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6600字,阅读约需15分钟。
两千多年前,驼铃阵阵,张骞率领使团,手持符节,踏上危险重重又令人向往的西域,开启了“凿空之旅”;一千五百年后,波浪滔滔,郑和率领船队,云帆高张,昼夜星驰,七下西洋,造就中国古代“麒麟外交”的盛世。
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为世界提供了一项充满东方智慧的共同繁荣发展的方案。十多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所获成果不断造福各国人民。
作为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一带一路”带动了沿线各县的设置和发展,而沿线的县域对“一带一路”也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传承中,各县留下了古代东西交流互鉴、交往交融的宝贵财富与文化基因。本次选取了霍尔果斯、敦煌、永宁、合浦、徐闻、晋江等六个宝藏县域代表,让我们一起沿着它们的历史足迹,看看它们与“一带一路”是如何共生、共荣的。
新疆 · 霍尔果斯
首先,让我们把目光投放到一座小城,霍尔果斯。它坐落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边境上,县名的蒙古语意为“驼队经过的地方”,哈萨克语意为“积累财富的地方”。这里水草丰美,自古就是游牧部落的天选栖息地。
霍尔果斯最早出现在中原人的视野里,大概要追溯到汉武帝时期。建元三年(前138),为了反击汉朝的强敌匈奴,武帝打算找到匈奴的世仇大月氏,与他们共同夹击匈奴。
枝头回黄转绿,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汉朝设立对西域的直接管辖机构——西域都护府,霍尔果斯为西域都护府辖地。随后东汉、两晋南北朝时期,霍尔果斯一直承接着往来的商旅,见证中原的丝绸、瓷器、茶叶,西域的宝石、香料、毛皮等珍贵物品的交流互通。
横屏观看
到了清朝,霍尔果斯地处中俄两国商路,当时称为“尼堪卡”。新中国成立后,尼堪卡正式改称霍尔果斯口岸,霍尔果斯的发展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更上层楼。1983年,霍尔果斯升级为国家一类口岸。2006年,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获批建设,成为中国首个跨境合作区。2014年,霍尔果斯设市。
甘肃 · 敦煌
“每个中国人,一生一定要去一次敦煌。”敦煌是享誉世界的艺术宝库和文化殿堂,令人向往。回望千年,这里不仅是陆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更是东西方文明交融的见证者。
“敦煌”首次出现在历史记录中,是在《史记·大宛列传》,这里曾是大月氏人的故地:“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及为匈奴所败,乃远去……”
▲ 敦煌鸣沙山。供图 / 祝海鹰
随着汉朝与匈奴的势力角逐,敦煌进入中原视野,成为连接中原与西域各国的咽喉要道。汉匈之战以匈奴远遁终结,于是在元鼎六年(前111),汉朝政府设置了敦煌郡。此时,采用的是“郡县”两级的行政区划。这是敦煌首次成为正式的行政区划,也是它成为丝绸之路重镇的开端。
▲ 敦煌七彩丹霞。供图 / otoph
北魏正光四年(523),北方边镇爆发“六镇起义”,孝明帝下诏改镇为州,敦煌因盛产美瓜而名为“瓜州”(一度易名为“义州”),现在的敦煌市也在其辖区内。
隋唐时期,敦煌迎来鼎盛时代。贞观十四年(640),唐太宗平定西域,灭亡了高昌,打击了西突厥势力,丝绸之路变得空前繁荣,敦煌也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会。这里不仅是“东西商贾,代马商胡”的商贸中心,更是文化艺术的高地。
随后,唐朝设立二十四都督府,敦煌从郡升级成为都督府,负责管理西域事务。辽宋金时期,敦煌先后被西夏、回鹘等政权统治,蒙古灭西夏后,至元十四年(1277)恢复称沙州。敦煌依靠独特的地理位置,继续承担着沟通中西的重任。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就在其游记中记载了这里的繁华景象。
就像日到中天终要西沉,繁荣的敦煌亦是如此。嘉靖七年(1528),明朝关闭嘉峪关,沙州、瓜州均归于沉寂。敦煌重新被世人瞩目,是在1900年。看守莫高窟的道士王圆箓在藏经洞发现了包括佛经、文书、绘画等艺术价值极高的“敦煌遗书”,为此形成近代的“敦煌学”。新中国成立后, 敦煌成为县级市。
时至今日,莫高窟的艺术瑰宝、鸣沙山的驼铃声声以及敦煌学,依然吸引全世界的游客蜂拥而至。敦煌的故事是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融的见证。
宁夏 · 永宁
横屏观看
隋朝增设弘静县,现在的永宁又分别隶属于弘静、灵武、怀远三县,唐朝沿袭隋朝的设置,没有大的改动。随后北宋时期,永宁地区成为西夏的领地。公元1227年,蒙古灭亡西夏。西夏被归为“宁夏府路”,即“西夏地区安宁”的意思,这是“宁夏”行省名的初次登场。当然,永宁地区还是隶属于宁夏府路。
▲ 永宁县回乡园风景区建筑。供图 / 喜之狼
永宁最引人注目的历史遗存,当属贺兰山下的岩画。这些距今已有数千年历史的岩画,记录了从先秦到隋唐时期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场景。不仅有狩猎、放牧的画面,还有农耕、祭祀的场景,生动展现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在此交融的历史图景。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永宁始终保持独特的发展轨迹。从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到今天的现代农业基地,永宁诠释着“塞上江南”的内涵。这里的每一条古渠、每一片良田,都在诉说着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
