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下方“职场精英进阶”→ 点击“关注公众号 ”
你好呀,我是小英姐姐。
开篇引言
你们说,职场这么多年,最扎心的时刻是什么?
是被领导批评得狗血淋头?
是熬夜加班到天亮?
还是辛辛苦苦干活,最后功劳全成了别人的?
都不是。最扎心的,是当你打算放下面子,真心实意地对人时却发现自己的“真诚”,原来根本不值钱。
一场“晋升宴”,吃出了什么滋味?
前几天,我正式从升到了经理,干了十来多年,算是熬到头了。
想着这段职场生涯,也算风风雨雨过来了,虽然没大富大贵,但也没亏待自己。于是,我决定请同事吃个饭,感谢这些年大家的“支持”和“照顾”。
定了饭店,是市中心一家挺有档次的地方,包间订得妥妥的。我还特意叮嘱服务员:“菜别太寒酸,尽量点硬菜,毕竟今天是特殊日子。”同事来了八个人,都是平时关系不错的,打着哈哈吹着牛,气氛那叫一个热烈。
有人开玩笑:“老哥,你这升职了,咱们可得吃顿像样的,不然对不起你这些年的贡献啊!”我心里想着,没关系,吃,尽管吃,今天我这个经理请得起。
服务员上菜的速度很快,龙虾、牛排、鲍鱼拼盘、清蒸大黄鱼……感觉菜单上能点的贵菜全点了。同事们吃得开开心心,推杯换盏,气氛嗨到不行。我心里也挺满足,觉得这顿饭花得值。
但是,等到结账的时候,我整个人愣住了。
6000块的单子,谁买单?
服务员把账单递过来的那一瞬间,我的笑容直接僵在了脸上——6000块!
我那点小心思顿时凉了半截。
这顿饭,不是吃饭,是吃钱啊!这一单6000,是真扎心。
我咬了咬牙,还是掏出卡结账了。毕竟,场面上不能输。可就在这个时候,我听见身后两个同事小声嘀咕:“哎哟,今天吃得真不错,老英这回可出血了。”“是啊,难得见他这么大方!不过说实话,真没见他平时对咱们有多好,这回估计是想留个好印象吧。”还有人轻笑了一声:“嗨,升职了嘛,花点钱买人情,正常。”
你们猜我当时什么感觉?心凉透了!
职场“人情账”,真的算得清吗?
回家路上,我越想越不是滋味。
十来多年,兢兢业业,哪怕不算“劳苦功高”,至少也是兢兢业业地在岗位上撑着。可结果呢?别人对我的印象,居然是“抠门”和“买人情”。
有人说,职场就是一个“讲究人情”的地方。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平时关系处得好,事儿才好办。
但真的是这样吗?我想起以前那些年,谁升职了、谁跳槽了,谁从办公室搬到更大的格子间,哪一次不是人情来人情去?可到头来,谁又真正记得你呢?你的真心,可能在别人眼里不过是一场“表演”;你自以为值得的付出,别人可能根本不放在心上。
有时候,职场的人情,根本就是一笔“糊涂账”。你付出的,不一定能换回来什么;你欠下的,也不一定有机会还清。
小编有话说
这顿饭,给我上了深刻的一课:职场关系,永远是“利益绑定”,而不是“情感绑定”。
你以为请别人吃顿饭、喝杯酒,就能留下什么好印象?太天真了。职场里,大家记住的,永远是你能带来的价值,而不是你掏出的真诚。
所以,我想跟各位还在职场打拼的朋友说几句心里话:
不要用“人情”去换“职场价值”。 那些你费尽心思维护的关系,可能只在你还有利用价值的时候才有意义。与其花时间“讨好人”,不如把自己成长成一个不可替代的人。
面子这东西,别太当回事。 很多时候,你以为别人会感激你的付出,但实际上,大家记住的只有饭桌上的“菜品”和“笑话”,而不是你的人情。面子是虚的,钱包是实的,别为了场面伤了自己。
学会适时抽离。 职场是一场旅程,而不是一场归宿。别把一段工作关系当成一辈子的羁绊,学会适时抽离,才能看清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可以放下的。
最后,我想送给自己一句话,也送给所有还在职场中拼搏的你们:“人情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当你不再有炭可送时,留点温暖给自己。”
往期回顾
1.大厂表弟离职后吐槽:后悔听家里意见考公务员了,以前月薪3万,每天熬夜加班,现在月薪4千,还是熬夜加班,早知道还不如留在大厂呢
2.领导说我年终奖1.5万是全公司最高的,还让我别跟其他同事说,结果昨天发工资才知道:公司其他人都比我多一倍,瞬间没心思干了,想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