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案例】艾哈迈达巴德洞穴画廊 Amdavad Ni Gufa

文摘   2024-10-27 18:13   英国  

艾哈迈达巴德洞穴画廊Amdavad Ni Gufa

艺术家马克布尔·菲达·侯赛因Maqbool Fida Husain 和巴克里希纳·多西Balkrishna Vithaldas Doshi

地点:印度艾哈迈达巴德

时间:1994-2023,永久性

材料:钢丝网水泥和马赛克瓷砖



项目描述



“艾哈迈达巴德洞穴画廊”是著名画家侯赛因和著名建筑师巴克里希纳·多西协同创作的成果。坐落在艾哈迈达巴德的中心位置,是艺术与设计的完美融合,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体验传统与现代共鸣的空间。

侯赛因对地下空间的兴趣促使该项目诞生,侯赛因曾来到艾哈迈达巴德教育协会寻找空间来展示其艺术作品。在Piraji Sagara的介绍和巴克里希纳·多西的说服下,侯赛因选定该场地。“Gufa”是古吉拉特语,意为"洞穴",体现了侯赛因对地下画廊的设想,彰显画家和建筑师之间的共生关系。

将侯赛因的设想变成现实的过程是艰难的。尽管多西在建筑设计方面颇有造诣,但还是画廊的设计构思苦苦挣扎了好几个月。最终一个以以毗湿奴的俱利摩化身的梦境为多西提供了灵感。梦境强调建筑的整体本质,主张建筑空间激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并体现"人"的精神。

从外观上看,画廊的特点是有无数的圆顶状结构。不同的圆顶与突起交织在一起,让人联想到望远镜望向天空的孔洞。两个明显的圆顶代表着入口。再加上其地下设计,画廊散发着活力和不确定性。画廊周围围绕着101棵尼姆树,守护着这片世外桃源。

画廊的内部设计挑战了人们先入为主的观念。虽然外部圆顶的天窗突起并不显眼,但柔和不刺眼的光通过天窗照亮了内部空间。柱子粗细不一,有的设计为倾斜的样子,如郁郁葱葱的森林般随意。柱子承载着画廊的重量,同时强调其有机本质。两个宽敞的圆形大厅是艺术和文化交流的中心,代表着反思和探讨。

画廊墙壁上展示的画作将侯赛因的艺术才华展现地淋漓尽致。侯赛因的画作令人回味无穷,经过精心布置,吸引参观者欣赏画作,解读出其各自的诠释。画廊中的艺术品与多西的建筑设计相并列,创造了一个和谐的视觉盛宴。

画廊的落成典礼是对其精神的情感致敬。部落成员在其创作过程中,通过仪式和舞蹈恢复了古老的Pithora Bava仪式绘画。最引人注目的是侯赛因用自己描绘的眼镜蛇连接两个主圆形大厅。根据侯赛因的指示,后来用黑色马赛克进行装饰,与部落仪式相结合,为画廊注入了“prana”(生命力),将其从单纯的砖瓦结构转变为一个有生命的实体。

如今,由侯赛因和巴克里希纳·多西联合创作的“艾哈迈达巴德洞穴画廊”,成为艾哈迈达巴德艺术和建筑合作的灯塔,带领参观者深入其深处,又确保其带着旅程中无与伦比的珍贵回忆离开。



项目发展



“艾哈迈达巴德洞穴画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次关于地下空间吸引力的探讨。侯赛因希望找到一个地下画廊,一个前卫的“Gufa”(古吉拉特语的洞穴),作为绘画和建筑之间共生的象征。迈达巴德教育协会。在多西的说服下,侯赛因认为该地点与其设想相匹配。选址成功后进行了行政审批工作,AES主席Shrenikbhai Kasturbhai简化了手续。

然而,对画廊的设计进行概念化时,给多西陷入创作瓶颈。侯赛因唯一的要求是,画廊必须是非传统的地下结构。为了寻找灵感,多西参观了现场,随后多西做了一个梦。在梦中,印度神话中的毗湿奴的化身俱利摩提出了关于建筑哲学的深刻问题,引导多西构想了一个空间,消除边界,将广阔的天空融入其内部。通过与Ronchamp Chapel等标志性建筑对比,多西认识到建筑的形式和空间需要流动性。

从梦中汲取灵感后,多西设想了一个表面薄而光亮的白色结构,与多个不同尺寸的穹顶交织在一起,。在穹顶之上加上让人联想到天文望远镜的突起,赋予了画廊的正面活力和难以定义的感觉。此外,两个不同的穹顶代表着入口,暗示了一个流动和不间断的内部空间。

实际建筑的复杂性超出了建筑蓝图。画廊的设想是服务广泛的参观者——从儿童和老人,从普通民众到精英人才。该设计在技术上进行创新,在使用简陋材料的同时挑战了传统的建筑规范。因此,画廊的运作模式不仅是展示艺术,而且是将古代手工艺传统与现代技术进步,特别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相结合。

完工后,画廊的外部围绕有101棵的尼姆树,象征性地守护着该建筑奇迹。在内部,通过有机设计将画廊内部打造成一个比预期更大的空间,穹顶和圆柱让人联想到茂密的森林。复杂的设计不仅满足了美学要求,而且具有重要的功能意义。例如,不同的柱子厚度和倾斜度都是精心设计的,用以自然地分配结构的重量。

在施工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亮点是部落工人参与建设。工人与该项目之间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的联系,并在一个为期九天的夜间仪式中达到高潮,让人想起古老的Pithora Bava传统。侯赛因在画廊上即兴画了一条眼镜蛇,象征性地连接了两个主圆形大厅,该画作以及侯赛因的其他艺术品,丰富了画廊的叙事氛围,为参观者提供各种不同的诠释。

