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古通今,浙派古籍,丹溪弟子戴原礼及其《推求师意》

健康   健康   2024-09-21 11:30   北京  

“丹溪学派”是“浙派中医”第一大学派,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又称“滋阴学派”“养阴学派”,在中国医学史上与刘完素“寒凉学派”、张从正“攻下学派”、李东垣“补土学派”齐名,是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为主要学术思想,临床上重视湿热、相火致病,以气血痰郁四伤学说指导临床杂病治疗的一个医学流派,朱震亨(即朱丹溪)为该学派之创始人。


戴思恭(1324-1405),字原礼,明代浦江(今浙江诸暨马剑)人。随父从学于丹溪。戴氏较为完整地继承了丹溪学术思想,不仅深求师意,而且善于发挥,为丹溪传人中颇有成就者之一。


戴氏阐发了丹溪“阳有余阴不足论”之说,指出“阳即言气,阴即言血”(《金匮钩玄》)。使丹溪上述观点更加明白晓畅,切合实用。他认为气属阳而主动,动而中节,方能周流全身,循环不已,外护肌表,内温脏腑百节。气之所以能周流不息,无微不至,是有赖于肺脏的不断敷布,故曰肺主治节。当气动“太过”一反顺降之性,发生冲逆,则可见喘、呕、躁、惊骇、狂越、痈疽、疮疡一类病症。是“气”反常而化为“火”。他提出的“气属阳动作火论”,实与丹溪“相火妄动为贼邪”同出一辙。


戴氏认为血属阴而主静,静而有守,方能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束于血脉中。营血之所以荣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实赖心之统,肝之藏,肺之布,肾之施泄。他说:“血者,神气也,持之则存,失则亡,是知血盛则形盛,血弱则神衰。”(《金匮钩玄·血属阴难成易亏论》)人生于气交之中,多动而少静,故阳气易亢,阴血易耗。


由此可见,戴氏继承了丹溪“阳有余阴不足”的观点,突出气血盛衰论,有独到的见解。他的学术思想,对后来汪机有很大影响。


《推求师意》为戴原礼所撰,全书共56篇,载医案25则。从体例和内容看,戴原礼对《金匮钩玄》第一、第二卷绝大部分病证的理法方药进行了分析和补充,而有不少病证则是戴氏直叙己见。因此,《金匮钩玄》更像是戴氏师从朱丹溪的“跟师笔记”,乃戴氏将朱丹溪临床经验总结、分析和发挥后“编撰”而成,故“校补”之说值得商榷;相比较,《推求师意》则是对《金匮钩玄》“未尽之意”的进一步补充和发挥。


——引自《浙派中医丛书·丹溪学派》


据《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记载,《推求师意》现存版本有明嘉靖十三年甲午(1534)陈楠刻本、清嘉庆十二年丁卯(1807)刻本、清道光十四年甲午(1834)刻本、清石印本、汪石山医书本和四库全书本。


<左右滑动查看部分卷上内容>

本次校注以上海图书馆藏明嘉靖十三年(1534)陈楠刻本(刻补版印本)为底本,清嘉庆十二年(1807)刻本(简称嘉庆本)为主校本,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电子版)(简称四库本)为参校本,以《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颅囟经》《小儿药证直诀》《备急千金要方》《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儒门事亲》《证治准绳》《鲁斋遗书》以及丹溪著作相关内容为他校本。


让我们在今晚跟随校注者程志源老师,走近丹溪学派医者戴原礼及其《推求师意》。

学古通今,浙派古籍

《推求师意》

点击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书

《推求师意》由戴思恭撰于1403年,二卷共58篇,载医案25则。其中论述内科病证有疟、消渴、咳嗽等30篇,医案15则;外科病证有喉痛、酒㾴鼻、肠痈等11篇,医案7则;妇科病证有恶阻病与胎化不成、产难2篇,医案3则;儿科病证有蛔虫、丹瘤等9篇,论小儿脉法1篇;附录变蒸、杂合邪治法等医论5篇。本次校注以明嘉靖陈桷刻本(刻补版印本)为底本,清嘉庆十二年刻本为主校本。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往期推荐
Historical articles

通腑八法



走!孩子们,一起去我们小小的身体里看大大的世界!



临近秋分,来看看家庭养生药膳(参与文末互动得福利)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选自《丹溪学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盛增秀 江凌圳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微信号ydzhongyi)推荐发表。文中图片源于《推求师意》(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戴思恭撰,程志源校注),封面图片源于摄图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编辑:杨东伦

✦审核:魏杰

✦排版:杨东伦

✦转载、投稿、合作和团购书:17701086692(微信号)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本文推荐好书
求分享
求收藏
求点击
求在看

悦读中医
关注悦读中医,即时收取有关中医的理论知识,精品书摘和读书心得。抢先知晓有关中医药类的新书,活动信息及热点和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