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图》是澡堂搓背吗?《烧饼歌》是教人做烧饼的吗?为啥古代的预言书,起的名字都很奇怪?

文摘   2024-10-20 12:39   广东  

我写读书分享这么久以来,发现当下很多人是真的没耐心看书的。


所以,有些评论莫名其妙的。


比如:


之前分享《曾国藩传》的时候,有人留言:曾剃头你也吹?


分享《西游记》的时候,有人会留言:西游哪里暗黑了?


分享《红楼梦》的时候,略微提了一嘴目前还有一版癸酉本红楼,有人留言:鬼本你也信?什么智商?


分享《了凡四训》的时候,也有人留言:别上当了!袁自称改命,死无对证!


说实话,如果读书把一个人读成了偏激者,脑子只能容得下一种观念,看待任何问题的时候,都是二极管式非黑即白的思维……


那这种‘读书’,未免太狭隘了!


毕竟,兼听则明嘛~


包括今天的分享也是如此。


这篇文章,我会给大家介绍《推背图》、《烧饼歌》、《乾坤万年歌》、《马前课》、《藏头诗》、《梅花诗》这些预言书的书名来历


我猜想,有些杠精看到上面的书名,已经准备好要在评论区激情开麦了。


别误会,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给大家讨论书里的内容,也不是跟你讨论里面的预言是真是假。


更多的,是想给不了解这些书名来历的人,拓展一下。


也算是多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


01

《推背图》


《推背图》来历确实是推背,但不是澡堂搓背。


相传唐太宗年间,有2个很厉害的术数大师叫李淳风和袁天罡。


有一天,李世民就把他俩找来给大唐算一算国运。


为了做对照验证,所以李世民让他俩背对背各自写下自己的推算结果。


袁天罡写完自己的推算后,发现背后的李淳风上头了,一直在算,没有停笔的迹象,于是就推了推他的背,提醒道:“天机不可泄露!”


于是,李淳风这才停笔。


但这个时候,他已经把千年之后的事情都算出来了。


据说,《推背图》不仅算出唐朝的灭亡,也算出了宋朝的灭亡,以及此后的宋辽金元明清的治乱兴衰也都算出来了。


甚至,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人还发现《推背图》里第三十九象准确预言了小日本侵华和战败:



不过,这些都是真真假假的传说,诸位切莫偏听偏信。


因为还有一个小故事:


说是,李世民看完《推背图》后,就把它列为禁书。


只是,不知道怎么着,民间后来也流传开了。等到官府察觉的时候,想禁就很难了。


所以,北宋时期,宋太祖赵匡胤就想了一个招,派人印刷了100多种伪版《推背图》混入民间暗暗发行。


以至于后人很难分辨哪个版本是真的,哪个版本是假的。


而且,也不排除《推背图》是后人杜撰的。


毕竟,以前的书商,为了卖书,也需要编一些噱头的。


就包括我现在给你聊这本书的时候,如果只是跟你说《推背图》是谁谁谁写的,你不一定会感兴趣。


但如果我跟你举几个书中算的很准的例子,你说不定就想买一本书,具体看看了……




02

《烧饼歌》


《烧饼歌》并不是教你怎么做烧饼的,也不是夸烧饼有多好吃的。


在传说中,说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正在皇宫里吃烧饼。


为啥一个皇帝爱吃烧饼?而不是吃别的?


因为他小时候是放牛娃,贫苦农民出身。当上皇帝后,还不是想吃多少烧饼,就吃多少烧饼。


正当他拿起了一个烧饼,才刚刚咬了第一口的时候,就有太监来禀报:刘伯温求见。


于是,朱元璋就随手拿起一只碗扣在烧饼上。


等见到刘伯温后,心血来潮的朱元璋就问他:“先生深明数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


然后刘伯温就捏指轮算,对曰:“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食物也。”


刘伯温算中后,朱元璋的好奇心被勾起来了。


于是,就命令刘伯温把大明朝的国运算一算。


刘伯温哪敢?


朱元璋可是出了名的多疑,一言不合就杀人的。


为了能让刘伯温畅所欲言,朱元璋豁达地说:“虽然自古兴亡原有一定,况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唯德者能享之,言之何妨?试略言之。”


并赐给刘伯温一块免死金牌。


于是,刘伯温这才开始算起了大明国运。


鉴于此预言由一个烧饼而起,故而后世称之为《烧饼歌》。


03

《乾坤万年歌》


《万年歌》,相传为周朝姜太公所作,共770字。歌中预言从周朝开始,直至未来大同世界。


但是,由于时间太久远,也难免出现后人杜撰的情况。


原文770字,感兴趣的自己搜一下。


最后几句蛮有意思的,比较能反映古人对宇宙和万事万物发展规律的看法:剥复循环理无穷。今古存亡一贯通。


我今只算万年终。剥复循环理无穷。

知音君子详此数。今古存亡一贯通。


04

《马前课》


相传为诸葛亮于军中闲暇时所写,是预测天下大事的书,也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几部预言之一,非常简洁明了,一共只有十四课。


与其他的预言书相比,《马前课》更容易破译,因为它非常规则,每一课预言一个历史时代,而且每一课都按顺序排列,至今已有十课被破解出来了。


摘选最后2课给大家看下:


第十三课 ○●●○○○ 上中

贤不遗野 天下一家

无名无德 光耀中华


第十四课 ○●○●○● 中下

占得此课 易数又循

前古后今 其道无穷


05

《藏头诗》


《藏头诗》是一篇唐太宗和李淳风的对话。


开头摘选:


唐太宗贞观七年五月十九日,太宗问于李淳风曰:“朕之天下今稍定矣。卿深明易道,不知何人始丧我国家,以及我朝之后登极者何人,得传者何代?卿为朕历历言之。”


对曰:“欲知将来,当观以往;得贤者治,失贤者丧;此万世不易之道也。”


06

《梅花诗》


北宋时期易学家邵雍所作的十首预言诗。


摘选最后一首:


数点梅花天地春,欲将剥复问前因。

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为家孰主宾。



最后再聊几句。


在看这些古代预言的时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人类对未知的好奇心真的很强。


作为单独的个体,每个人的一生,都在回答3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要到哪儿去?


作为人类这一物种的整体,我们在千万年以来,也在回答3个问题:我们是谁?人类从哪儿来?人类又要到哪儿去?


面对浩瀚的宇宙,地球很渺小。


对于地球来说,人类也很渺小。


关于宇宙、关于地球、关于我们人类自己,有太多未解的难题。


但愿人类可以早日解开所有的秘密~


也祝愿我们可以早日进入人人幸福的大同社会~

我们的上岸之路
就当是生了一场病,负债了也要好好地面对生活。(温馨提示:我已经不写负债文章了,转型做读书博主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