们继续进步的基础,而不能把它变成障碍自己前进的政治包袱!”透过遒劲有力的题词,我们仿佛还能看到双堆集战役中一幕幕我军将士运筹帷幄、勇猛顽强夺取胜利的动人场面。

丨中原军区发布彻底歼灭黄维兵团命令。11月23日至12月15日,是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中原野战军及华东野战军一部,在宿县(今安徽省宿州市)西南的双堆集地区包围并歼灭自河南确山东援的黄维兵团约12万人,生俘兵团司令官黄维。

丨解放军部队对黄维兵团发起进攻。

丨华东野战军一部阻击增援黄维兵团的国民党军刘汝明兵团、李延年兵团。

丨中共地下党员、黄维兵团第110师师长廖运周率部战场起义。

丨被俘的黄维兵团官兵,左下为黄维。

丨中原野战军缴获的黄维的印章。

丨解放军对被围的杜聿明集团开展政治攻势。

丨陈毅、粟裕给杜聿明、邱清泉、李弥的劝降信底稿。黄维兵团被歼后,杜聿明集团已如瓮中之鳖。为了稳住平、津的国民党军队,使其不迅速决策南撤,人民解放军暂停对杜集团的军事攻击,进行战场休整和政治攻势。当时,战区适逢连降大雪,空运锐减,杜部粮草断绝,军心动摇,其官兵整排、整连甚至整营地向人民解放军投诚。但杜聿明等高级将领仍拒绝投降。1946年1月6日,华东野战军发起对杜聿明部的总攻,经4天激战,于10日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约20万人,俘杜聿明,击毙邱清泉,仅李弥等少数人逃脱。至此,淮海战役以大获全胜而结束。

丨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第11师卫生处医疗队通信员范正国、崔喜云2人勇敢机智活捉化装逃跑的杜聿明。

丨缴获的杜聿明的手枪。

丨活捉杜聿明的嘉奖令。

丨华东野战军收押杜聿明的收条。

丨淮海战役纪念章。

古籍
始于2014年,古籍及艺术品收藏拍卖行业第一大号,数十万古董收藏家爱好者都在关注的掌中文史副刊,从古旧书趣味考古中解读新鲜历史观点,古玩、古董、书画、收藏、拍卖、国学、文化、历史、读书、苏富比、佳士得、嘉德、保利最新资讯等及时送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