广西 · 合浦
▲ 合浦南流江入海口。供图 / 梁杰
▲ 合浦县汉代文化博物馆。供图 / 黄永佳
元朝时,廉州合浦郡被改为廉州总管府。清顺治时期,廉州府管辖钦州和合浦、灵山2县,驻地合浦县,隶属广东行省。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合浦一直归属广东省管辖,直到1952年,才将合浦划归广西省钦州专区。1987年,合浦归属现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
所谓“靠海吃海”,合浦在汉代就发展出了成熟的珍珠养殖业。在廉州镇附近的清水江至禁山一带出土了上万座汉代墓葬,陪葬品除了中原特有的青铜器、金银玉器、陶瓷等,还有珍珠、玛瑙、琥珀等明显来自西方的珍贵物品。合浦九只岭汉代墓地,还出土了来自罗马帝国的金珠子,充分证实合浦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的地位。
这段历史,奠定了合浦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镇的基础。合浦是中国古代海洋文明的缩影,也是海上丝绸之路非常重要的节点。
横屏观看
▲ 海上丝绸之路港口主题建筑群。供图 / 黄逗GoGoGo
广东 · 徐闻
徐闻,这片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土地,三面环海,与海南岛隔海相望,自古就是海上丝路的重要门户。“四州之人以徐闻为咽喉”,苏东坡如实描绘了徐闻的战略地位。
横屏观看
横屏观看
▲ 徐闻县外罗镇白茅海风光。供图 / 快乐摄影人cdf
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到今天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徐闻始终在演绎着中国与海洋的深厚渊源。这座古老的港口,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福建 · 晋江
在福建东南沿海,有一座三面临海的古城——晋江。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中,中原百姓为避战乱集体南迁,据江居住,因此便有了该名称。今天的晋江虽是一座海滨小城,但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传统,都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不凡过往。
先秦时期,晋江是古闽越族的栖息地。秦朝一扫六合,平定越地,设置闽中郡,晋江地区就归其辖管。西汉时,越王勾践的子孙因功被封闽越王,晋江又隶属于闽越国。东汉时设置会稽南部都尉,在其下增设五个县,晋江隶属于其中的侯官县。三国时期,晋江为孙吴政权所有。吴国拆侯官新设建安郡,晋江于是又归建安郡统领。
▲ 晋江围头湾触角沙滩海岸线自然风光。供图 / 陈小羊
两晋南北朝时期,建安郡被改为南安郡或南安县,寓意南方安定的意思。此间,晋江地区一直隶属于这些郡县管辖。直到唐朝开元六年(718),唐玄宗析南安县东南领域,设置晋江县,隶属于泉州。
宋元明清时期,晋江依然归属泉州。清朝实行省、府(州)、县三级制,泉州府为闽八府之一,晋江隶属于其下。民国初期实行省、道、县三级地方建制,泉州府所领晋江等县属南路道。民国十六年(1927)废除“道”,实行省、县二级地方建制,自此晋江归属福建省管辖。
值得一提的是,魏晋南北朝是晋江佛教文化的重要发展阶段。龙山寺的前身建立于这一时期,开创了晋江“泉南佛国”的传统。考古发现的佛教造像和建筑构件,展现了早期佛教艺术的精美。晋江在宋代也尤为出彩,修建了一座巨型跨海大桥——安平桥,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海湾石桥。桥墩基础采取“睡木沉基”法——工匠们在打入海底的木桩之上再横卧一层木桩,其上再砌筑石桥墩。这一做法既可加固地基,又可使地基平整。桥墩外部用巨大的花岗岩块砌筑,内部填充碎石和石灰浆,这种精妙的工艺确保了桥梁千年屹立不倒。
清朝时,晋江虽然失去了往日的国际贸易中心地位,却成为重要的文教之地。这一时期,大量的书院建立,培养出众多知名学者,“海滨邹鲁”的美誉由此而来。
▲ 晋江市安平桥。供图 / 红糖果
如今的晋江,深沪湾的渔港仍在繁忙运转,灵源山、紫帽山等自然景观与人文古迹相得益彰,草庵寺的钟声依旧回荡在古城上空。晋江博物馆中珍藏的文物,静默地讲述着这座城市的辉煌过往。
时移世易,尽管古代丝绸之路的辉煌已经成为历史,但它不只是一段记忆,更是“一带一路”政策的“巨人肩膀”。今天的“一带一路”是在丝路基础上继往开来,为世界经济复苏和持续增长开辟新路径、创造新机遇,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点击关键词,这是我们为你推荐的
大理1 大理2 鄱阳湖1 鄱阳湖2 山东 问诊主题公园1 问诊主题公园2
「丁俊杰看城市」微信公众平台转载须知
署名作者的原创作品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
长按二维码可添加关注、如需帮助请发送邮件或电话联系
丁俊杰·江湖人称老勾
国家广告研究院院长
崔永元口述历史中心主任
博士生导师、广告传播研究专家
城市品牌、城市形象研究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