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滑雪教练Mia

2024-02-10 10:53   美国  

—谨以此文写给Mia 5周岁生日


过了元旦,美东进入滑雪季。Mia爸二个多月前就帮兄妹俩租好雪靴、雪撬、雪杖,至于头盔、头套、滑雪衣滑雪裤、手套,各种御寒保暖家什,也都一一仔细备好,袜子要求羊毛的,足够保暖,防摔还有可保护屁股的一种臀部带海绵垫的裤子。滑雪相关装备知识方面,我由零一下提升至入门级水平。


两个娃好不容易养到脱尿布,能从容带出门,到现在可自由“备战”滑雪季,真正叫苦尽甘来 ,时不时我会生出一番感慨。我明晓得这份感慨的名字叫“老人腔”,但还是无法掩饰。


去年他们一家已有“实战经验”。滑雪运动,与自然交手,驰骋于天地间,还真没听人说不喜欢的。人稍有涉足,就能一头陷进去。人称“白色鸦片”,刺激到你上瘾。

家里两个娃随他爸。孩子妈自始至终也参与,算不上踊跃或积极,用她的话,假定我不“上去滑”,我傻傻呆着?我的两个娃都上去了......


说起来多少有点被动,但一家人活动,共进共退毫无疑问是明智之举。

今年恰巧我又掺和进去了。

眼见天气一天天冷下来,孩子的爹不时念叨滑雪日程安排。小夫妻俩是要上班的,周未和仅有的假期又是死的,不盘算不计划最终肯定落空。在他们筹划之际,我 也不禁认真考虑起来。


参加还是不参加?

我六十高龄,就头条上大数据一直向我推送养老养生,老伴先死,与儿子媳妇一起过还是单独过,是坚持孤独终老还有重拾信心结伴养老,临终快死要不要穷尽医学之能开启“求生”阀值,等等。整天与这些问题搅一块,这下好,冲进大雪里,登进雪靴,换上滑雪衣,锁好头盔,这跨度是大了点?

但是,天知道,人知道,苍茫天地,大山大雪,雪道蜿蜒,直上云霄。飞驰穿行天地间,脚下失重,肾上腺素激升,刺激,快感,无与伦比!


去年,Mia第一次上山,他爸把她交给了教练。带她第一次飞驰而下的竟是一位八十出头的老爷爷滑雪教练。令人震惊之余,我终于开始怀疑在美丽国“老”字是别有意思,完全不同于我们的认知。




我总觉得有两股相反的力量牵扯着我。

飞来美国前,家里八十好几的老母亲一而再再二三叮嘱我,这个要注意,那个要小心,牢记自己已经六十了,不逞能,不用力过猛。她要知道我上山滑雪,没准骂我“没死找死”。她这边拽住我,另一边Mia、Aaron拉扯我。

到底滑不滑?见我犹豫,她小样也信誓旦旦对我说:“阿婆,别害怕,我教你。”我“嗯嗯”连忙点头,她语声稚嫩,但自信又坚定,好像真传给我一股力量。

我口口声声“陪娃长大”,拉屎把尿、哄睡陪床,做饭洗涮,我们一起玩一起疯,现在好,怎么一下就闪一边认怂了呢?这不是兄妹俩眼里的阿婆呀。

斟酌再三,我决定参加。


我们全家出动一起去了这附近的雪具中心,专程为我租、买一些滑雪用品。


                                       


图是商店二楼专门租借雪具的地方。这个雪具中心约有一千多平,二层铺面。Mia爸说这里每年能租出几万套东西。


称体重、量身高,再报上年纪,告知初学还是什么的,店员就拿东西叫我选。我又不懂,怎么选,怎么叫合适怎么叫不合适,完全没概念。我仅记得,雪靴难穿又难脱,即使有人帮忙,穿上脱下能让你忙出一身汗。Mia爸从袋里掏出一双专门的羊毛袜,让我穿它再试鞋,说会更“精准”。

