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案例】投票 The Vote

文摘   2024-08-03 09:00   上海  

投票 The Vote

艺术家:Rem Koolhaas、Ingo Niermann

地点:韩国光州市广域市东区黄金洞56-1

形式:互动装置

材料:钢管、电子数据板、计数器、互联网

尺寸:4.7m x 7.2m

时间:2021年




>>>>

项目描述

《投票》是一件互动装置,是以建筑介入城市空间改造的“光州愚景(Folly)”中一个特别的存在。“光州愚景”从光州设计双年展中衍生出,2011年时作为双年展的一部分,2013年的第二届独立成为一个固定项目,保持每两年一次。

和大部分城市介入项目一样,“光州愚景”的初衷也是改造城市空间,激活当地的社区。然而,任何与市民发生关联的活动在光州都会被赋予另一层“民主”和“自由”的色彩。1980年5月18日的光州市民起义在韩国反对独裁统治、争取民主的政治改革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此后,光州成为整个民族有关“独立”和“自由”的标志性地点。包括光州双年展在内的众多从此地生发的艺术活动,也一直试图将这样的精神借由当代艺术的形式演绎出更符合时代特点的内容。值得一提的是,这件装置的所在地正是光州学生独立运动纪念厅旁的道路,此地也是青年人过往最频繁的街道之一。

《投票》这一装置作品可以说是根据光州历史和文化背景,结合当代精神的一种探索性实践。该作品由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和英戈·尼尔曼(Ingo Niermann)根据“光州愚景”的委托创作。雷姆·库哈斯是国际知名的建筑大师,其创作的建筑遍布全球,且具有代表性的设计令人过目难忘。然而《投票》这件作品的创作并不以其造型的独特性或任何建筑结构的创新性而成立;相反,它在公共空间中“轻”干预,但“重”在对于社会文化和语境的渗透。从构造角度来说,类似于门框加门楣的设计巧妙运用了街道适中的宽度,横跨整条通道,让经过于此的路人无可避免从其中一条路径通过。其结构设计简约,悄无声息地与街道环境融为一体。但地上涂色的通道和门楣处滚动的字幕,提醒路人们这是一件“有意为之”的设计。


作品的另一位委约创作者英戈·尼尔曼给这件作品注入了文字的灵魂。尼尔曼在文学和批评方面的造诣令他提出了这一具有洞察的建议,并为投票的“问题”提供了指引性建议。两位的跨界合作突出了建筑结构服务于沟通交流内容的特点,将“民意调查”这一寄托于文字、且不太受欢迎的活动身理化、空间化,让人们通过“行动”作出选择,增加了“参与”的便利性和趣味性。


>>>>

项目发展

“光州愚景”(Gwangju Folly)组委会每届推举并任命若干委约创作人。建筑师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和作家英戈·尼尔曼(Ingo Niermann)是2013年项目其中一组委托人。两位在研究了光州以及“光州愚景”项目的特点后提出方案。经过与项目委托方的沟通,结合城市环境特点,选定了作品落地实施的位置。《投票》的工程搭建和维护费用由“光州愚景”项目提供。

《投票》是一个互动装置,投票的对象是在门楣位置的LED屏上滚动出现的问题。显示的问题每两周轮换一次。这些问题来自于一些非政府组织,也接受网络上参与者们的提议——线上观众提出的问题得到最多支持的有望入选正式话题,被设置在《投票》的装置中。

但从作品维护的角度而言,对于讨论话题的收集、呈现,以及统计结果的归档所须持续投入的精力是巨大的。不同于其他物理空间的构建,没有内容的产出和持续的话题讨论,这一作品的生命力将急速下降。原作品设计中,观众可以通过网(www.gwangjuvote.com) 时时跟踪投票的结果统计。至研究该项目之时(2023年10月),这一网站已不可登入,但过往投票记录被记录于“光州愚景”的网站上(https://www.gwangjufolly.org/bbs/board.php?bo_table=en_folly2_vote_list&page=10)。目前记录中有截止2021年3月的147个问题投票统计。


>>>>

项目卓越性

《投票》更多地是一件互动装置,而非一个建筑设计。不同于大部分“光州愚景(Folly)”中创造或改造现有城市空间的项目,这件作品通过设定一种“规则”,营造了一个与物理空间平行的文化与思想空间。深入作品创作背后的逻辑和意义,我们能看到其对“观众”和“公众参与方式”的重新定义。更重要的是,这件作品通过艺术媒介,借由公众参与的方式表达民众对社会议题的看法,有其先锋性。从中我们亦能得到有关公众参与对社区营造和公共文化环境塑造影响的启示。

作品形如门框,横跨整条街道,无论是行人或是非机动车都无可避免地穿其而过,而每一次“穿过”都会被头顶的感应计数器记录下来,成为计数累加的一部分。所以,无论有意或无意,每一个人都成为了“投票”的参与者。这种看似被动的参与,却造就了参与者的平等和民主性。当与政治相关的投票仍须涉及资格检查(例如“公民”,或所属地“居民“的资格),《投票》这件艺术作品真正意义上将所有居住于这个城市、穿过街道的人作为投票者,无论国籍或背景,赋予了每个人参与的自然属性。

其次,这件作品对公众参与的要求极为简单,即“通过道路”,以此实现“用脚投票”。有不少公共装置看似具有互动性,旨在提升观众参与感,但操作则需通过指引、甚至讲解和教授的方式实现,使得参与本身成了某种高门槛的行动。而这件作品将习以为常的“行走”和“通过”作为直接的参与方式。

