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下方“职场精英进阶”→ 点击“关注公众号 ”
你好呀,我是小英姐姐。
开篇引言
你们说,人到中年,最怕的是什么?
我觉得,是“同床异梦”。
这话听着扎心吧,但更扎心的是,你明明还在同一个屋檐下,却已经开始觉得步伐不一致了。
今天要聊的这个话题,很多人都经历过——夫妻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前两天一个读者小妹给我发私信,说她和老公是大学同学,19年双双硕士毕业,那会儿两个人一起租房、啃泡面,梦想着过上“月薪过万”的好日子。
没想到过了几年,他老公一路开挂,转行做了投行,年薪90万。她自己呢,还在原来的互联网公司里卷着,税前20万。
“姐,我现在心里特别别扭,感觉他越来越像天上的风筝,而我却是地上的线。再这样下去,我们还能走下去吗?”
你们说,这话扎不扎心?
我一边安慰她,一边忍不住琢磨,这样的情况,在职场夫妻中其实还挺常见的。收入差距,不只是经济的不平衡,更像是婚姻的一面镜子,照出了两个人的差异、期待,甚至是对未来的恐惧。
收入差距背后,藏着两种人生节奏
你们有没有发现,收入差距其实从来不是问题的根本,真正让人焦虑的是差距背后两个人的“人生节奏”开始不同步了。
像这位读者的老公,投行这行,赚钱快是真的,但拼命也是真的。
他每天996,甚至周末还要熬夜改PPT,压力大得头发都开始掉了。可他觉得值,因为薪资数字蹭蹭往上涨,他能买更好的车、更大的房,甚至在朋友圈里也有了更多“光环”。
而这位妹子呢,其实也挺努力的,但互联网行业这两年大家也知道,没裁员就算万幸,涨薪基本靠天意。她不是不想努力,而是她的赛道不一样,天花板低、机会少,哪怕再拼,也很难追上老公的步伐。
收入差距,就像两个人在跑步机上训练,她老公已经调到了20km/h,而她还在稳稳地跑着8km/h。
这个时候,你说她能不焦虑吗?能不自卑吗?这种步伐的不一致,久了就会让人觉得“我们是不是不在一个世界了”。
但你们知道吗?很多时候,差距并不是问题本身,而是我们的比较心在作祟。
比较心,才是婚姻里最大的敌人
你们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婚姻不是一场比赛,而是一场合作。”
话是这么说,但我们大多数人,尤其是女人,很难不去比较。你看,结婚了,收入差得多一点,你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拖后腿”;孩子生了,老公带娃少一点,你开始觉得自己“付出更多”;甚至连朋友圈里别的夫妻晒礼物晒旅行,你也开始悄悄攀比。
但说实话,这种比较,只会让你越来越累,越来越敏感,最后不仅折磨自己,还把对方也逼得喘不过气来。
就像那个妹子,她跟我说,“姐,我不是不努力,我也想多赚点钱,可是我就是觉得自己配不上他了,我怕他会嫌弃我。”
我当时直接回复她:“你想多了。男人能跟你结婚,不是看你一年赚多少钱,而是看你这个人能不能让他觉得踏实、舒服。婚姻里最重要的,不是你们收入是否对等,而是你们是否还能站在同一个战壕里,面对生活里的风风雨雨。”
学会换个思路,找到自己的“价值感”
其实,收入差距大,并不代表婚姻一定会出问题。真正让婚姻出问题的,是你失去了自己的价值感。
我跟她讲了一个朋友的故事。她老公是年薪百万的程序员,而她是小学老师,月薪8000。两个人收入差了十倍,但她完全不焦虑,日子过得舒舒服服。你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她从来不拿收入来衡量自己的价值。
她老公虽然赚钱多,但几乎没时间管孩子,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全是她打理。她老公对她特别感激,还经常跟朋友说,“我老婆是家里的定海神针,没有她,我根本撑不住。”
所以啊,有时候你要明白,婚姻不是谁赚得多谁就更重要,而是彼此分工合作,各自承担自己的责任和角色。 只要你能找到自己在这段关系里的价值感,收入差距就不会成为问题。
稳定婚姻的关键,是共同成长
那话说回来,如果你实在过不了“收入差距”这一关,怎么办呢?
很简单,不要去盯着对方,而是想办法提升自己。
提升自己,不一定非要去拼命换赛道追上对方的收入,而是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路径。比如,你可以去学一项专业技能,或者尝试一些副业,甚至是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让自己变得更自信、更有魅力。
记住,婚姻里,最能稳定感情的,不是金钱,而是你们有没有共同成长的可能性。 当你们在精神上、情感上还能互相支持、互相理解的时候,收入差距就会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小编有话说
我知道,收入差距这件事,真的很让人难受,但你一定要明白,婚姻里最重要的不是谁赚得多,而是你们是否还能一起面对生活的风雨。
与其盯着差距,不如试着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感,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毕竟,婚姻是一场合作,而不是一场比赛。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两个人走在一起,不是为了拉开差距,而是为了互相扶持,共同成长。”
往期回顾
1.媳妇刚发3.8W年终奖,说刚好凑够40W了就把房贷一次还清省利息,我觉得还清了,如果遇到急事资金周转不开,朋友们,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