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案例】北京老城胡同社区微花园系列 2015-2023

文摘   2024-06-30 09:00   北京  


北京老城胡同社区微花园

项目地点:北京市 东城区 朝阳门街道 史家社区、演乐社区、景山街道

项目形式:社区花园设计、城市更新、社区营造、社会治理

项目起止时间:2015至2023年

参与艺术家:侯晓蕾Hou Xiaolei 、郭巍Guowei 、赵幸Zhao Xing (团队:王虹光、刘欣、姚莉莎、罗脉、顾旖恒、邹徳涵、王馨雪、许蕴慧、李悦、袁嘉琪、刘晨凝、苏春婷、张清然、李岚彬、林雪莹、疏伟慧、张思琴、董微、黄瑞楠、李香漫、魏涛、马迎雪、计玮、钟婉茹、黄千芮、贾思屹、王玉启、王若飞、路雅乔、戴湖浩、李师成、崔琼、李博、聂蕾)



项目描述

北京老城传统公共空间布局与功能的巨大变化,无法满足居民交往活动的公共空间在数量、品质以及便捷度等方面的需求。团队发起居民参与式设计工作坊,构建以“微花园”为代表的公共艺术景观,以艺术设计改善居民生活空间。

“微花园”,指北京老城区胡同居民在自家窗边、门前、庭院或闲置、冗余的碎片化空间中,采用生活中闲置、废弃或回收的材料与器物,种植供观赏或食用的特色植物所形成的微型花园。其设计理念,保留了真实的生活方式,比政府改造,居民自发建设的花园更能展现老百姓的生活态度。它是生态可持续的,是多样性和灵活性的,造价低易维护,且每个都有根据空间与主人特点的不同特色。

微花园有两种含义——“微小”与“渐进式、低介入”,希望通过微花园的观察、记录、研究和微更新实践,将微花园进行原汁原味地有序提升。微花园的造景过程分为:观察记录、互动展览和社区营造、公众参与式设计工作坊、共建(建设)和共治(管理)模式4个阶段。首先,让人们尤其是当地居民意识到微花园特有的美和其存在的价值,让居民自身产生爱护微花园的意识;然后,将微花园视为搭建邻里关系的桥梁,通过社区营造和多元平台的塑造构建不同居民之间的关系;最后,对微花园进行艺术价值提升。

该项目以自下而上的方式,从艺术设计与人文社会的角度系统提出城市公共艺术景观“五位一体”的营造方法,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艺术文化治理:以历史文化原真性保护、邻里关系和生活方式原真性的延续推进公共艺术文化治理,挖掘胡同居民的日常种植习惯,顺应百姓生活方式进行一系列的微花园参与式设计共建。

2)公共艺术需求治理:以碎片空间和闲置空间挖潜、小微空间功能集合推进公共空间更新。利用房前屋后的小微空间甚至居民主动拆除违建煤棚建造微花园,从小微空间开始建设美化社区艺术环境。

3)公共艺术活力治理:以社区营造和社会关怀,互动展览和设计工作坊促进社会活力治理。通过在公共空间中建昆虫旅馆、种子交换站等小微触媒项目的共建增加居民参与感;通过 “回家旧物”主题展览、“旧物改造盆栽”活动、阳台居角生活美学工作坊,吸引社区居民关注社区景观,提升社会活力。

4)公共艺术层级化治理:以空间网络化和层级化,社区层级慢行系统促进公共艺术的层级化治理。对空间进行疏通整合和设计提升,通过系统化整体规划和个性化定位共同重塑胡同的传统公共空间特征和场景,形成公共艺术空间网络,贯通居民的生活圈及慢行系统,形成了物质空间的环境连通,从而实现社会关系的连通,建立社会和空间双重网络。

5)公共艺术机制治理:通过公众参与提升居民的积极性,促成多个利益方的意愿和诉求。使多元主题能够全程参与方案的分析研究、方案制定、维护管理等相关环节,有效监督和维护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微花园微更新的艺术机制治理。



项目发展

项目探索形成了可持续机制,以“1+N+∞”为传播框架,即打造一个微花园示范中心,辐射带动落地N个高品质微花园试点,通过公众参与式营造活动激发公众热情,同时为热心居民赋能,带动无穷的居民和社会力量参与微花园建设,探索北京老城历史保护街区景观自发提升路径与模式。


1个微花园艺术景观示范 :

通过挖掘周边居住区有种植爱好的社区能人,共同举办设计工作坊,将“胡同71号院”闲置中庭打造成包括5种微花园生态样板 的“微花园”示范中心:

(1)“疗愈生态”运用植物和景观装置调动五感,让人们在生理和心理得到充分调整与放松;
(2)“可食生态”种植了既可食用又具观赏价值的植物,传播健康饮食的理念;
(3)“旧物生态”利用生活旧物打造富有生活气息的小场景,展示胡同中的微花园生活美学。
(4)“浇灌循环生态”利用螺旋花园区分植物需水量,形成可持续浇灌系统;
(5)“昆虫生物生态”利用昆虫旅馆及蚯蚓塔吸引昆虫,改善局部生物多样性。

示范中心建立后设计团队与社区居民讨论形成微花园的维护机制;与社区管理方、居民研究微花园认养制度,探索分时段、团体轮换维护、区域认领等自主维护机制,并帮助居民建立“花友会”等相关社团组织,逐步确立微花园的共治模式。

