洄音鳗波Swirling Echoes of the Eel
艺术家:B群/李怡志与山津坞团队 Group B/LEE, I-Chih and SHANJINWU
尺寸:(长) 2500 cm×(宽) 1000 cm×(高) 440 cm
放置地点:高雄市文化中心
形式和材料:木头、金属、编织网、渔旗
时间:2022年
《洄音鳗波》(Swirling Echoes of the Eel)由艺术创作团队「B群」(Group B),以及艺术家李怡志(LEE, I-Chih)所带领的山津坞(SHANJINWU)团队共同完成。表面上,《洄音鳗波》是一件空间装置;骨子里,《洄音鳗波》是《Replay the Ocean:声态·生态新浪潮》公共艺术计划的一个缩影,也是这个以城市为完整尺度的公共艺术计划具体而微的呈现。
近年来,「参与式创作」与「计划型公共艺术」渐渐成为台湾公共艺术的显学之一;公共艺术开始寻求跳脱「公共空间中的实体雕塑」的各种可能性。《Replay the Ocean:声态·生态新浪潮》正是在这个脉络下所展开的计划:该计划原为「海洋文化及流行音乐中心(后更名为「高雄流行音乐中心」)」公共艺术计划的子计划之一,全案皆以艺术驻地活动、艺术展演、临时性艺术作品为内容,未设置任何「常设型」或「永久性」公共艺术雕塑或装置。
高雄市所坐拥、货运吞吐量曾为世界第三的高雄港,使其拥有「港都」之美名。向西为港,向东连结台湾最高的玉山,使高雄如同旧金山、巴塞罗那、香港、里约热内卢等国际重要港都,拥有依山傍海的地理特色。然而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并非以均质的状态开展;对于「海洋」的认识,对于这个幅员辽阔的城市居民而言,也往往千差万别。因此,《Replay the Ocean:声态.生态新浪潮》配合坐落于高雄港、台湾唯二的的流行音乐中心――高雄流行音乐中心的启用,期许「以艺术扰动城市」,以艺术再次串联高雄2,952平方公里内的38个行政区,落实地域上的「文化平权」;同时,以「海洋文化」为核心,呼应时代需求与潮流,落实「生态行动」。
《Replay the Ocean:声态.生态新浪潮》全案以「海洋文艺复兴」、「身态采集」、「聆听秘密结晶」三个主题贯串,并具体呈现为五个主要部份:两项「创意行动计划」、含括38个行政区的「艺术推广活动」、两件「临时性艺术装置」、表演活动、国际专题论坛。《洄音鳗波》是两件「临时性艺术装置」中的第二件作品;透过计划的整体策略,使整个计划凝炼在这件作品中。
一个地方的特殊性如何在一件艺术品中产生独特的对话。艺术作品如何将人类的普遍需求与当地非常特殊的形式结合起来。《洄音鳗波》在设置位置上的考虑,经历过多次的转折。本作品原为高雄流行音乐中心公共艺术之一环,一般应设置于该中心;然而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基于本案宗旨期许将艺术文化扩及到整座城市,经过策划团队、艺术家与市政府之讨论,最终作品择定设置于「高雄市文化中心」的户外草坪。
「高雄市文化中心」坐拥大片绿地,位于高雄市区的中心位置。其所在的苓雅区古地名为苓仔寮,「苓」为渔网,揭示了本区早前居民以渔为业的环境。高雄市文化中心其不仅曾为台湾最大的现代化演艺厅,迄今仍经常举办各式各样的艺文表演与展览,是高雄市民接触艺文活动最重要的场所之一。紧邻文化中心的高雄师范大学拥有高雄主要的纯美术系所,周边也四处可见书店、咖啡厅、茶馆等,是一个充满艺文气息的文教中心。无论平日假日、白天夜里,文化中心都有着不少民众来此休憩、野餐、散步、慢跑、打球、遛狗,在空旷的绿地上,人与人之间保持着舒适的距离,享受着岁月静好的惬意。
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场所,《洄音鳗波》以轻巧又活泼的方式,为该场域带来新鲜的文化气息:
一、作品所设置的草地原本即为许多民众日常散步、野餐、运动之所,随时可见大小朋友在其间嘻笑奔跑。《洄音鳗波》作品在空间尺度上,大约占据原本草地的1/4,既不影响民众既有的日常活动,反而自然地成为活动的延伸空间。
