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在我脑子里就一环保问题,再具体下去,知识储备明显不够。这会回国路途漫漫,隔离寂寞,也得空学习,心得笔记写一写。
碳中和,“碳”指二氧化碳,“中和”意抵消或冲抵。碳中和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等各种活动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及及温室排放气体,要通过相应其他途径或方法,比如说植树啊、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啊等各种措施来冲抵,正负相抵称“和”。
这个概念一百多年前由欧洲人提出。全球气候变暖,地球生态环境趋向恶化。2002年,南极三千多平方公里冰架消失,拉响地球警钟。
世界各国尤其欧美的科学家、环保人土特别为此竭尽生命,奔走呼吁。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2021年世界各国在联系国作出承诺,拿出时间表,欧美2045年碳中和,德国称更早,2035年。发展中国家2060年。我们即是2060年,且保证2030年达碳峰值,我国目前碳排放每年100亿吨,占世界碳排放总量的四分之一。
时间表一出,阿紧张啊。老实人,答应的事情堪比天大。
所以后来我们可以明显觉察生活里环保要求多了,具体了。
2020年,全国上下 ,一切轰轰烈烈的垃圾分类活动开始,全民总动员。
我家小区,肉眼可见,先期宣传、指导,制定规则,户户落实。小区里另搭建专门垃圾分类板房。强制规定垃圾投放时间,届时专人守着现场,严格查验垃圾分类正确与否。
现代垃圾处理在填埋前要燃烧处理。燃烧释放废气。先前实行垃圾分类可大幅减少燃烧总量,减少塑料等难分解物质对土壤、海样的侵蚀。
碳中和的过程,可以理解为两股相向力量。“碳”为负,“中和”为正。两个方面,于国家、企业、个人各有不同使命。
你碳中和了吗?
正方,植树造林被视为重中之中。我们知道乱砍滥伐国家法律不允许,城市里植树绿化能见度最高的是各地产商画在各装祯精美楼书里的容积率。植树这事由不得你我。
话说去年,2021年9月7日,我只身带看着Mia回美国。9月初的美东仍然满目葱绿。孩子们为迎接Mia妹妹回家,屋里屋外都一番整理。
前院后院砍了几棵已经死了树,修剪平展,特美。
我发现前院车道一侧,一棵树兀然矗立。如上图。
“为什么不一起砍了?”我问。
”为什么吹掉?它长这么高,好几十年,不死不砍。”他们回。
我固执认为,草坪铺展一览无余,天地开阔,爽心悦目。留着它如挟持车道,既不看门又不成景。
今天行文至此,我认识也到了。幸亏~~
雁过拔毛,哈哈,差点酿成大错。
说回国内。
倒是2021年刚过完年,我家楼栋地下车库,就我停车那条通道里,一下换来几辆蔚来电动车。我老公也换了。他把开了不到五年高能耗高维护成本貌似坦克的凯迪拉克淘汰了。
每辆车给拉一条电线接充电桩,听说一定长度内全免费。线拉得工整,标准化,紧帖墙顶、墙角。直觉得cool,你意会吗?
我联想到电动自行车充电的窘迫和不堪,各种充电收费矛盾,自动车进大楼电梯的顽疾,自家窗户放一电线给车充电的创举。。。。。
现在,一个新时代来了。
新能源汽车正式大举进入人们生活。我家也算也迈步跨入碳中和。
几年前,我入住朗诗地产三恒的房子,恒温、恒湿、湿氧。能源主要靠地源热泵,这技术道理上大大节约了用电,是标标准准的碳中和之举。
在广大城市和农村,独立的房屋顶上普遍装有太阳能热水器,少消耗国家电网的电,变相助力碳中和。
现在有种更大的光伏太阳能板,覆盖在自家屋顶。产生的电足够一家子用。之前我有个空置多年联排,前排住家就这一操作。黑压压光伏电板盖住房顶。因前后两排间距实在太小,这让屋顶徒然增高部门直接挡了后排的阳光、视线,黒呼呼,令人极其不适。
一个大好的碳中和举措,酿成两家估计今身今世永远无法弥补的裂痕。都为了生活。一个说,你乱搭建,占用小区公共资源,影响别人家采光;另一说,符合国家双碳政策,我省电省钱为啥不行。
上世纪末,改革开放大旗下,我们吃进了西方社会乃至边上的韩日许多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我们以为我们发展了,GDP上去了,手里有钱小康了,抬头一看,天不再蓝,水不再清了。
现在要碳中和,于政府、于百姓都不容易。近几年了我们只要听到各种“关、停、并、转”,就是关乎一个企业的“命”和众多百姓的“活”,真叫人五味杂陈,就剩长吁短叹。
国计民生中主要一项保障是能源,即电力。我国火力发电是电力供给的主要方式,占70%多,主要烧煤,其次天然气。水电占比百分之十几,其余风电、太阳能、核电等所谓清洁能源在搞,且在世界范围内处相当领先位置。但于我们,真正的占比还了很小。
问题来了,你要碳中和,你要尽量少用燃煤发电,别的发电方式一时跟不上,那电不就少了,这样“限电”就跟来了。
这是个悲催的循环。
阿脚说发展是硬道理,能源电力是根本、是保障。没电,机器开不了,百姓生活过不下去。改革开放40多年,我们的确实经济发展了,国力增强,人民小康。
现在要碳中和,岂不等于“釜底抽薪”?
