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舌病(Infection with bluetongue virus),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检疫疫病名录》(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2020年第256号公告发布)所列的16种“一类传染病、寄生虫病”之一,同时,是《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农业农村部2022年第573号公告发布)所列37种“二类动物疫病”之一。
据百度百科:
蓝舌病是由蓝舌病病毒引起反刍动物的一种严重传染病。以口腔、鼻腔和胃肠道黏膜发生溃疡性炎症变化为特征。主要侵害绵羊。
以下介绍则来自文心一言:
蓝舌病是由蓝舌病病毒引起反刍动物的一种严重传染病,以口腔、鼻腔和胃肠道黏膜发生溃疡性炎症变化为特征。主要侵害绵羊,病羊乳房和蹄部也常出现病变,且常因蹄真皮层遭受侵害而发生跛行。蓝舌病病毒抵抗力较强,具有多个血清型,且各型之间交叉免疫性差,故只有制成多价疫苗,才能获得可靠的保护作用。病毒可以在鸡胚、初生哺乳期小鼠和仓鼠体内增殖。
蓝舌病于19世纪后期首先在南非发生,1905年被正式报道。一般认为,从南纬35度到北纬40度之间都可能有蓝舌病存在。病畜、带毒畜是本病的传染源。病毒可在某些种库蠓体内长期生存和大量增殖,且可越冬,无疑也是一种重要的传染源。只能经过库蠓和伊蚊叮咬传播。病畜与健畜直接接触不传染,但是胎儿在母畜子宫内可被直接感染。病毒主要存在于动物的红细胞内,并能从精液排毒。绵羊最易感,并表现出特有症状,纯种美利奴羊更为敏感,病羊和病后带毒羊为传染源。牛易感,但以隐性感染为主。山羊和野生反刍动物如鹿、麋、羚羊、沙漠大角羊也可感染,但一般不表现出症状。本病有严格的季节性。主要通过媒介昆虫库蠓叮咬传播。
蓝舌病已被国际流行病学会列为15种A类动物流行病之一,但尚未发现有效治疗方法。比利时兽医认为,蓝舌病主要依靠一种身长3、4毫米的蚊子传播,根据这类蚊子的活动特性,他们建议农户在对养殖场采取彻底的除虫措施基础上,在牛羊背部喷洒防虫剂,并在太阳落山前一小时至太阳升起后一小时对牲畜进行室内饲养。
我们看到,海关与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禁止输入的对象正是“反刍动物及其相关产品(源于反刍动物未经加工或者虽经加工但仍有可能传播疫病的产品)”。
海关总署和农业农村部2022年全年仅发布1份防止蓝舌病传入的公告,2023年发布3份,2024年截至目前已发布12份,9月至今有9份,且全部为欧洲国家,显示近期蓝舌病疫情在欧洲爆发。
截至11月8日,以下国家的相关产品因蓝舌病疫情被禁止输入我国:
土耳其:羊、牛及其产品
西班牙、伊拉克、意大利、希腊:反刍动物及其相关产品
塞浦路斯、瑞士、德国、卢森堡、比利时、荷兰、英国、法国、丹麦、挪威、捷克、葡萄牙、瑞典、奥地利、北马其顿、列支敦士登:反刍动物及其相关产品(源于反刍动物未经加工或者虽经加工但仍有可能传播疫病的产品)
加拿大:牛、来自屠宰场的牛体外授精胚胎、羊、羊精液、羊胚胎(限奥拉山谷内;其周围25公里地区可在10月1日至翌年4月1日间出口)
观海咨询,专业海关事务咨询
13608989522
wangjin71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