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智能船舶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东疆海事局蔡家堡海巡执法大队,自建队之初就将智能船舶研究作为重点发力方向,智能船舶研究小组以“覃研深学”之道、“励精无怠”之理,深入开展智能船舶国内技术立法建设,深度参与国际海事组织海上自主水面船舶(MASS)规则制定议题研究,广泛联系国内相关科研机构汲取行业智慧,为推动我国智能船舶发展书写海事技术研究新篇章。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面对智能船舶这一新生业态,如何准确把脉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是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大队依托船舶技术法规研究优势,针对智能船舶发展和应用开展多种形式调研。
读万卷书。通过网络、书籍、期刊等渠道,获取国内外智能船舶技术发展相关网络报道、研究报告、期刊杂志、船级社规范、研究报告等文献资料100余份,系统梳理形成基础材料。
问津问道。以形成的基础材料为基础,编制形成全面的调研提纲,向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集美大学等行业相关单位开展智能船舶技术发展书面调研,收集、汇总、梳理了各单位的调研反馈。
足履实地。大队足迹遍布上海、青岛、珠海、大连、武汉等地,与国内船舶设计、科研单位座谈深入交流,登上“智飞号”等具有自主航行和远程遥控功能的试验船艇现场查勘,获得了一手资料。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调研活动,大队充分掌握我国船舶自主航行技术发展现状,撰写了相关研究报告报送上级决策应用,为相关船舶技术法规制定和研究奠定基础。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大队将前期的调研基础转化为行动成果,全过程参与首部智能船舶技术法规《船舶自主航行试验技术与检验暂行规则》的制定,包括规划研究、起草、征求意见、专家评审、审查、宣贯、解读等所有关键环节。在规则制定过程中,大队深入开展智能船舶试航测试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工作,形成试航测试标准体系,作为研究成果纳入暂行规则。
历时2年多,累计开展各类研讨、办公会议20余次、梳理征求意见反馈建议600余条,2023年5月1日《船舶自主航行试验技术与检验暂行规则》正式实施,智能船舶自主航行技术试验“有法可依”。
成果的落地并不意味着研究的停止。基于该暂行规则的特殊性,大队积极开展技术法规宣贯会、线上业务大讲堂、微信直播、线下交流研讨,做好技术法规的宣贯普及和内容讲解,增强社会、行业的广泛了解和共同认知。
近年来,国际海事组织关于“海上自主水面船舶(MASS)”议题的推进如火如荼。大队以敏锐嗅觉,主动作为,投身于该议题的研究浪潮之中。
持续聚焦自主船舶安全技术研究,从自主航行技术多样化和保障船舶总体安全出发。大队向IMO海上安全委员会提出在MASS规则中纳入风险评估章节,并获得广泛同意,早于欧盟一年提出风险评估理念,相关章节框架被纳入工作组讨论。
扎实推进理论研究,不断精进风险分析理论水平。大队广泛收集智能汽车、无人机等行业经验做法,参考对比其中的理论、方法、实践效果等,为MASS船舶的风险评估奠定坚实基础。在IMO 106届、107届海安会上连续提交MASS议题提案,输出中国方案,获得MASS规则制定中风险评估章节的主动权,成功推动我国牵头MASS规则风险评估章节草案的起草工作。目前,大队已完成相关章节草稿编写并经过多轮研讨,在108届海安会MASS工作组中获得讨论认可。
山高水长共一舟 扶持携手共求逐
大队在推进智能船舶研究中,始终遵循与系统和行业发展需求相契合,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积极主动与海事系统内兄弟单位、国内外科研机构开展广泛交流合作。
全方位、多维度深入智能船舶的技术发展前沿,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与浙江海事局、水运科学研究院等相关单位共同提交多份MASS履约议题提案;与集美大学共同完成智能船舶课题研究;与山东海事局等兄弟单位共同撰写智能船舶海事监管研究专报。大队成员作为专家、代表,累计参加国内外专题研讨会、相关培训、评审会议20余次,进一步增强与系统和行业的紧密联系。
大队始终以党建工作为引领,积极发挥党建业务融合发展优势,与水运科学研究院智能航运技术研究中心等行业内科研机构支部开展结对共建,增强深层次的交流合作,党建共同发展的同时,实现智能船舶“技术共研、方案共提、成果共享”。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为加快研究进展,提升科研质量,大队一直在探索智能船舶风险评估工具上下功夫。在深入理论知识研究的基础上,将STPA(系统理论过程分析方法)作为风险评估工具,引入智能船舶的风险分析领域。
疫情期间,大队成员克服种种不便,利用居家办公,梳理吸收数百页的中外文文献资料,勇于实践探索,成功学习掌握STPA理论知识。利用STPA方法,对智能船舶自主航行开展风险评估分析,结合国内智能船舶项目实践以及研究基础,划分10个子系统和分析方向,通过定义损失、系统分级、构建控制结构、识别不安全控制行为、致因场景分析等步骤,开展深层次的风险评估分析,累计梳理分析118项风险致因场景,为后续智能船舶自主航行功能设计和技术法规制定提供了有效支撑。
“在曾经那个特殊的时期,队里的成员都为STPA方法的研究付出了诸多努力。虽然我们都在居家隔离,但我们每周都会在线上会议齐聚,定期做出阶段性的总结和计划。我们最终在条件不便的环境下,取得了令大家欣慰的结果。”智能船舶小组牵头人王永更在回忆中感慨道。基于该研究成果,大队撰写多篇学术论文、履约提案。
回顾四载,记初心不改,硕果不断;展望未来,续风雨兼程,砺精无怠。蔡家堡海巡执法大队将始终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指引,以服务行业发展、服务海事监管为己任,发扬“覃研深学 励精无怠”精神,以上级部署和行业发展实际需求为研究方向,开展传统和智能船舶并存发展的技术法规、海事安全监管机制研究,在船舶技术规范体系建设中融入智能船舶要素,助力船舶技术法规体系建设,为海事监管更好适用智能船舶发展贡献技术力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供稿 | 罗轶童
编辑 | 李东林
校核 | 沈家强 董贻意 李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