二、《洄音鳗波》旁即为文化中心中最热闹的咖啡厅,且该咖啡厅面作品处即有一整排的户外座椅。与该咖啡厅相邻,使得《洄音鳗波》有了一个最佳的作品观赏处;且其充满互动、彷佛户外游具的功能性,也让《洄音鳗波》成为家长放心让儿童游乐的所在,许多家长自己便坐在咖啡厅休憩,同时也能充分确认儿童的安全。
三、高雄市文化中心,不仅是周边居民日常休憩的所在,同时也有高雄各地的市民来此参与艺文活动、观赏表演。这样的特质使得这件作品同时兼有两种类型的受众:其一为对此场域较陌生的民众,此类民众或许更容易贴近作品的文化面,以「观赏作品」的方式产生链接。其二为熟悉此场所的周边民众,对他们而言,这件作品不仅具有文化上的意义,同时也打破他们日常生活的惯性,带来创意与乐趣,甚至团结的游戏感。
四、在高雄城市发展过程中,相较于新开发的高雄北部区域,高雄南区的文化中心一带渐渐成为所谓「旧市区」的一环,市容已经许久未见重大改变。《洄音鳗波》为此地带来许久未见的地景新貌,以作品本身充满海洋意象的造型、图样与空间结构,重新唤起民众对此地「苓仔寮」以及大高雄地区的历史记忆。可以说,《洄音鳗波》透过其精准的设置位置,将海洋气息重新带进了港都的市中心,将民众对在地历史的理解、对城市文化的想象、对当代艺术的体验融为一炉。
《洄音鳗波》不仅是一件艺术作品,同时也是一件充满结构、透过巧妙的动线构思而形成的空间装置。这件空间装置上,融合了《Replay the Ocean:声态.生态新浪潮》艺术参与计划当中的几项成果:高屏溪流域周边(林园、大寮、大树、旗山、美浓、六龟、茂林、那玛夏、桃源区)的大渔旗版画工作坊,燕巢、大社、仁武区的声音采集工作坊,以及两个「创意行动计划」――高雄旗津区渔歌文化采集以及盐埕区驻地身体计划的音乐创作成果。这些部份由不同领域艺术家、部份由民众所完成的声音与视觉作品经艺术家再次创作并集结在《洄音鳗波》上呈现,使《洄音鳗波》成为不仅是跨越当代视觉艺术、建筑、文化地志、传统工艺、声音艺术的作品,更是民众合力完成,充满集体记忆的共同创作。
同时,在创作之初,即在造型上保留了充分的空间,因此作品也成为计划当中乐团、身体表演者的演出舞台,集视觉与表演艺术于一体。
《洄音鳗波》做为《Replay the Ocean:声态.生态新浪潮》计划的集体创作成果,可分为四个部份来理解。
作品主要的造型与结构由台南艺术大学的创作团队「B群」完成。「B群」为台南艺术大学建筑艺术研究所,目前由郑乘骐老师所带领的「场域.结构.行动组」的师生共同组成。B群延续南艺大著名的「建筑繁殖场」精神,透过对材料的探索,以繁殖场一贯对「易殖」与「拓殖」概念的使用,诠释如何透过作品的造型结构介入空间,形成人与环境崭新的有机关系。在这样的创作当中,变动、不确定性是特别被重视的特性,并透过诠释学美学的「游戏(spiel)」观念呈现。这个「游戏」是创作者与作品的互动,同时也是作品与环境、空间的互动;当然也是与观者的互动。既然是「游戏」,当然须由创作者作为「游戏者」来进行,因此,有别于许多公共艺术作品由艺术家设计、再另外委由工厂制作,B群的作品皆由南艺大师生亲自完成,既具有建筑设计的精准结构,也带着手工的粗旷感。
在这样有机而充满生命力的创作理念、强调对「手感」的保留而完成的创作与构筑过程当中,《洄音鳗波》透过B群一贯的特殊工作型态──师生共同于创作期间、于现地协力完成作品,使艺术创作之实践场域同时成为教学与示范场域,更是「创作者们」与「民众」共同生活的场域,使创作过程本身成为「关系美学」的一种表现。
《洄音鳗波》的造型并没有明确的具象指涉,却透过建筑常用的抽象语汇,以流畅的线条暗示水的流动与生物悠游于自然中的优美身段。作品上半部,「船桨」、「渔网」、「浮球」等鲜明的海洋文化元素以铁件链接成为迎风摇曳的风动装置;大面积的水蓝色渔网彼此牵动,使整件作品也犹如自在的海鸟悠然振翅,将高雄港的海风引入市区。
