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读杂记:我是不懂历史,可我爹我还是认识的

文化   2024-12-21 08:55   山东  

1.
崔永元讲过一个教育的故事。

多年前,崔永元看到北京十一学校的一个现象,那里的老师自己编排课本,不按传统的课本来讲课。崔永元就问老师,学生们以后要面临高考,高考需要统一的答案,如果不按照课本来学习,学生们该怎么办?

老师很认真地回答:“你太小瞧这些孩子啦。”

老师对崔永元说,假如给你一个任务,回家把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语文课本都找出来,从头到尾翻一遍,看看一个小时能不能学会。

崔永元说,那还用学,我都50多岁了,小学的语文课本怎么会学不会。

老师又说:“高考所需要的答案对于学校里的孩子来说,很像小学语文课本对于你的含义,要学会它并不是难事,需要的只是抽出特定的时间、投放特定的精力。虽然我们没有采纳传统课本的模式,但是这不妨碍我们教给他们应掌握的知识,以及相较这些知识更为重要的思考和判断。我们不会改变孩子高考的事实,但我们更重视的是,要让他们知道我们的教育不是只有背诵答案这一种方式。”

和大多数普通学校来比,北京十一学校是一所特殊的学校,但故事中这位老师说的确是“正确”的话。


2.
真正好的教育,不在有看得见的人群、课桌和讲台,而在有看不见的责任、勇气和智慧。

3.
诺贝尔物理学奖对人类文明的揭示:这个世界对一个人而言,是由意义所调度的;因为没有意义就没有注意力,而注意力所带来的意识投射,才是真实世界发生改变的基础原因。

4.
英国教育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将人的智力发展归结为浪漫、精确和综合运用三个不同阶段。教师的阅读同样也可以表述为类似的三个阶段:绝大多数的教师阅读,刚开始都是浪漫随心,再慢慢了解自己所需,逐步精确。只有当阅读进入一定境界后,才会展开主题阅读和综合运用。

5.
溥仪买了门票去故宫参观,看到墙上挂着的照片,说:“这不是光绪帝,是醇亲王。”

工作人员说:“我们是专门研究历史的,是你懂还是我们懂?”

溥仪说:  “我是不懂历史,可我爹我还是认识的。”



半亩书房
如果旅行是一本书,那么走到哪里都是阅读;如果阅读是一段旅程,那么,就从一本书出发吧,因为除了愛情,沒有事情像阅读这样让我们觉得,迟來的开始,也可以如此美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