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案例】柱阵Column Matrix

文摘   2024-06-05 09:00   辽宁  

柱阵Column Matrix 

艺术家:胡泉纯/场域营造工作室

尺寸:9.6米×9.6米×6米

放置地点: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

形式和材料:景观装置,耐候钢

时间:2021年























创作理念

公共艺术作品必须有“表情”、必须“说话”、必须传递“信息”,这些“表情”引发人的情绪、这些“话语”产生沟通、这些“信息”调动人的日常经验与情感。因为,作品与场地的关系重要,作品自身的空间形态也重要,但是,作品与人的沟通交流以及以此引发的人的互动参与更重要。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际的创作思考中,这三者互为一体,相互交织,密不可分,并不是先解决了什么,再解决什么,最后再解决什么的线性发展关系。

为给《柱阵》赋予“表情”,让钢板“说话”,让作品传递“信息”,创作团队的关注点再次回到材料。钢板这一材料是中性的,其实任何材料都是中性的,如何运用?传递什么信息?因使用者的观念和需要而异。钢铁无疑是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而钢板给人的惯常感觉更是冷峻、坚实、厚重。为使作品呈现出一定的日常性和亲和感,我希望赋予钢板某种温暖、通透、轻盈的气质。为实现这一效果,团队将原本厚重密实的钢板置换成爬山虎的藤蔓肌理,以此作为围合空间的语言和手段。对钢板加工制作的方式是先激光镂刻再焊接围合。不得不说,乍一看,这一置换手段稍显突然;爬山虎的藤蔓肌理出现在这样的空间场域也会有突兀之嫌。之所以会采用爬山虎的藤蔓肌理作为表现语言,并不是要利用这种语言的装饰性,而是捕捉到爬山虎的藤蔓肌理承载和暗示空间实体的可能。

爬山虎依附建筑实体自然生长的场景随处可见,当我们将建筑实体抽离时,其生长状态依然保有原来建筑的空间形态,这种空间的记忆感、模糊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废墟气质是创作者的兴趣所在。作品《柱阵》所要表现的是爬山虎依柱体肆意生长的状态,只不过是将原本密实厚重的柱体“抽离”了而已,留下的是由爬山虎藤蔓肌理勾勒出的有关柱体的空间记忆。

激光镂刻的处理手法赋予了钢板一定程度的透明性。藤蔓肌理的转折围合和相互重叠营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为加强人在作品中的空间体验,每个网状柱体还设置了不同开洞方式,以营造出丰富的动线和视线。当人进入作品,完全沉浸在作品所营造的光影斑驳的场域之中。如果远观《柱阵》,其密集又虚幻的状态成为整个场域中特别的存在,而且在不同的角度和方位所呈现的面貌是不一样的,带给观者的感觉是作品不断在变化。

至于爬山虎藤蔓纹理和符号的突然引入会带来突兀感这一顾虑是否真的存在?这片滩涂湿地由于土壤含盐成分太高,本不利高大植物的生长,而作品《柱阵》最终营造出的虚幻重叠和藤蔓密集肆意生长意向在场地中营造出强烈的超现实感。《柱阵》空间围合的藤蔓肌理与土地产生有效关联。






















作品与地方的关系

一个地方的特殊性如何在一件艺术品中产生独特的对话。艺术作品如何将人类的普遍需求与当地非常特殊的形式结合起来。德龙钢铁艺术园整体地势平坦开阔,由于紧邻渤海,原是湿地滩涂,土壤特性不利于高大乔木生长,但园区内有多处水域,水草丰茂,利于鸟类栖息,因而也被划分为湿地鸟类保护区。园区北边紧邻钢铁生产区,各类工业设施林立,蔚为壮观。东西向开阔深远,天地交接之际是成片的防护林。

园区朝南本是一马平川,视线可直抵海天交接,但遗憾的是,在园区与大海之间横亘了一片新开发的商业楼盘,塔楼林立延绵不绝,仿若一面巨大的屏风立于天地间。虽然园区区域面积很大,但是由于地势平坦,这片楼盘仿佛近在咫尺,不仅破坏了原本纯净舒展的天际线,还对园区造成不可回避的视觉压迫感。

创作的初衷是想在艺术园区制造一个“地标”,以此来“抗衡”和“缓解”商业楼盘所带来的尺度压迫和视觉突兀。如果这一目的不能真正实现,至少也能在南向的空间观感上实现某种空间递进关系以增强景深。这一想法决定了作品的体量应该尽量向竖向发展,不仅如此还得呈现出组团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既有高度又有体量。以上就是作品《柱阵》空间生成的基本逻辑。

