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元节与民俗:望餘生,順遂人意,現世安穩~

文化   2024-11-15 06:50   山东  

來自|文人書房

編輯|目錄君





下元节
中国传统节日
农历十月十五,
亦称“下元日”、“下元”。
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
《中华风俗志》也有记载:
“十月望为下元节,
俗传水宫解厄之辰,
亦有持斋诵经者。”
 
说起下元节,想必有很多朋友会比较陌生,它似乎已被遗忘,远没有上元节、中元节,鬼节…这些节日能让大家耳熟能详。
 
而根据中国的传统习惯,既然有上元节、中元节,那么自然也会有下元节的。
 
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七月十五日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祭祀祖先。
 
下元节有一个很宝贵的节日符号,基于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对生命历程中持久的困境与苦厄的消除、化解。

图片 | 逍遥雨林


农历十月十五,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节日“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诞”、“下元水官节”。
 
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在十月十五,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亮节,在这个月圆的时候,人们要进行最重大的祭祖活动。
 
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教《太上三官经》云:“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官统摄。
 
三官大帝又被分别对应于尧、舜、禹,所以,下元水官也就是因治水而闻名的大禹王。
 
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

 


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缓死刑执行日期的规定。
 
此外,在民间,下元节这一日,还有民间工匠祭炉神的习俗,炉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于道教用炉炼丹。
 
■ 修斋设醮
 
下元日也是道教斋法中规定的修斋日期之一。道教认为凡是要仰仗神力的事,如祈福、禳灾、拔苦、谢罪、求仙、延寿、超度亡人等等,皆要修斋。即设坛供斋蘸神,借以求福免灾。


■ 享祭祖先
 
农历十月十五,古老的下元节,是一个被逐渐遗忘的祭祀亡灵的日子,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亮节。
 
中国人自古就有敬祖的信仰。在这个月圆的时候,人们会焚“金银包”祭拜先人,折红绿纸为仙衣,折锡箔为银锭,装入白纸糊的袋中,
 
正面写:“谨言冥宝一封、彩衣一身上献某某受纳。”下书:“子孙某某百拜。”背面写:“某年某月某日谨封。”
 
叩拜后焚化,遥寄给逝去的亲人。先人们若收到了“金银包”,说明这世上还有人挂念着他。而被记住的亡灵也不会消逝,因为我们脑海中有关于他们的记忆。
 
我们供着先人的牌位和遗像,无非是为了证明:他们来过,活过,爱过。

图片 | 知味中国

■ 饮食风俗
 
下元节,正值收获的季节。
 
莆仙民间一些人家再忙都要抽时间做食令,人们将麻籽碾细掺上黄米蒸成麻腐包子;北京家家户户还会做“豆泥骨朵”;而在福建,人们会将打好的糍粑送给亲友。
 
那些热气蒸腾的食物,在寒冷的冬季格外让人温暖。它们弥漫着的香味,也是已故亲人熟悉的味道。
 
我们在节日欢聚,是为了有这样一个日子去记忆。因为只要我们彼此想念,就永远不会分离。
 
这些民间传统也许是基于最初那些美好的愿望:那就是对生命历程中持久的困境与苦厄的消除、化解。
 
对于民间传统中,一些纪念活动显然具有些积极的意义,延续下来可以成为人们感受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
 
下元节来自道教,其实对当今的国人来说,这一天倒是可以让我们近距离了解并感受一下我国这些古老的传统文化。

图片 |菊圃


有人说,这辈子有三次死亡。
 
第一次是你停止呼吸,心脏停止跳动。第二次是在葬礼上,你在这社会上将不复存在。第三次是当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人也将你遗忘…
 
此时,才是真正的死亡。因为再没有人知道你,曾来过这个世界。
 
虽然下元节起源于道教做道场、修斋设醮的节日。但在民间,人们不仅会祈求下元水官为苍生排忧解难,也会自发地准备丰盛菜肴,享祭祖先亡灵。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我们身上流淌着先人的热血,姓氏里传承着先人的历史,品行上更体现着先人们的教诲。如此,怎么能不心怀着对他们的感恩之情?
 
人生最无奈的事,是不能选择生,也不能选择死。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看见,遇见,最后要说一声再见。
 
人是最渺小的,生死面前我们常常无能为力;可人又是最伟大的,因为有爱能够穿越生死,得到永恒。
 
人们常说,生是偶然,死是必然。而下元的到来,不过为了是再一次提醒我们:
 
在爱的记忆消失之前,请不要和逝去的亲人说永别。因为一别,便是永远;一忘,就是死亡





望餘生,

順遂人意,

現世安穩。

-



順風順水 



康健無礙 



官運亨通 符



享樂年年 符



洪福齊天 符



海波平靜 符



大富大貴 符



壽比南山 符



喜從天降 符



一堂国学
🔆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易學丨民俗 丨企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