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霜降

教育   2024-10-23 08:03   河南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在我国传统农耕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其背后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今天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霜降。进入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和孩子一起来了解一下“霜降”吧!

01霜降含义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

02霜降三候

一候豺乃祭兽

在这一候中,豺狼开始捕获猎物,并将猎物陈列后再食用,仿佛在进行一种祭祀仪式。这一行为表明冬天即将到来,食物变得稀缺,豺狼通过这种方式储备食物。

二候草木黄落

随着气温的下降,草木开始枯黄并掉落叶子。这一现象反映了自然界中植物对寒冷环境的适应,准备进入休眠期。

三候蛰虫咸俯

在这一候中,冬眠的昆虫和动物开始躲进洞穴,不再活动,准备进入冬眠状态。这一现象表明冬天已经来临,自然界中的生物都在为过冬做准备。

03霜降习俗

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天气渐寒始于霜降。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故以“霜降”命名这个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节气。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霜降节气主要有赏菊、吃柿子、登高远眺、进补等风俗。

习俗一饮酒赏菊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上有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中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习俗二吃柿子

在中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仅可以御寒保暖,还能补筋骨。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习俗三登高远眺

秋季山林、高山空气新鲜,大气中的浮尘和污染物较少。霜降时节登高远眺,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还可舒缓心情。

习俗四进补

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讲法。霜降时节,天气越发寒冷,民间食俗也非常有特色。人们认为先“补重阳”后“补霜降”,而且“秋补”比“冬补”更要紧。因此,霜降时节,民间有“煲羊肉”“迎霜兔肉”的食俗。

04霜降诗词

岁  晚

唐·白居易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

亦尝心与口,静念私自言。

去国固非乐,归乡未必欢。

何须自生苦,舍易求其难

   赋得九月尽(秋字)

唐·元稹

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

玄阴迎落日,凉魄尽残钩。

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

潘安过今夕,休咏赋中愁。

泊舟盱眙

唐·韦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舟中杂纪 其十

元·王冕

老树转斜晖,人家水竹围。

露深花气冷,霜降蟹膏肥。

沽酒心何壮,看山思欲飞。

操舟有吴女,双桨唱新归。

05霜降三防

一防秋燥

霜降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渐凉,秋燥明显,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便秘、皮肤干燥等现象,燥易伤津。

二防秋郁

晚秋时节,天气渐冷,草木枯黄,落叶落果,万物萧瑟,容易引人忧思,使人意志消沉、抑郁。

三防秋寒

霜降时节是秋冬气候的转折点,也是阳气由收到藏的过渡,养生关键应注意做好“外御寒、内清热”。霜降是秋季到冬季过渡的开始。俗语有“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此时节,昼夜温差变化增大,因此要注意添加衣服,特别要注意脚部和胃部保暖。

秋风渐凉到霜降,

昼夜变化早晚凉。

地面散热温度低,

水汽结晶凝成霜。

秋菊绽放朵朵开,

姿态万千人人赏。

动物开始把身藏,

人们添衣保健康。

美编:二年级  朱慧霞

审核:王红英

监制:任艳普

长垣市第二实验小学
长垣市第二实验小学欢迎您!我们为您提供学校动态信息、展示师生风采,促进家校沟通,更好地为学生、家长和社会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