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梵名乞叉底鹐沙,因其 “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所以得名。他是大乘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观音、文殊、普贤一起被世人称为四大菩萨 。
据《地藏十轮经》讲,地藏菩萨的形象很有特点,一般菩萨为头戴宝冠、身披天衣、璎珞装饰的天人相,而地藏菩萨则多为光头或是头戴毗卢冠,身披袈裟的出家僧人之相,一手持锡杖,一手持莲花,或是手持幡幢、宝珠等。
地藏菩萨的坐骑是一头形似狮子的怪兽,名号曰 “谛听” 或 “善听”。地藏殿的胁侍为金乔觉修道时曾资助过他的闵姓山主及其儿子,二人后来皆随金乔觉出家,九华山成了地藏道场后,他二人也被塑成了地藏菩萨的胁侍 。
地藏菩萨的应化道场在安徽九华山。据说唐代有新罗国僧人金乔觉泛舟渡海,来到中国,见九华山峰峦叠起,是修道的好去处,于是在山中择地而居,潜心修行。他圆寂后,肉身不腐,被认为是地藏菩萨转世,九华山也因此被视为地藏菩萨道场 。
地藏菩萨曾受释迦牟尼佛的嘱托,要在释迦灭度后、弥勒佛降诞前的无佛之世留住世间,教化众生度脱沉沦于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诸道中的众生。他发誓 “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只要念诵其名号,礼拜供奉其像,就能得到无量功德的救济。
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是地藏菩萨的诞辰,各地前来九华山朝拜的信徒络绎不绝。
《地藏菩萨本愿经》中的一些名句: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是地藏菩萨最为著名的宏大誓愿,体现了地藏菩萨的慈悲和救度众生的坚定决心,即便地狱中的众生没有全部度化,也绝不成就佛果,一定要将所有众生都从苦难中解脱出来,自己才证得菩提正果。
“一恒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内,一尘一劫”:将恒河中的每一粒沙比作一个世界,每粒沙上的每一粒微尘比作一劫,以此赞扬地藏菩萨在漫长时间内度人之业劫的巨大功德,也蕴含着从微观世界展现宏观愿景的深意,与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告诫人们不要轻视微小的恶行,不要以为作恶不会被怪罪,这些恶行在死后都会遭到报应,哪怕是一丝一毫也逃脱不了,奉劝世人要诸恶莫作,切勿因恶小而为之。
“恶意结业,善习结果”:意思是作恶的行为会为自己埋下业障,而多做良善之事,最终会因为积善而获得善果,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说明业障之力极为巨大,能够匹敌巍然屹立的须弥山,能够深过浩瀚无边的大海,还能够阻碍人们了解至真至正的真理圣道,强调了业障对修行的阻碍。
“欲修无上菩提者,乃至出离三界苦,一切诸愿速成就,永无业障能遮止”:表示要想修得世间的无上智慧,就要跳脱三界,远离三界之苦,这样便能达成夙愿,远离业障的遮蔽,最终获得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