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3日,因同样一份对传统村落保护的热情,来自国内外9所高校的20位教师及36位硕博研究生同学汇聚成都,共同参与“2024藏羌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保护国际工作营”。本次工作营由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数字遗产专业委员会、清华大学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四川省文物局、丹巴县人民政府等相关单位共同支持,旨在通过学术交流与现场调研,多方位地为港澳两地青年学者展现内地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资源。该工作营将组织专家及青年学者深入探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相关问题,在调研学习藏羌地区传统村落与非遗文化的过程中,探讨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遗产保护的意义及可能的实现路径,以期为川西民族地区乡村可持续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贡献力量。
本次工作营的参与院校主要有: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利物浦大学、澳门城市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大学、浙大城市学院、西华大学、四川音乐学院等。与会教师中兼有国内外深耕遗产保护领域的专家,使得本次学术交流具备了国际化视野。参与活动的同学们分别来自建筑学、城乡规划、文化遗产保护、风景园林、艺术设计、社会学等不同专业,充分展现了本活动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
开幕式由西南交通大学世界遗产国际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弘涛主持。在依次介绍与会领导及专家学者后,刘弘涛主任简要回顾了过往工作营的工作情况、丹巴片区传统村落的基本概况和本次工作营的主要活动内容,并宣布工作营行前学术交流开始。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党委副书记刘一杰代表学院热烈欢迎了各位专家和青年学者的到来。她表示,西南交通大学立足四川,一直致力于地域文化遗产的保护,希望通过此次工作营的交流,能更好地探讨藏羌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相关问题,并借此机会加强与兄弟院校,特别是与港澳高校的联系。
之后,来自清华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四川音乐学院、西华大学等单位的6位专家学者,围绕传统村落活态化保护、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保护、建筑遗产与遗址的保护利用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新思想和新技术进行了成果分享,探讨通过文化遗产的创新型保护与再利用,促进传统村落的再生与可持续发展。
清华大学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任、建筑学院党安荣教授以《数字孪生赋能文化遗产保护探索》为题,开启本次学术论坛。党安荣教授首先阐述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多维需求,主要涵盖了调查与认知、保护与管理、利用与传承等方面。他指出,数字孪生赋能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需求、数字孪生赋能的应用探索以及面向未来发展趋势的研判。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他强调首先要认识文化遗产的特征价值,然后通过动态模拟、演化模拟、虚拟修复以及创新利用等实施途径,实现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在数字孪生赋能方面,可以借助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支撑,从而实现物质空间、认知空间和赛博空间的相互支撑;基于智慧赋能,对遗产进行清晰的价值认知和状态评估,最终实现遗产的保护传承。最后,面向未来的发展,党教授指出应当坚持技术驱动,以需求为导向,对文化遗产进行智慧赋能,以实现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的保护。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文化保护学硕士课程主任Linda Shetabi以《Connecting the Dots: Heritage Conservation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为题展开分享。她从“什么是你家乡的遗产”展开讨论,分别列举了家乡伊朗的两个例子——一栋叫Borujerd Mansio的建筑和家乡的传统食物来阐述她对“遗产”的理解。她关注社会和环境变化对遗产保护的影响,比如遗产社会性的问题,以及从环境角度分析遗产是否低碳,是否使用本地材料,人们居住是否舒适等。她提出在人为活动对气候产生影响的同时,历史建筑并不能较好地适应当前气候的显著变化。遗产保护如何去应对未来更多的极端天气变化,以及当代能从历史和遗产中传承怎样的传统智慧,成为当前建筑遗产保护领域中非常值得探讨的两个重要问题。
澳门城市大学助理教授李孟顺以《HBIM对青洲山修道院遗址的保护初探》为题展开演讲。她首先对青洲山建筑遗存进行介绍,指出遗存包括宗教、军事和工业建筑三类。随后,介绍了修道院的遗产价值、社会意义和保护技术:在遗产价值上,青洲山见证了澳门的历史发展,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及独有的自然资源遗存;在社会意义上,青洲山的历史及文化价值对当下开展遗产保育的工作意义重大;在保护技术上,主要运用遗产数字化技术,包括HBIM技术和数字孪生技术等。青山洲修道院数字化采用HBIM建模技术实现建筑遗存的参数化建模和信息存档,并结合XR虚拟现实技术对修道院进行了数字化复原。她表示后续将结合更多历史文献资料和口述访谈开展历史文化方面的研究。
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陈兴老师以《民居泛博物馆的建立与古村落保护——以甘肃省陇南市张坝村为例》展开分享。他谈到,张坝村是秦巴山区陇南市武都地区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张坝村的保护以“民居泛博物馆”的方式,在详尽的村落现状调研、环境特征分析以及生活生产方式普查基础上,确定了聚落民居的基本特征和现状,并指出建筑材料和工艺的原真性是村落建筑与环境保护的关键因素。随后,他进一步分享了张坝村民居的修复内容,包括夯土房屋材料及日常维护要求、房屋抗震安全性能与构造措施、道路环境的整治与修复等。最后,他呼吁与会者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做出共同努力,让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的宝贵遗产得以永续传承。
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助理教授王俞雅以《从传统建筑装饰探讨文化传承的创新延续》为题展开分享。王老师以马约利卡(Majolica)为例探讨了传统建筑装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她首先讲述了马约利卡磁砖的诞生、常用图案样式及在建筑中的应用,并以金门地区的传统民居与洋楼民居为例,阐述了日制马约利卡磁砖的使用方式及图案样式。马约利卡磁砖形成的华丽室外效果成为该地区传统民居的一大特色。在创新利用方面,她谈到金门地区以文创产品的方式延续了马约利卡磁砖装饰文化,包括传统的文创产品如酒杯、胶带等,还有创新性的产品如儿童填色绘本、益智游戏卡牌等。这些创新性的文创产品将磁砖文化融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让人们从磁砖的符号语言中逐渐认识到在地建筑背后的历史故事,并进一步激发他们主动保护马约利卡装饰文化。
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吴浩老师对藏羌传统村落保护工作营前期工作做了回顾。他谈到:丹巴县所处的横断山区—藏彝走廊,是一个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地区,也是四川省传统村落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景观。他向参加此次工作营的师生介绍了嘉绒藏族的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并简要说明了丹巴县嘉绒藏区聚落的类型与格局。他讲到,嘉绒藏区文化脱胎于藏族文化,自古以来以汉藏文化为代表的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流和融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在自然和社会因素影响下,嘉绒藏区聚落呈现小聚居、大分散的特征,在宗教艺术、民族文化和建筑艺术等方面都有巨大的研究价值。最后,吴浩老师向师生们介绍了所在团队前期的研究成果,包括发表的科研论文和设计实践等。
最后,刘弘涛主任对本次学术论坛进行了总结。他认为专家们分享的精彩学术报告聚焦传统村落与地域遗产保护,内容涉及数字化保护的前沿理论和技术及保护活化的新思想、新方式,深入的交流极大地拓展了大家的视野。他希望参与本次工作营的专家和同学能在未来几天的调研中,以问题为导向,将实地考察、团队协作、专业指导、现场测绘相结合,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探讨新时代传统村落的保护、再生与复兴。让内地的年轻人与港澳、国际学生一起奉献创意与爱心,为丹巴藏族传统村落提出更多切实可行的保护利用对策。
与会的教师、同学们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共同探讨藏羌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方面的问题,以促进地方的乡村振兴和文化遗产的永续传承与可持续发展。他们还将前往藏羌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开展实地考察和调研,为保护和传承传统村落的价值和历史文化贡献力量。让我们期待港澳与内地的青年专家和同学们在未来能够携手合作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