长约25米、宽约10米的大面积木栈板形构了作品主体,也成为民众游乐、表演的平台。透过铁件联结的浮球在无人时刻随风摇摆;倘若轻轻推动其一,牵动渔网,就整排整排地左右摆动,成为任何人都能与之游戏互动的空间游具。作品设置期间,经常可见一群儿童或独自、或成群,在作品上或坐或挂吊、或行走、或追逐嬉戏。经由民众以手推动或身体悬吊的力量带动,浮球牵动渔网,整片的蓝色渔网再随之摇摆,对观者而言,也成为一场生动的视觉飨宴。简而言之,《洄音鳗波》可以风动、也能身体互动,可以随机也能刻意为之,无论何者都为视觉、触觉、思惟以及空间感知同步带来多重且具深度的感官经验。
《洄音鳗波》第二个重要组成部份,是由李怡志所带领的高雄在地文化团队山津坞所创作,三件以鲈鳗为主题、合计约20米的长幅大渔旗。「大渔旗」有着鲜艳的色彩与具象的图样,自1930年代就已出现在高雄港,迄今仍伴随高雄港船民出海,是具强烈祈福意念的作品。《洄音鳗波》上的大渔旗,透过源自日本的传统糊染工艺技术,将传统图腾以具当代感的线条与元素重新呈现,成为地方文化复兴的重要符号。
《Replay the Ocean:声态.生态新浪潮》计划当中,一共在高雄38个行政区办理艺术工作坊及讲座,其中《海陆的礼幛》工作坊沿着高屏溪,自海逆流而向山行,逐一在林园、大寮、大树、旗山、美浓、六龟、茂林、那玛夏、桃源等高雄的九个行政区办理。每场工作坊,除了沿途考证高雄地区闽、客、大武垄、布农、鲁凯、排湾、卡那卡那富等不同族群关于巨大鲈鳗的传说,也透过绢印的形式,邀请民众一起创作属于自己的符号与关键词。这些符号与关键词,最终经过艺术家的重新诠释,化为《洄音鳗波》上三件渔旗作品的一部份,并将民众书写的「关键词」转化为一首透过夜光涂料谱写在作品上的诗:圆鳗涝灭 满平安 ; 秀玉隆远 怀三笑 ; 晟昕清宁 日日好 ; 万善满顺 谷流漫 ; 沐月仙河 满彩贵 ; 旭日刃气 神仙威 ; 孟辉何源 山河道。
由此,《洄音鳗波》除了本身充满海洋意象的结构造型,也透过工作坊的路线,同步落实人文地理考察,并将大高雄地区「海」(商港及渔港)与「山」(汉人与原住民)的联结透过高屏溪的鲈鳗传说以及具体的图腾,收摄到这件充满互动性的临时性作品当中。
《洄音鳗波》的第三个主要部份,是《Replay the Ocean:声态.生态新浪潮》计划当中「聆听秘密结晶」的成果。驻地计划《渔音:大渔的祝旗》所采集的传统渔歌,以及艺术家崔彩珊为《旋转吧!盐埕》民众演出所创作的音乐,再加上声音艺术家谢奉珍于燕巢、大社、仁武三个行政区办理《生活的小耳朵-田野录音工作坊》中民众采集田野声音并由艺术家再创作的结果,共同谱成《洄音鳗波》声音装置所拨放的内容,日夜回荡在高雄市文化中心。
最后,《洄音鳗波》在主体作品旁,同样由B群所创作的延伸造型构件上,是《Replay the Ocean:声态.生态新浪潮》计划理念以及所有工作坊的成果输出展示。
由以上述四个部分共同构成,《洄音鳗波》的设置时间虽然仅有一个月,但其不仅是艺术家为这个场域带来一件具有独特造型的互动作品,更是在多位创作者的巧思之中,由民众共同创作、涵摄整个大高雄山海文化符码的集体意念之集成。
由台南艺术大学建筑艺术研究所「场域‧结构‧行动」组师生所组成的「B群」,以「实验–体验」创作精神,来研究建筑中之构造美学与空间场域间的氛围与形塑,并以环境涵构中场所的建构为创作核心,来进行当代空间场域论述之探讨与实践。
李怡志从事社群艺术创作与策展,作品关注城乡发展和地方智慧,与林佩颖合着《港都人生:盐埕市井》、《港都人生:旗津岛民》。目前投入中山大学USR「城市是一座共事馆」计划协同主持,与「山津坞」大渔旗技术保存。
关于渔旗文化,高雄在地人知之甚少,多半是造船厂附近的居民才知相关渊源,然而大渔旗是高雄港重要文化之一,30至40年代起,从日本传入的渔旗文化,随着台湾老师傅日渐凋零,这项传统工艺近乎失传,山津坞展开全台找寻大渔旗记忆,以及透过台日交流,致力将已式微近半世纪的高雄传统渔业「大渔旗」文化复兴。
第六届公共艺术奖:东亚及东南亚案例
【南方地图志】“有时月话”VOL.004图文索引|从《尤伦斯,中国当代艺术,越南或印度》展开对话
公共艺术邀您一起讨论日常生活中的公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