哎,就穿个雪靴,就够考验老人的。我从不服老的“内心”此时只好“认”。




    图 我一套租好的东西:靴、撬、杆。



我们就这么兴高采烈冲进美东第一场大雪。那天天气预报说要下几十英寸,连续下一天一夜。


开车近4个小时,到佛芒州stratton雪场。

坐stratton 雪场休息室里,望窗外,一字排开是上山的索道,由左向右,由缓渐渐向陡。




雪下大的一刻,突然觉得象战乱、灾难片子里的。


言归正传。全家到了雪场,怎么“布局”活动?家里老小三代共六人,以滑雪水平可分三等,一级水平:自由飞滑。mia爸和姨婆婆两人。二级水平:从容顺滑。Aaron、Mia和他们俩的妈。末等水平:零水准。摸石头过后,体验来着,那就是我。


情况不简单:兄妹俩尚年幼,平时上马路都需监护,这茫茫雪山里得有人盯,加上我又不能”独立”。


于是,老大Aaron“全托”进了一滑雪班,由教练带着翻山越岭四处飞窜。姨婆婆一上山就不见踪影,Mia爸指导交待我一阵后也迫不急待独自飞去了。剩下我和Mia。


我们俩在最小的坡上,由传送带上上下下。我尾随她,到坡顶,她让我站好别忙往下滑,仔细看她示范,她从从容容左拓右转,我跟后面。

“阿婆,你看到了我怎么滑了吗?”

到了地下,她认真大声问我,空旷雪地里那声音格外稚嫩,也格外清脆。我连忙回“看到看到”。因为面具挡着,我们几乎看不到对方的眼睛,但我能感受到她的专注,她作为coach的一本正经。我们再一起上到上面,她指示我先滑,她在后面看我。然后,她还站下面,我由传送带上去,再滑下来,她盯我动作做得对不对。

我整个听她的,跟着她。与其说我一初学者在寻找自己的脚与雪撬、雪地的“感觉”,不如说我在享受一段与mia一起的奇妙旅程。我此时相信她,就象曾经的她那么全身心信我、依赖我。





​终于我和两个娃在雪地里同框啦,不,是我们仨同行的画面。

一个5岁,一个7岁,一个62岁。62的我犹豫,战战兢兢,他们则轻松如雁,自信,所向披靡。我一路高调称陪他们长大,其实他们却在引领我,激发我。


中间Mia同她爸上索道去山上了。一二小时后,我们再见面,我故意“怪嗔”说教练不管我,她慌忙否认说不是的,她回来就找我来着,没找到。猜我估计进休息室了。


她耐心教我怎么摔才不会受伤,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并指令我作倒地状,实践一下。如果摔倒在地,你又如何爬起来。她小嘴巴清楚伶俐,中文表达到点到位,好听又好笑。





脚下的黑色履带式传送设备,雪场里叫caterpillar,或叫Magic Carpet。

我一直纠结,它到底叫什么,怕说错闹笑话。以我比较具象朴素的描述,叫传送带更妥。除此,更高更长更陡的山坡山道,直接由索道送人上去。


两天下来,我终于可从这大一点的坡上下来,穿脱雪靴也掌握要领不,那么吃力了。英文叫“get"到了。 “get”在美国日常话语里的用处是大到不能再大。大到足以促使你起念要去改写国内中小学英文教材。

题外话。


雪季才开始,大好辰光在后头。


这篇更新晚了。期间教练Mia已经成功举办完她5岁的生日派对。派对在kidstrong举行。“寿星”登场精彩片断有点噱头,供大家一起乐一乐。





这是个非常特别的日子,美东9日,比中国整整迟13小时的除夕日。

诚挚祝福大家,龙年应有盼头,有信心,有韧性,23年终归23年,24年来了,谁说不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呢。







六0后之高地
60后生活驿站。最小的60后也已过半百。你的生活全写到脸上,我把它写进本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