这
没有全球观,没有宇宙观,狭隘,短视,农民意识!这么想肯定会招来谩骂、耻笑。
但我们的生活却如此真实。
拿我这个60后来说,我的人生一半在酷暑严冬里生生熬过来,“六月里”(老人俗称大热天),喝稀粥,摇蒲扇乘凉,什么也干不了,等起风,盼下雨,望秋凉;大冬天手脚冻疮,坐教室里脑子都快结冰。人们总是喜欢关紧大门,依仗人聚堆的热气缓冲寒气,不被冻僵。我始终清晰记得,你坐那儿身体稍稍调整下姿势都怕热气跑了,所以不敢动,屏牢。
那时没人同我们讲碳中和。那时蓝天白云,到处绿树成萌。夏天,绿树隐天蔽日,一路走,一路仰天寻着梧桐树丛里的知了声,一旦确定目标,手脚并用,几下就上了树。
八十年代,我们生活里有了塑料背心袋,一只塑料背心袋,用后洗净,慎重其事凉干,再用。不知反复用多少次!
我们甚至没有象样的卫生纸,更没餐巾纸,女生没有卫生巾,宝宝没有尿不湿!
我们从低碳生活里一路走来。节约用水、节约用电成了我们这代人的“本能”。这也几乎成了国人的劣根性,为世人和后代们讫病。
这种现象不仅仅发生在低收入家庭,中高收入家庭老人同样有这个“病”。夏天,一些银行、购物中心一些公共场所,尽是纳凉的老人。
毫不夸张的说,50%老年家庭,包括40后、50后、60后,中间多数人,在酷暑寒冬还在痛苦地做“开与不开”空调的选择题。
更年长的,他们索性呆养老院bu空调里了,也好。当然养老院也有个三六九等,我听一老同学说,她父母住的养老院,空调费另收!用就收,不用即省下。
总听年长的说,老人寒冬腊月、大伏等于过鬼门关。因为老了,心血管无法承受气温过高或过低导致急速胀缩。
我们就这么低碳活着。我们注入骨髓的“节俭”理念,让我们的一生毫无享受,失去太多探究感知世界大美的体验。
这过去一年,因疫情我一直美国,和孩子们在一起。我有更多时间深入了解观察这个社会。大凡美国中产,拥有二三个孩子,多则四五个,一栋三四千甚至五千英尺所谓 single famliy ,四到五个卧室,楼上楼下,外加地下室。一年四季室内要保持常温,其电费和天然气的费用仅占收入很少部分。这在国内无法想像。
大功率烤箱、大容量洗碗机、大容量洗衣机、烘干机,镶嵌在整面墙里的超大冰箱,直击我的心灵,冲垮我低碳生活过来人的精神堤坝。
物质决定意识。活下去是硬道理,
俄乌开打至今已经整整半年,欧美切断俄天然气出口,德、英、法、荷兰、希腊等一众严重依赖俄天然气的欧洲国家能源短缺,价格飞涨,严重影响民生。眼看冬天将至,情急之下,他们只得把煤炭火力发电老家当重新搬出来。
碳中和先放一边?不是说,仓廪实方知礼节。碳中和的底层逻辑,生活水平越底,没有碳中和的事;发展阶段,碳中和顾不上;人们小康了GDP数字漂亮了,碳中和的任务也严峻了。东西方社会发展历史无一不佐证这一规律。
没有物质基础作保障奢谈碳中和是耍流氓。于国家于个人,碳中和都面临平衡问题。
浩瀚宇宙万万年,人生区区几十年。碳不碳中和,我们的生活都不应因此被打折,不管是主观还是被动。
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