从本质上讲,艾哈迈达巴德洞穴画廊的开发和运营模式是艺术愿景、建筑创新和文化崇敬的融合。侯赛因的画作与多西的建筑天赋相得益彰,确保画廊成为在艾哈迈达巴德合作和创造力的永恒见证。



项目卓越性



位于艾哈迈达巴德的艾哈迈达巴德洞穴画廊不仅仅是一个建筑奇迹,更是艺术与建筑完美合的证明。画廊以其非传统的地下结构和独特的设计元素,大胆地打破了传统的建筑规范,对艺术、建筑、文化和社会的等多方面造成深刻影响。

首先,画廊是跨学科合作的一个强有力的范例。由画家侯赛因设想并由建筑师巴克里希纳·多西实现,是侯赛因的艺术想象力和多西的建筑天赋的完美融合。通过将两种艺术形式如此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画廊挑战了人们感知和设计艺术空间的传统,重新定义了两个学科的界限,强调艺术不仅限于挂在墙上的画布,还可以通过墙壁本身来体现。

此外,画廊的设计灵感来自一个关于毗湿奴的俱利摩的梦境,反映了与印度神话的根深蒂固的联系。其名称“Gufa”,在古吉拉特语中翻译为“洞穴”,与其地下结构相吻合,唤起了人们对古老洞穴的神秘和诱惑的想象。该设计选择呼应了跨越了时空的情感,表明建筑可以成为通往过去的入口,将当代设计与古老传说联系起来。

从技术上讲,画廊挑战了建筑的既定惯例。虽然材料简单,但制作过程却非常复杂,需要精心策划和执行。传统工艺技术与现代技术的结合,特别是计算机辅助设计,体现了过去与现在的融合。该设计方法向人们强调,在技术进步的同时,借鉴祖先的知识和技术同样可以得到许多收获。

在社会和文化影响方面,画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在建造过程中,当地部落社区积极参与其中,将画廊与当地传统和信仰的联系起来。建筑方法和结构形式深深感动了部落工人,认为画廊与其古老的Pithora Bava仪式的存在相似之处。最后举行了为期九天的仪式,将建筑落成典礼与文化仪式相结合,强调了空间、地点和人之间的深刻联系。

侯赛因的艺术品在画廊中的的精心摆放为其增加了另一层的影响。艺术品与建筑元素动态互动,为参观者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室内空间的流动性和连续性,以及天窗突起和柱子粗细的变化,混淆了人们的感知。参观者往往会发现室内比预期的更大、更具有欺骗性,从而强调了空间和设计的虚幻性。画廊的空间设计的环境唤起人们的反思,促使人们挑战自身对空间、艺术和现实的理解。

此外,画廊丰富了艾哈迈达巴德的文化景观,成为艺术爱好者、建筑师、学生和参观者的灯塔。画廊不仅是侯赛因的送给该城市的礼物,也象征了创新合作,彰显了艺术与建筑可以融为一体的理念,挑战人们的认知,唤起人们的好奇心。

总之,艾哈迈达巴德洞穴画廊通过其开创性的设计、丰富的文化融合和协作精神,为人类留下了永恒的遗产,是未来人类后代的缪斯女神,强调艺术和建筑相互交织时产生的无限可能性。



艺术家简介



马克布尔·菲达·侯赛因(Maqbool Fida Husain):出生于1915年,是印度最杰出、最具争议性的艺术家之一,经常被称为“印度的毕加索”,其创作出打大量作品,范围涵盖绘画、雕塑和电影。侯赛因的作品大胆而充满活力,往往植根于古典印度传统,融合了各种文化的主题,在全球范围内展出,确立了其作为印度现代艺术的核心人物。侯赛因的艺术在颂扬印度丰富遗产的同时,也经常引发争议,特别是其对印度教神的描绘。尽管侯赛因在晚年面临法律挑战和威胁,但其仍对艺术界做出绝无仅有的贡献。侯赛因于2011年去世,为印度艺术留下了永恒的遗产。

巴克里希纳·多西(Balkrishna Vithaldas Doshi):出生于1927年,巴克里希纳·多西是一位广受赞誉的建筑师,以其将印度美学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创新设计而闻名于世。在与勒·柯布西耶和路易斯·康等建筑领域的传奇人物密切合作后,多西回到印度建立了一种以对当地环境、材料和社会文化背景的敏锐理解为特征的风格。其著名的作品如IIM Bangalore和Amdavad ni Gufa展示了多西将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精湛技艺。多西在2018年荣获普利兹克建筑奖,其作品与可持续发展、社区以及对传统的深刻尊重产生了共鸣。


第六届公共艺术奖:西中南亚案例



推荐链接

【公共艺术案例】“首尔是美术馆”项目Seoul Is Museum

【公共艺术案例】楼梯 Steps

【公共艺术案例】反体Anti-Bodies

【公共艺术案例】勇敢的母亲Himmati Mai

【小编推荐】欧阳甦 | 欧洲宣言展的公共精神

【小编推荐】我们为宠物建造了奇特有趣的遛宠街区,和毛孩子一起来逛吧!

【南方地图志】VOL.004地方旅游经济视角下理解文化展示
【南方地图志】“有时月话”VOL.004图文索引|从《尤伦斯,中国当代艺术,越南或印度》展开对话


公共艺术邀您一起讨论日常生活中的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
电子版《公共艺术》(E-PublicArt),创刊于2011年7月,是中国第一本电子版的公共艺术杂志,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主办。旨在展示公共空间中的艺术,探讨其表现形态和艺术属性,思考其存在意义和社会价值,为大众走近公共艺术提供一种媒介方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