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案例】跨越国境·海/ 跨越国境·潮 Beyond the Border: Ocean / Tide

文摘   2024-12-04 18:48   英国  

跨越国境˙海/ 跨越国境˙潮
Beyond the Border: Ocean / 
Beyond the Border: Tide

艺术家:林舜龍

时间:2013年6月至11月/ 2016年至 2021年(海);2016年6月至11月(潮)

放置地点:日本濑户内海豊岛‧高松(海)、小豆岛(潮)

形式和材料:地景艺术,铁件、漂流木、石头(海);海砂、糯米粉、黑糖、麻绒、铁件、石膏(潮)

委托人:日本濑户内国际艺术祭实行委员会、日本国香川县县政府


《跨越国境‧海》是以自然素材手作制作成的巨型作品。以海漂植物棋盘脚的果实为造型,述说数万年前人类依黑潮的迁徙路径,以风灾下被抛弃的漂流木为结构素及制材的废料成形,不仅有环保意识,又能呼应濑户内国际艺术祭所倡议的“海的复权”,以及呼应在地方创生为基础,艺术介入偏远地区活化地方生机的主轴理念,成为了高松港阳光广场的地标。

《跨越国境‧潮》以自然素材,居民共同参与之下完成,经时间及潮汐作品会逐渐消融。以在战争之下被摧残的孩子为主题,制作196座会消融的孩子塑像,以自然材质海沙、糯米粉、黑糖、麻绒、石膏及铁件制作的塑像,是由艺术家、志愿者及当地居民一起共同完成。这件作品中的孩子雕像,会随着潮汐消失在自然的侵蚀中,但也由此引发参观者对于死亡以及重生的感动。

两件作品分别为2013年和2016年濑户内海艺术祭的作品,都成为当年度最受关注的作品;前者成为该届艺术祭大会手册的封面,其创作内容成为日本小学教科书中的课程内容;后者成为NHK专题报导内容,也成为日本中小课程中传授的内容。其作品中传达的人文主义以及历史文化激励着因人口外移导致濑户内海地区意志消沉的人们,也让所有参访者感动于人类文明的历程及其传播。


2024国际公共艺术奖入围案例

—— 东亚地区





推荐链接

【公共艺术案例】会说话的手Talking Hands

【公共艺术案例】微不足道 Insignificantly Significant

【公共艺术案例】屏幕作品 Screen Works《ENOUGH-NOW/EVEN/MORE-SO》

【小编推荐】2024国际公共艺术获奖作品揭晓

【小编推荐】欧阳甦 | 欧洲宣言展的公共精神



公共艺术邀您一起讨论日常生活中的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
电子版《公共艺术》(E-PublicArt),创刊于2011年7月,是中国第一本电子版的公共艺术杂志,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主办。旨在展示公共空间中的艺术,探讨其表现形态和艺术属性,思考其存在意义和社会价值,为大众走近公共艺术提供一种媒介方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