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冬至

教育   2024-12-21 08:00   河南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在我国传统农耕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其背后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今天,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冬至。让我们一起认识冬至吧!


01冬至的含义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是二十四节气的第22个节气,也是中国农历中的一个重要节气,是“四时八节”(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之一。

冬至通常在公历12月21日或22日,代表着阴阳转换、天地交替的开始,也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日子,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到来,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02冬至三候

中国古人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一候蚯蚓结

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二候麋角解

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动

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03冬至习俗

习俗一  吃饺子

吃饺子在中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民间传说认为饺子乃东汉医圣张仲景所创,当时饺子是药用,张仲景将羊肉及一些祛寒的药材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形状,称为“娇耳”,煮成“祛寒娇耳汤”分给百姓食用,治好了百姓耳朵上的冻疮。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制作食物,叫做“饺子”或“扁食”。民谚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

习俗二  吃汤圆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物,“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的汤圆又叫“冬至圆”,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习俗三  喝酒

在古代,有些文人、士大夫会组织所谓的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习俗四  吃糖葫芦

在北方一些地区,人们也会在冬至这一天吃糖葫芦,这种小吃甜蜜可口,寓意着甜甜蜜蜜的生活。

习俗五  挑灯笼

在南方,人们会在冬至这一天挑灯笼,祈求明年顺顺利利,不受黑暗的影响;在北方,人们也会点烛火,祈求平安和好运。

04冬至诗词

          小 至

             唐 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

   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

   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

   教儿且覆掌中杯。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

             唐 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

   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

   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

   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

   路迷何处望三秦?

05冬至养生

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因为“气始于冬至”。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早睡晚起

有晨练习惯的人群应注意,晨练时间不宜过早,以免诱发呼吸道及脑血管疾病,或使原有疾病复发。应等待阳光出现后再出来活动为宜。

保持室内通风

冬天为防寒保暖,不少人家习惯紧闭窗户,这是种不科学的行为。长时间待在密闭室内,室内的二氧化碳就会急剧增加。在加上汗水的分解产物,消化道排除不良气体等,将会导致室内空气质量大大下降,从而会使人在这样环境中出现头晕、食欲不振等现象,不利于人体养生。因此,冬至应该尽量开窗换气,保证室内拥有一定量的新鲜氧气。

宜固本护气

冬令气候趋寒,天地阳气潜藏,应之人体,冬季亦为人体养精蓄锐的最佳时段。在这个阶段,人类不仅仅在起居方面注重养生,也应重视饮食、药物的冬令进补。不能一味的依赖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御寒,可适当选用红枣、花生仁、核桃仁、黑芝麻、莲子、山药、扁豆、桂圆、山楂等食物御寒进补。宜多吃大白菜、淮山、鸡腿菇等健脾养胃的食物。

“冬至”又称“小阳春”,白雪皑皑的天地间正厚积着生命的力量,冬天就这样悉心地孕育着春天。

在这个岁末年初,让我们整理好心绪,盘点收获,再接再厉,让所有的心愿都能在未来一一实现!

美编:二年级组 朱慧霞

审核:王红英

监制:任艳普


长垣市第二实验小学
长垣市第二实验小学欢迎您!我们为您提供学校动态信息、展示师生风采,促进家校沟通,更好地为学生、家长和社会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