这件作品被放置在忙碌街道上,看似是为了增加曝光率和提升观众参与度,但同时造成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引得路人放慢脚步,思考过后,才有选择性地通过以颜色区分的三条不同的道路。这个“慢下来”的过程是观众有意识的参与过程,也是作品带给人的思考。正因为投票的方式如此简单,甚至轻易,人们反而多了一份谨慎。

当然,“投票”的作品并非意在充当或替代现有的民调机制,作品所记录的数据也并不会被用于严肃的研究报告(因其统计方式并不符合科学的严谨性),甚至看似具有政治性和争议性的问题也并不真正涉及国家政治或世界格局这样的议题,而更多是关系到众人生活的、让大部分人有话可说的一些社会性问题。项目期间被投票的一些问题包括:你支持整容吗?你认为最低工资足够吗?你认为城市需要重建吗?你认为韩国的医生数量是否不足?等等

以艺术、建筑和城市改造的名义,这件作品成为街区中的一个亮点,其中涉及的话题也成为社区乃至更广阔地区的民众讨论的内容,自然地形成了一种“口口相传”的传播模式。也确实有不少其他地区的居民,有意“路过”此地,表达个人意见,为计数器贡献数字累计。据网站记录,截止2021年3月的147条投票记录中,每条有近5万到近30万不等的投票参与者,即路过那个地点的行人。配合不同的时间节点,这无意中也成了一件不同时段客流统计的工具。

无论是主动参与的意见表达,或是被动参与的驻足思考,哪怕是匆忙走过的无意识,这个简单的装置为社区营造出了一个参与和讨论的氛围,鼓励在这个城市中生活的人在公共空间自由表达个人意见。

《投票》这件作品对于社区或公众的影响不在于直接的、结果导向的、明显的空间改造效果,而是体现在对社区公共讨论、民主自由氛围营造上潜移默化的影响。参与或了解到这一作品的观众都能感受到,并进而思考个人行为对集体(社群、社会,乃至国家)的影响和意义。从艺术实践的角度,作品探讨了公共讨论和意见表达通过艺术形式进行转化的方式,有新颖性,也为近一步与社会学、心理学等交叉学科拓展讨论空间提出了可能。


>>>>

艺术家


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鹿特丹,1944年)于1975年与 Elia、Zoe Zenghelis 和 Madelon Vriesendorp一起创立了OMA。他毕业于伦敦建筑协会,并于1978 年出版了《疯狂的纽约:曼哈顿的回顾宣言》。1995年,他的著作《S,M,L,XL》以“一本关于建筑的小说”总结了OMA的工作。他共同领导OMA和AMO(OMA 的研究部门)的工作,其业务领域超出了建筑领域。他的建筑作品包括柏林阿克塞尔施普林格校园(2020年)、卡塔尔国家图书馆和卡塔尔基金会总部(2018年)、巴黎老佛爷百货公司基金会(2018年)、米兰普拉达基金会(2015/2018年)、当代车库博物馆莫斯科艺术中心(2015年)、北京中央电视台(CCTV)总部(2012年)、波尔图音乐之家(2005年)、西雅图中央图书馆(2004年)和荷兰驻柏林大使馆(2003年)。目前的项目包括台北表演艺术中心。库哈斯执导了2014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是哈佛大学教授,并策划了“乡村:未来”(2020年),这是一个关于全球非城市地区的展览,于 2020年2月在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开幕。英戈·尼尔曼(Ingo Niermann,生于1969年)是一位小说家,也是《解决方案》系列丛书的编辑。他的处女作《Der Effekt》于2001年出版。他的著作包括《Solution解决方案247-261:Love》(编辑,2013年)、《Choose Drill》(2011年)、《艺术的未来:一本手册》(2011年,与 Erik Niedling 合着)、《Solution解决方案186–195》:《迪拜民主》(2010年)、《Solution解决方案1-10:Umbauland》(2009年)、《Solution解决方案 9:大金字塔》(与Jens Thiel合作,2008年)以及《药品及其朋友的好奇世界》(与Adriano Sack合作,2008年)。尼尔曼与他人共同创立了革命集体“重新设计德国”,并为所有人发明了一座坟墓——大金字塔。他的作品曾在蛇形画廊(伦敦)、巴塞罗那现代艺术博物馆、ZKM(卡尔斯鲁厄)、dOCUMENTA(13)文献展(卡塞尔)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他最近的出版物包括《白人的埋葬》(与埃里克·尼德林合着)和《Solution解决方案 275-294:匿名共产党》(与约书亚·西蒙编辑)。

第六届公共艺术奖:东亚及东南亚案例



相关链接

【公共艺术案例】盛放-花火计划Blooming Time - Program SPARK

【公共艺术案例】城市声景SoundScape

【公共艺术案例】北京老城胡同社区微花园系列 2015-2023

【公共艺术案例】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与文化复兴:重庆酉阳自治县花田乡中心村“人民美术讲习所”项目

【小编推荐】波士顿首届公共艺术三年展即将揭幕

【小编推荐】公共艺术项目赞助机构:彭博慈善基金会

【小编推荐】南非公共艺术的关切:英雄、历史与日常生活
【南方地图志】VOL.004地方旅游经济视角下理解文化展示
【南方地图志】“有时月话”VOL.004图文索引|从《尤伦斯,中国当代艺术,越南或印度》展开对话


公共艺术邀您一起讨论日常生活中的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
电子版《公共艺术》(E-PublicArt),创刊于2011年7月,是中国第一本电子版的公共艺术杂志,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主办。旨在展示公共空间中的艺术,探讨其表现形态和艺术属性,思考其存在意义和社会价值,为大众走近公共艺术提供一种媒介方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