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本丸沉没》:英军战俘·日军屠杀·美军潜艇·中国渔民

文化   2025-01-18 05:42   山东  
     

阳光、碧海、岛礁、海味。

东极岛,身处大海,四周被东海包围,属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东极镇,位于中国大陆东端。

201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者、电影制片人方励偶然在中国东极岛听说了一个“装着英军战俘的日军货轮被美军潜艇击沉,战俘遭日军屠杀,又被中国渔民救起”的故事,决定探究故事背后的历史真相……

英军战俘、日军屠杀、美军潜艇、中国渔民……

故事要从鸦片战争开始。

18世纪初,英国开始对华进行鸦片贸易。

1840年6月,清政府下令查禁鸦片,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国悍然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出兵攻打广州。

1841年1月26日,英国派兵强行占领香港。

敲重点:英国是殖民者,侵略者!

一百年后。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1年12月8日凌晨,日军主力在炮兵、空军、海军的配合下,向香港发起了猛烈进攻。空军首先轰炸了香港启德机场和停泊在香港海面的英军舰船,摧毁了香港英军薄弱的空军力量。日军步兵随即向九龙要塞发起攻击。英军瓦利斯准将指挥的大陆旅疏于防范,九龙要塞被日军轻易攻占,英军被迫转守香港岛。

1941年12月12日,日军向英军发出通牒,要英军投降,遭到拒绝。

1941年12月25日,圣诞节,日军飞机及炮兵集中火力对仓库山峡、湾仔山峡、歌赋山、扯旗山、西高山的英军阵地狂轰滥炸,迫使英军放弃抵抗,无条件向日军投降,香港沦陷。

继续敲重点:日军是侵略者,英国殖民者向日军是侵略者投降,在中国的领土——香港。

1941年12月26日,日军举行了占领香港的入城式。

1942年9月25日,1816名英军战俘被送上日军征用的改装货轮“里斯本丸”号,运往日本做苦力,船上没有做任何战俘标识。战俘们挤在狭窄的大货舱中,缺衣少食、伤病缠身,生存条件极为恶劣。

1942年10月1日,中国舟山群岛以东海域,美军潜艇认为“里斯本丸”号是一艘日军运输船,将其击至重伤。

再次敲重点:1942年的美国是中国的盟国,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而此时的英国也是反法西斯联盟的一员。

1942年10月2日,“里斯本丸”号即将沉没,日军在弃船期间,封死了战俘船舱。

把战俘运送到日本,如果无法完成任务,就让战俘去死,总之不能让他们活着离开......活着离开就没有做到自己的“本分”。


这是日本人单一部族的狭隘、固执和残忍的“恶之本分”。

在沉船的过程中,英国战俘自发与日军搏斗,得以成功逃离船舱、跳海逃生。其余日舰闻讯而来,用机枪对落水战俘疯狂扫射。与此同时,附近的中国渔民发现了沉船迹象,自发赶来救援,他们冒着风浪和日军炮火,最终救起384人。
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打捞”的,是一段沉没的历史、尘封的记忆。

电影中有一个温暖的细节,一位叫梁秀金的厦门女子,他与英国军人约翰相恋……得知约翰死讯后,她拒绝了抚恤金,留给了约翰的家人。


梁秀金选择了继续自己的人生……


影片没有讲述她后来的故事,她的故事随着“里斯本丸沉没”而“沉默”……


随着“里斯本丸沉没”而“沉默”的还有历史的真相

在摄制组的拍摄过程中,导演同时追踪采访了美军潜艇士兵和日本船长的后人。他们的陈述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面:一面是反思,背负愧疚的美军士兵主动寻觅幸存者,诚挚表达歉意,渴望心灵救赎;另一面是逃避。日本船长则对这段往事缄口不提,以“遗忘”为盾,掩盖真相。
《里斯本丸沉没》

《里斯本丸沉没》导演 一席演讲

半亩书房
如果旅行是一本书,那么走到哪里都是阅读;如果阅读是一段旅程,那么,就从一本书出发吧,因为除了愛情,沒有事情像阅读这样让我们觉得,迟來的开始,也可以如此美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