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发了18万年终奖,领导只收到6万,以为是发错了,去找总监核实,结果总监说:你作为领导,绩效不理想。但你下属绩效好,这很正常。

文摘   2025-02-01 11:00   河南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

今天朋友聚会,我的朋友老林讲了一个故事,听得我是一阵唏嘘。你们听听,是不是也能感同身受?

老林是个部门经理,年终奖一到手,他愣住了:6万?
这数字怎么说呢?

对普通员工来说是不错的收入,但作为领导,怎么也有点拿不出手吧?

而且,他的下属小周,年终奖直接18万,这差距大的,仿佛领导是来给员工“打辅助”的。

老林一开始以为是人事部发错了,你们说,这发错了是不是得赶紧去问问?他带着单子,敲开了总监办公室的门。结果,总监一句话,把他怼得哑口无言:“你作为领导,绩效不理想。但你下属绩效好,这很正常。

他问我:“你说这事儿,公平吗?”我斟酌了一会儿,回了他一句:“公平,但也不公平。”  

是不是听得有点绕?别急,咱们慢慢聊。


年终奖,真的只是努力换来的结果吗?

年终奖这个东西,说白了,不就是对你这一年表现的“盖章”吗?

但问题来了,这“章”是谁盖的?它真的是看你努力了多少、贡献了多少来决定的吗?

老林的情况其实很典型:他是部门领导,日常工作就是帮下属兜底,协调资源,带着团队完成目标。

而小周呢,作为核心业务骨干,KPI直接挂钩项目收入。

这一年,小周的项目赚钱了,奖金自然水涨船高。

而老林呢,虽然兢兢业业,但他的绩效考核还要综合整个团队的表现。

换句话说,小周是单枪匹马冲锋陷阵,老林则是“靠天吃饭”。

这事儿看起来不公平,但本质上,它反映的是职场里的一个潜规则:领导的价值,不是靠自己干出来的,而是靠下属的成绩堆出来的。

是不是听着有点扎心?

但你仔细想想,这不就是现实吗?作为领导,你的核心任务是带好团队,而不是自己冲锋陷阵。如果下属没出成绩,领导也别想有好果子吃。


领导的尴尬:“我的价值在哪?”

很多人以为,当领导是一件特别风光的事儿,权力大,工资高,奖金多。但真到了这个位置,才会发现,领导的价值很难被量化。  

你辛辛苦苦给团队争取资源,协调各方,像个“救火队员”一样到处灭火,可这些工作,并不是直接创造价值的

换句话说,领导的努力,往往是隐形的,不容易被看见,也不容易被量化。

而企业发奖金,靠的是什么?

是KPI,是数字,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结果。

所以,老林的年终奖低,不是因为他不努力,而是因为他的“努力”没法直接转化成可见的价值。

总监那句话,其实说得很明白:你的价值,是通过下属的绩效体现出来的。你下属干得好,说明你这个领导也没白干;但你下属干得不好,那你这个领导,也就没什么价值了。


职场的本质:你赚的是“角色的钱”

到底是领导赚得少,还是员工赚得多?其实,根本问题不在于赚多少,而在于你扮演的角色,决定了你薪酬的逻辑。

咱们不妨打个比方:一个团队,就像一台机器。

小周是“螺丝钉”,负责具体的产出,他的奖金直接和成果挂钩;而老林是“润滑剂”,负责让整台机器运转流畅。

他的作用很重要,但润滑剂的价值,永远是“配角”,只有在机器卡壳时,大家才会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这就是职场的现实:谁的成果可见,谁的价值就大;谁的工作隐形,谁就容易被忽视。

老林心里不平衡,是因为他没有想明白一个问题——领导的角色,注定了他赚不了“螺丝钉的钱”。他赚的,是团队整体成功的钱,而不是个人努力的钱。


领导的成长,藏在“不公平”里

老林后来跟我说,他想通了:“当领导,就是要习惯不公平。”他说得没错,因为领导的价值,不是体现在年终奖里,而是体现在团队的成长上。  

如果你是领导,不妨扪心自问:你的下属,是不是因为你而变得更好了?你的团队,是不是因为你而变得更强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就是称职的领导,而不是“拿奖金多少”来判断的。

年终奖低,可能确实让人不爽,但你要记住:领导的成长,藏在这些“不公平”里。只有当你带领的团队越来越好,企业才会越来越认可你。说到底,领导的价值,不是你做了多少,而是你带出多少。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当领导的,别光盯着自己的奖金,盯着团队的奖金。”真正的领导者,应该是站在后面,把光环让给下属,而不是站在前面,争抢荣誉。你以为的“不公平”,其实是对角色的另一种诠释。

推 荐 阅 读




1、年会抽奖,管仓库的老李抽到了特等奖:一台单反相机。他去领奖时秘书说:老李你和陈经理换换吧,他想要这个相机,你拿个耳机就可以了
2、同学聚会人均2000,班花问年薪,我刚想说80万,老婆踢我一脚,我改口说8万,晚上收到微信楞住了!

点赞分享

让钱和爱流向你

职场精英进阶
提供如何应对职场压力、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克服职业瓶颈等方面的指导,帮助职场人士更好地适应职场环境,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状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