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民俗:中秋节与祭月习俗,3大起源,最后一个少有人知

文化   2024-09-15 12:00   山东  

中秋节与祭月习俗的由来与古人的月亮崇拜密切相关,以下是具体的联系:

1、古人对月亮的自然崇拜:

在上古时代,就有秋夕祭月的习俗,古人对月亮的运行规律、阴晴圆缺等现象感到神秘,进而产生了崇拜之情。

月亮在夜晚照亮大地,为人们带来光明,这种自然现象使古人认为月亮具有神秘的力量和特殊的意义,于是进行祭月活动以祈求福祉、感恩月神的庇佑。

《周礼》等典籍记载,古代帝王也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这进一步强化了祭月活动的重要性和权威性,也为中秋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唐书・太宗记》记载 “八月十五中秋节”,此时中秋成为一个固定的节日,皇家中秋祭月的规模宏大,仪式庄重,成为一种重要的宫廷礼仪活动。

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中记载:“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此际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晚不绝。” 

这段记载生动地描述了宋代中秋之夜的热闹景象,其中也暗示了民间祭月的习俗。富贵人家登高楼、设宴席玩月,普通百姓也会在月台安排家宴,可见中秋祭月在宋代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民间习俗。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祭月的仪式逐渐固定下来,成为中秋节的重要起源之一。 

2、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

神话传说丰富了月亮崇拜的内涵, “嫦娥奔月”的传说与中秋节紧密相连。

传说嫦娥服用了不死药后飞到了月亮上,成为月宫中的仙子,后羿在每年的八月十五摆上香案,放上蜜食鲜果遥祭嫦娥,百姓们也纷纷效仿,这便形成了中秋节拜月的风俗。 

月宫中除了嫦娥,还有玉兔、吴刚、桂树等元素,这些传说故事丰富了月亮的意象,使人们对月亮的崇拜更加具体和生动。

3. 太阴星君信仰的影响

在道教神话中,太阴星君是月神,全称为“月宫黄华素曜元精圣后太阴元君”。

古人将月亮神格化,赋予其掌控山岳湖海与凡人生死罪福等能力。

在民间,太阴星君也被称为太阴娘娘、月姑或月姐,受到人们的祭祀和信仰。

每年的八月十三日至十五日,民间会祭拜太阴星君,这也是中秋节的重要活动之一。

这种对太阴星君的信仰和祭祀,进一步加深了中秋节与月亮崇拜的联系。 

综上所述,中秋节的由来与月亮崇拜有着深厚的渊源,月亮崇拜为中秋节的形成提供了文化基础和信仰支撑,而中秋节的各种习俗和活动也体现了人们对月亮的崇拜和敬畏之情。

作者:一堂国学,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山东省民俗学会会员

加关注 不迷路


扫码添加微信


一堂国学微信号

国学/民俗/易经/堪舆/命名



1.民俗文化:搬家禁忌
2.易经智慧:合集收藏

点亮在看,积福开好运!

一堂国学
🔆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易學丨民俗 丨企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