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水产品腥味的物质种类多样,且往往是多种挥发性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有醛类、醇类、酮类、萜烯衍生物、烃类以及少量的呋喃、硫醚、萘类等。一些相对分子量低的醛类,尤其是己醛,它们的阈值低,通常会产生一些令人不愉快、辛辣的刺激性气味,对鱼腥味产生有贡献;C4~C11醇类物质会使人产生不愉快的类似金属或泥土的气味;烯类和酮类物质对挥发性成分起协同增效作用。具有土腥味的萜烯衍生物主要是土臭素和二甲基异冰片。
水产品腥味物质成分复杂,从形成机理分析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氧化三甲胺的分解、脂质自动氧化、腥味成分的生物积累作用以及其他一些酶促反应等。
氧化三甲胺的分解
另外,不同种类的鱼体内所含氧化三甲胺的量不同,例如与淡水鱼、硬骨鱼等相比,海水鱼和软骨鱼有更强的腥味。研究发现脂肪含量高的秋刀鱼氧化三甲胺含量也高,且暗色肉中的氧化三甲胺含量比普通肉中高,储藏过程中暗色肉产生了更多的三甲胺,说明鱼腥味主要来自暗色肉中。此外,加工过程中的热处理、高压处理都会促进三甲胺的形成。
脂肪酸的氧化分解
诸多影响脂质氧化的因素都会影响腥味形成,尤其是血红素蛋白(血红蛋白、肌红蛋白)、铁离子及脂肪氧合酶(LOX)等的催化作用。血红素含量高的红鱼肉比白鱼肉更易在储藏过程发生脂肪氧化,产生腥味。
研究发现,血红蛋白(Hb)促进鱼糜中脂肪氧化形成己醛(主要腥味成分)的能力比肌红蛋白(Mb)强,不同种类鱼的血红蛋白对腥味形成促进程度也不同,并且受pH影响,在稍偏酸性条件下表现最大。此外,加工条件也会影响脂肪氧化,从而对腥味产生影响。
腥味成分的生物积累作用
生活于其中的生物体会因吸附、摄食藻类等途径蓄积这些次生代谢物,而带有腥味。研究环境条件对人工养殖肺鱼中土腥素含量的影响,发现未净化(未除去土腥素)的水质中养殖的肺鱼有明显的土腥味。鱼龄大,则含量高,腹部较尾、肩部多,且与各部位脂肪含量有关。
此外,由于酶催化鱼体中类胡萝卜素的转化及含硫、氮的前体物质的转化,如鱼表皮粘液和体内含有的各种蛋白质,分解成肽和氨基酸后,进一步经过脱羧和脱氨反应生成的δ-氨基戊酸、δ-氨基戊醛和六羟基吡啶等也会导致腥味物质产生。
对挥发性物质的吸收
研究认为,土臭素和二甲基异莰醇是最主要的腥味来源,且在室温条件下具半挥发性,研究表明水体环境直接影响了鱼体的风味物质组成。水温越高越易产生土臭素和二甲基异莰醇,并且水温越高越容易被鱼吸收,所以,在养殖过程中净化水体显得尤为重要。
游离脂肪酸的自动氧化分解
其他物质的酶催化转化
参考资料:
[1]董婧琪,王圆圆,闫保国,等.水产品腥味物质形成机理与脱腥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2,43(05):189-194.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