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说,职场上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什么?
是那些看起来自带“光环”的人,明明入场时光芒四射,结果没过多久,就像流星一样,刷的一下——没了!
这不,咱们公司前阵子就来了这么一位“女神级”同事。她是个空姐转行做销售,光看履历和外形,咱这一票老油条全都服了。你说人家长得那叫一个养眼,走路自带风,连讲话都跟你抛个媚眼,嗓音温柔得能拧出水来。再加上她刚入职那天,经理亲自带着她参观部门,俩人边走边聊,还时不时传来阵阵笑声……
你说这种场面,谁看了不心里发酸?反正我们当时的表情就是:“这位姐姐,背景不一般啊!”
可万万没想到,一个月后,她走得比来的时候还安静,没人送行,没人提起,连一声“再见”都没有。
不少人私下议论:“是不是经理没罩住她?”后来才听说,她是被客户投诉了,而且别说业绩了,连一单合同都没谈下来。
啧,这背后可是大有文章啊。
职场“花瓶”,真的是靠脸吃饭?
这位“女神”刚来的时候,那真是部门的流量担当,光颜值就让无数男同事抢着接她上下班。再加上她以前当空姐的经历,举手投足之间都透着一种职业化的优雅,连说话都带点“服务行业”的热情,你跟她聊两句,心情能瞬间好三倍。
但问题也出在这儿。
销售这行吧,说白了是个“拼刺刀”的活儿,你得盯着客户,琢磨他的需求,做足功课,最后还得厚着脸皮催单。
这位“女神”呢?每天都在公司里谈笑风生,跟客户见面倒是勤快,但全靠一张脸在那儿撑场子,聊不到三句就开始扯些无关痛痒的话题——什么“最近天气冷了,多穿点儿哦”,要不就是“哎呀,您这办公室布置真有品味”。我心想,姐姐,这哪是谈业务啊?这倒像是拉着客户去喝下午茶!
更有意思的是,她特别喜欢和经理“搭班”。只要经理在公司,几乎每次她都跟着一起去见客户。你说,是客户难搞需要经理出马,还是她压根就是个甩手掌柜,连方案都懒得准备?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就出事了。
有客户直接投诉她,说她专业度不够,除了寒暄之外连产品都讲不明白,甚至还在会谈中不小心提到了竞争对手的产品优势。听到这儿,我都替她捏把汗:“姐,你这不是在客户面前挖自己公司的墙角吗?”最后,客户直接挂电话拒绝合作,连经理也保不住她。
职场的“光环效应”,别被外表骗了
其实,从这位“女神”的经历里,我突然想起一个词,叫“光环效应”。
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人看起来某方面特别优秀,比如长得好看、有气质、学历高,甚至背景过硬,就会让人误以为她其他方面也很牛。
但实际情况呢?就像这位同事,她的“空姐”光环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但这并不代表她能干好销售。
销售这行最讲究的是什么?
结果导向。
说白了,你谈得再好、姿态再优雅,业绩摆在那里,连零都没动过。客户可不吃你那套。特别是做2B业务的客户,个个都是老狐狸,你跟他们聊感情、聊天气,他们只会当场翻白眼:“你看我像是缺人来关心冷暖的样子吗?”
这种“光环效应”不仅在她身上有,其实在职场上也特别常见。有些人学历高、背景亮,一进公司就被捧上了天,结果干了几个月,不是被打回原形,就是直接被淘汰。要知道,职场是个讲究价值兑现的地方,光环再亮,也得靠实力说话。否则,光环只会让人摔得更惨。
职场的真相:谁都保不了你
她刚来的时候,确实让人以为经理会一直罩着她。毕竟,经理对她的态度那叫一个热情,连新人培训都亲自上阵。
可后来呢?她被客户投诉后,经理连句辩解的话都没说,直接就把她调走了。
为什么?因为经理也得保住自己的饭碗啊!
你在职场上会发现一个很扎心的规律:“谁都保不了你,除了你自己。”
经理可以喜欢你,可以提携你,但前提是你得拿出成果。就像这位同事,经理可能一开始觉得她条件不错,能给公司带来新的资源和面貌,但当发现她连基本的能力都没有时,经理的态度立马就变了。毕竟,客户投诉的锅谁来背?经理当然不想自己头上多几顶帽子。
所以啊,不管你在公司里是谁的“心头好”,最终能留下来的,只有那些能扛事儿、能做事儿的员工。经理的庇护不是一张长期饭票,顶多是个临时的保护伞,时间一长,伞破了,你也得淋雨。
靠自己,才是职场的底气
你看,那位“女神”同事的经历,像不像一场职场速成课?它告诉我们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在职场上,外表和背景是加分项,但永远不是核心竞争力。真正让你站稳脚跟的,只有你的专业能力和业绩。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光环可以帮你打开一扇门,但能不能留在屋里,就看你有没有真本事了。”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在拼命证明自己,别让光环成为你唯一的标签,多一点实力,才是你真正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