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诊断产品下证大爆炸!谁能引领未来?拭目以待!

创业   2024-12-18 08:33   浙江  

转载:IVD工具人  作者:IVD大铁牛

12月13号是个好日子NMPA一下子批了超20张IVD产品注册证。其中一些产品颇具特色或者特殊意义!特别是其中三个,分别代表了分子诊断的当下热点,市场困难,和新机会!
哪怕岁近年关,我忙到飞起,也忍不住要抽出时间点评下这三个产品!



呼吸道分子检测的新神-知微生物的呼吸道五联检-


大概1年半前,铁牛就知道知微生物有这个产品注册,如今靴子悄然落地。呼吸道分子检测终于迎来2024年最重磅的产品-5项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试剂盒。
这个产品大概是所有呼吸道产品经理的终极梦想,想象不出目前知微生物的产品经理现在到底有多快乐!
我大概总结下该产品的牛逼之处:
1、 黄金靶点:甲流乙流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肺原支原体的五项组合,从发病率,使用药品,适用性,在有限的荧光通道组合内,这个5重靶点就是最优解,没有之一!
2、 超快时速:就像之前系列文章所描述一样,30min的全流程检测时间,算上提取时间,基本上已经做到了分子poct的极限。
3、 全封闭:全封闭意味着什么?按照现行的基因扩增实验室管理办法,如果采用全自动化PCR分析仪,则标本制备区、扩增区和分析区可以合并为一个区。参照安徽一附院的做法,只需要在门诊另行设立试剂准备区,设立门急诊基因实验室,就可以在门诊合法合理的开展核酸实验。
4、 成本低:按照目前的收费标准,和竞品的价格体系,知微有能力构建合理的价格体系,形成稳定的交易结构。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个和具体的细分领域,产品,竞品相关。有些产品即使看起来特别棒,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构建起合理的稳定的交易结构,必将导致失败。
综上,该产品是完全符合门诊使用场景,适合呼吸道分子应用的产品。这个产品开始,呼吸道分子产品的竞争才真正开始。这个节点是呼吸道分子检测市场从成长期跨向成熟期的分界点。未来5年,没有分子门诊化方案的呼吸道试剂厂家都会出局。
当下对于知微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是融一笔钱,调整设备销售政策,借着分子呼吸道超高增长的东风,大规模铺设备,把市占率提高起来,再借着已经入院的金鸡多下蛋。呼吸道分子门诊化的窗口期,远比知微生物想的要短很多。
市占率,一切为了市占率!!!!
前几天,有自媒体说,今年的呼吸道注册证获批超70余款,卷到爆炸。我只能做此评论,如果6-9联检的分子注册证,没有门诊检测方案,任何呼吸道分子产品的注册证都没有任意意义,获批即出局。
而构筑门诊检测方案的难度和技术壁垒以及对资金的要求之高,意味着大部分的小厂根本没有机会跑出来,成长成为分子细分领域领跑者。



时代的悲歌-国内首个CT/NG/UU分子poc产品


据传,麦克阿瑟曾经说过,我们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发生了一场错误的战争。这就是我想对AR说的话。(自媒体只报喜不报忧,最终只能成为金主的肉喇叭,普通吃瓜群众得不到有效信息,所以坏话我也会讲一些,厂家觉得不妥,可以联系删除)
单从产品来看,AR的产品从实用的角度来讲,的确能够基于分子poc这个封闭的系统,在门诊方向满足STD诊疗的检测需求。
但是对于AR来说,时代真的变了,市场留给分子poc的要求实在是太苛刻了。
1、 从使用成本来说,AR的卡盒出货价格还是太高了。对于分子poc而言,试剂成本的降低是先有鸡还是有蛋的问题,没有试剂应用,规模上不去,单卡盒成本就高,单卡盒成本高,试剂规模就上不去。卡盒试剂量产,就是区分分子poc生与死的界限。
2、 如评价MD的STD 6联所述,这个市场的3联价格崩坏了,AR没法凭借着高出货价格构建稳固的交易体系。医院也不可能大规模在相同的项目上提升入院价格,需求端就被锁死了
AR是国内最早搞分子POC的厂家,从2016年开始,至少8年的时间,到2024年才拿到第一个证,神功大成,可惜早就不是2020年前了,这是这个时代的悲歌,也是这个时代的眼泪。
我常常讲,产品经理就是嘴炮经理,说的都是大家知道的东西,对于知道的人毫无价值,对于不知道的人价值千金。对一个市场的认知,对一个市场的洞察,是过卷时代最宝贵的财富。我实在是想不明白,为什么AR的第一个产品会是STD三联。价值何在?意义何在?市场在哪里?切入点在哪里?
无法实事求是,企业就要为自己的行为和动作真金白银的买单。



有趣的尝试-全球首证鹦鹉热

NGS五虎之一,浓眉大眼的杰毅获批了公司首个PCR注册证产品,同时全球首证的鹦鹉热衣原体核酸检测试剂盒。
这其实是一个有意思的尝试,NGS公司在过去的几年里面饱受质疑。市场需求存在,交易路径存在,但NGS公司普遍亏损,意味着目前的商业模式有非常大的问题。更别提,这两年tNGS对mNGS的巨大冲击。
杰毅作为NGS国内领头羊,率先切入IVD市场,这个是一个非常明显也是非常积极的信号,困守NGS市场,不如放手一搏。从获证时间节点看,3-4年前,杰毅明显就开始了各种积极尝试。这对中小型的NGS公司是一个赤裸裸的警示,行业头部都端不住手里的饭碗,跑去其他领域扒拉饭吃,NGS行业大概率还需要再燃烧一段时间。
回到证本身,鹦鹉热发病率非常低,注册难度非常大,不知道杰毅力的注册团队花了多长时间,完成了500多例样本的验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至少这一点,杰毅值得我们尊重。
鹦鹉热作为普筛项目明显不现实,只能作为有流行病学史患者的筛查项目,本身市场规模并不大。但是作为全球首证,这个产品明显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入院敲门砖。我非常好奇的是,杰毅是否还要其他后手,在病原体检测的其他领域是否还有其他布局。手里没砖不成,但是手里不能全是砖。
从目前释放的产品参数来看,杰毅的PCR研发团队明显经验不足,在这个节点上,成熟的试剂开发团队不会做出100分钟交付的产品,参考伯杰今日同样获批的猴痘试剂,已经缩成一管形态了。
但是无论如何,在跨领域,没人注册的病原体里面,开辟一个非常微小的赛道,都算是杰毅除却NGS之外的新的探索。这表示,杰毅这家公司努力求活,本真务实的态度,能够放下技术身段,俯身市场,对于其他同行本就是一场胜利。
如今的IVD分子市场,在大集采的背景下,还能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本身说明这条赛道是目前不可多得的黄金赛道。
分子行业的同行,且干且珍惜。
文章来源于IVD工具人,作者IVD大铁牛
声明:本微信注明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仅用于分享,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更正,谢谢。

IVD从业者网
体外诊断领域专业新媒体,专注行业价值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