N个微花园艺术景观试点:

微花园示范中心样板间带动下,更多居民自愿报名与设计师共同改造设计自家的微花园。通过参与式改造,居民自愿拆除了废弃二十余年的煤棚,并将其占用的场地置换为种植区域;将家中旧容器、废弃杂物术化再利用,种植易养护的花卉及可食用植物;合理利用空调水形成微花园自动浇灌系统等,逐步构建N个微花园生态系统,形成微花园网络。项目让更多居民关注微花园,谈论微花园,并将微花园发展成一种社交方式与社区绿色更新机制,让胡同社区焕发新的绿色生机。

∞个微花园艺术景观影响:

N个社区微花园的建设,带动更多居民、政府、社会团体建设微花园,形成无穷的参与力量,建立多方参与的平台。通过建立微花园云数据库,形成菜单式的微花园建设流程,从位置库、设计样式库、工具库、植物库、再到生态系统库,居民都可以从数据库中选择并自主使用建设微花园。发布《北京老城微花园调研报告》《北京老城微花园实践手册》《微花园地图》,形成线上线下种子社群、种植社群等微花园社群。建立线上抖音社交账号,让更多的媒体、杂志关注到微花园,形成无穷的传播和社会影响。



项目卓越性

“北京老城胡同社区微花园系列 2015-2023”是在北京城市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更新的背景下,公共艺术介入北京老城社区公共空间,通过艺术设计柔性接入社区微更新和社区治理的参与式持续探索。该项目已持续更新150+微花园的建成,从根本上改善了胡同公共空间环境,注重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促进了居民绿色理念和生活美学的交流传播,提高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提升了邻里关系和社区凝聚力。助力了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微花园面积小,数量多,是多位于老旧社区胡同、院落的碎片化空间。其更新提升易操作易实施,能够有效补充城市的绿色空间。

从生态角度来看,微花园以多样化种植为载体,同时吸引各类昆虫、微生物等,生物多样性丰富,改善胡同社区的小气候。从人文角度来看,微花园反映了老城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居民日常生活空间紧密联系,重塑特定的居住文化和生活美学。

微花园以小规模、渐进式的社区微更新为实践模式,将生态环境的更新与居民邻里交往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通过公共艺术来助力空间、文化艺术的传播、生活方式的传播以实现可持续的社会治理:

1)有效缓解非法侵占公共空间的问题。老城区普遍存在私人杂物侵占公共空间现象。项目的绿色微更新可一定程度上解决该问题。同时通过协商,项目已置换出多处违建房空间、杂物堆积空间,代之以宜人的微花园景观。

2)促进老城区的整体环境品质。史家胡同微花园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引起了北京城市规划和管理部门关注,派驻观察员评估项目成效,并纳入北京老城社区更新的指导手册中,希望以这些示范点为参照,带动更多居民参与,逐步实现片区的整体渐进式绿色微更新。

3)促进社区公共艺术行为。通过微花园计划,从设计、建造和维护,增加居民的介入和管理社区事务的途径,并形成相关的规范,有助于社区公共空间的共建(社)、共享(有)、共治(理)。

4) 探索公共艺术在风景园林领域、社会治理领域等多学科的综合实践方式。微花园计划是在北京城市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更新背景下,公共艺术介入北京老城胡同社区更新的有益尝试,重新定义了公共艺术的介入范围和艺术形式,同时用艺术的方式进行社会管理。

“微花园”是北京老城绿色有机更新的一张名片,是公共艺术助力社会治理的代表模式,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实现社区共建共享共治提供了新的途径。从微花园的参与式策划、参与式设计、参与式共建、参与式维护,到微花园的参与式传播,微花园计划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通过花园的改造带来社区环境的改善,更是引导居民将提升自身环境的自发性转化为对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自觉性,促进居民之间的有益交流和传播,以实现长效维护管理。在当前城市存量更新进程中,微花园计划提供了一种源于生活、循序渐进的可能性。通过微花园,居民能够相互交流,进行可持续传播,更好地发展公共艺术,助力社会治理。

相关链接:
微信公众号号码:gh_0393cbac78de
微信公众号名称:央美建院十七工作室


第六届公共艺术奖:东亚及东南亚案例



相关链接

【公共艺术案例】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与文化复兴:重庆酉阳自治县花田乡中心村“人民美术讲习所”项目

【公共艺术案例】建筑及全景画——“屋岛屋”项目

【公共艺术案例】柱阵Column Matrix

【公共艺术案例】洄音鳗波Swirling Echoes of the Eel

【小编推荐】公共艺术项目赞助机构:彭博慈善基金会

【小编推荐】南非公共艺术的关切:英雄、历史与日常生活
【南方地图志】VOL.004地方旅游经济视角下理解文化展示
【南方地图志】“有时月话”VOL.004图文索引|从《尤伦斯,中国当代艺术,越南或印度》展开对话



公共艺术邀您一起讨论日常生活中的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
电子版《公共艺术》(E-PublicArt),创刊于2011年7月,是中国第一本电子版的公共艺术杂志,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主办。旨在展示公共空间中的艺术,探讨其表现形态和艺术属性,思考其存在意义和社会价值,为大众走近公共艺术提供一种媒介方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