创作的计划是在艺术园区靠南的区域内寻找一处地势相对高起的场地,设置一组有垂拔感的方形柱阵,形成艺术园区域内的制高点,以与远处高耸的楼盘形成对应。方形柱阵由9组单个空心柱体构成,每个空心柱体采用高7.2米、宽2.2米、厚0.02米的钢板焊接围合而成,柱体与柱体之间的间距为1.5米。9组这一数量的采用和1.5米间距的确定是模型推演的结果,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较强的团块感。在作品的实际实施过程中,为节省造价,原定的单柱高度由7.2米缩减至6米。这无疑严重影响了柱阵的整体高度,不过令人宽慰的是,高度的缩减对其整体的体量影响尚可接受,因为庞大的空间气场仍在!






















创作过程

创作隶属于一个以钢铁为材料的公共艺术创作活动。艺术家通过考察作品场地和参观钢铁厂的生产加工过程来了解钢铁生产的流程和所要体现的材料特性。艺术家创作出作品方案后提交到公共艺术创作营的学术委员会,最终由学术委员会对方案进行评审。符合场地特性、材料特性、能对园区景观带来积极意义的作品将会被建造出来。所有的施工建设费用由委托方提供。过程中艺术家与工人合作,共同来完成作品。






















卓越性

艺术作品是为钢铁工业园创作,作品需要采用钢铁这一材料,目的是提升钢铁工业园区的文化艺术氛围,为工业文化旅游注入积极的因素。作品形成整个园区的地标,开发了钢铁这一材料不一样的表现力。艺术作品体现了公共艺术创作必须直面所面对的空间条件、场域特性以及创作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基于这些“问题性”的思考才有创作思想的和艺术处理手法的独特性。《柱阵》这组景观装置从创作概念的产生、作品形式的生成、作品空间点位的选择都与场地密切相关,或者对场地做出了独特的回应。钢板这一原本密实、厚重、充满力量的材料在作品中呈现出透明性、轻盈感和虚幻的特性,带给人独特的视觉感受和空间体验。作品发表后获得多项国际殊荣。《柱阵》获2022年美国国际设计大奖IDA公共艺术&公共艺术装置类别金银奖以及法国巴黎DNA景观装置类别大奖。作品所处的场域环境非常特殊,在一处开阔而缺乏生机的钢铁工业园内,钢铁工业所营造的厂区环境虽是效率和科技发展的结果,但是欠缺人文氛围尤其是欠缺亲和的体验感。《柱阵》作品力图弥补场地环境的不足尤其是为人的精神释放提供一处独特的空间。给厚重和坚实的钢板带来一种透明感和生长感。《柱阵》作品强调的是人在作品内部穿行的空间体验感。每天不同的时间段,作品内部光影效果都不同,认可通过作品感知时间、空间和自然。《柱阵》作品的实施为工业园区增加了新的、明显的、独特的工业遗址旅游体验,为园区增加了新的文化内涵。


艺术团队‍‍‍

场域营造工作室是一所致力于公共艺术创作和公共空间设计研究的跨专业机构。团队由艺术家和建筑师共同组成。多年来一直从事城市和乡村公共空间的艺术创作和设计研究。场域营造工作室以问题研究为导向,创作注重研究原有空间场地的特性,通这一方法试图去解决作品的在地性,建立作品与人及场地的关联。


第六届公共艺术奖:东亚及东南亚案例




相关链接
【公共艺术案例】洄音鳗波Swirling Echoes of the Eel
【公共艺术案例】种在肥沃的土壤里Planted in Fertile Soils
【公共艺术案例】欢乐地毯 The Carpet of Joy
【公共艺术案例】多哈现代游乐场
【公共艺术案例】在天空中跳舞 Dancing in the sky
【公共艺术案例】英国艺术家艾斯·德夫林艺术装置《你们的声音》“亮相”纽约市
【小编推荐】公共艺术项目赞助机构:彭博慈善基金会

【小编推荐】南非公共艺术的关切:英雄、历史与日常生活

【南方地图志】VOL.004地方旅游经济视角下理解文化展示

【南方地图志】“有时月话”VOL.004图文索引|从《尤伦斯,中国当代艺术,越南或印度》展开对话

公共艺术
电子版《公共艺术》(E-PublicArt),创刊于2011年7月,是中国第一本电子版的公共艺术杂志,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主办。旨在展示公共空间中的艺术,探讨其表现形态和艺术属性,思考其存在意义和社会价值,为大众走近公共艺术提供一种媒介方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