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签,仿佛是国内推动入境游的主轴线。
继延长对法国等12个国免签政策出台后,外交部领事司发布消息显示,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对新西兰、澳大利亚、波兰3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其中6月17日当天,澳大利亚免签消息发布仅半小时,澳大利亚游客在Trip.com搜索中国相关关键词热度,环比前一天增长超80%,可见外国人对来华的情绪高涨。
国家移民管理局公布的第一季度工作主要数据显示,累计签发外国人签证证件达到46.6万人次,免签入境外国人达到198.8万人次,分别同比增加118.8%和266.1%。
亮眼的数据表明,入境游正在呈现出蓬勃之姿,社交平台上也能看到许多“外国人扎堆”的短视频,入境游到底恢复到什么样的水平?平台热度背后,旅游企业可以为挖掘更大的发展空间做出什么努力?
作者 | 何雯静
策划 | 许玥
顺着免签一路爬坡
自2023年开始,伴随一波又一波政策红利落实,国内入境游数据整体表现出稳步攀升姿态,单方面免签政策实施以来,外国人出入境呈现高开高走态势。
今年年初,中国旅游研究院就给出了一个乐观预判:“据初步估计,2024年,外国人入境市场有望恢复到2019年的五成,港澳台入境市场实现全面恢复。”
最先感知到入境游恢复的是交通,航班管家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26日,今年累计入境游航班量接近16万班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约70%。其中港澳台约2.9万班次,其他国家约13万班次,其他国家班次较2023年同期增幅超过185%,涨势喜人。
邮轮也有好消息,4月初,“迈希夫五号”搭载来自德国、奥地利、瑞士等国的2500余名欧洲游客停靠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这意味着入境游重启以来,国内最大规模海外旅游团登陆。多家媒体报道称,预计上海全年将接待18艘邮轮、游客数量超4万人。
旅行团是入境游回温的标志之一,多家旅行社出现爆单情况。中青旅首席品牌官徐晓磊在《焦点访谈》中曾表示,仅3、4月份,中青旅就累计接待数个千人大团;据广之旅入境游业务负责人方方透露,截至今年5月,广之旅已经陆续接待多个过百人的国际商务大团。
旅行社生意旺起来,导游跟着忙碌起来。常驻成都的小语种导游说,“从6月到10月底的行程都被排满了。”兼职导游的费用也水涨船高,广州一名从事俄语导游的从业者表示,广交会期间,日薪基本在800元左右,最高可以达到1000元。
外国人涌入,景区、博物馆、酒店也纷纷顺势推出便捷措施。如上海博物馆,针对团队游、自由行游客,都分别开放了电话预约渠道,以及凭有效邮箱注册登录官网预约系统渠道。
支付方面向来是入境游的老大难,西安联合了景点、银行等多方力量,通过增加外币现钞业务网点、提供外卡支付pos机、支持多个国际APP扫码支付等方式,着力打造外宾支付服务示范区。其他城市也推出了类似的便捷措施。
尽管国家移民管理局暂未公布二季度出入境相关数据,单看国家移民局通报的五一、端午两个假期数据,外国出入境分别达到了77.9万人次、50.7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均有明显增长。不难预估,2024年入境游市场会顺着免签红利一路爬坡。
“China Travel”成流量密码?
据蓝鲸新闻报道,今年免签入境的外国人数量约是去年同期的10倍。国内媒体、内容平台也有不少叫好的视频。
比如知名博主高佑思的B站账号"歪果仁研究所",多条外国人游中国视频里,外国人都表示对中国旅游体验的认可。其中一条俄罗斯游客在上海特种兵旅游的视频,其浏览量高达180万。
B站其他外国人开设的账号,对中国旅游也是赞不绝口。国内市场重视入境游,内容平台一片叫好并不奇怪,但“China Travel”真的是流量密码吗?海外平台的答案可能更有说服力。
在TikTok上搜索“144小时过境免签”、“China Travel”词条,多条高赞视频映入眼帘,诸如外国小哥899美元游中国、跟着中国人探索长沙和张家界、打卡大理洱海小麦田等视频都获得数千乃至上百万点赞。
除了展示中国风景和自己亲身体验总结的旅游攻略,还有人感叹中国的科技进步,当老外亲眼目睹中国的无人机送货服务时,博主惊呼“China is already in 2030”。
老牌视频平台YouTube里,“unexpected” “never expected” “not what we expected”则是标题中的高频词汇。
其中一条标题为“为什么没人想让我们去中国”的视频,累计播放量达138万次。账号“JetLag Warriors”由一对全职旅行夫妇运营,借着“144小时过境免签”的便利,这对夫妇从去年12月开始,先后游历了中国34个城市。截至目前,该账号里中国专栏累计播放量已经超过560万次,远超账号里其他国家系列视频。
YouTube相关视频下的评论区十分热闹,有人分享自己在中国定居数十年的经历,也有人感叹自己看到的中国和早前看到的媒体报道截然不同,还有人向博主科普中国菜系,其舆论氛围都相对友好。
如今,海外媒体的舆论风向也朝着正面评价方向转变。比如欧洲新闻网认为“免签政策释放了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欢迎更多游客到访中国的积极信号”;西班牙《国家报》认为,“中国展示出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的诚意”。对于中国在支付环境、便捷预约等促进入境游作出的努力,美国旅行行业网站Skift也给出了肯定。
爆火之余,路还很远
有意思的是,外国博主发布的中国旅行视频,其出游方式似乎和常规的景点打卡大不相同。博主们大多在逛超市、坐地铁、参加新年活动,仿佛在融入当地,在体验中国生活。
复旦大学张志安教授认为这并非坏事,他指出,“China travel”视频的走红是以普通人的、生活化的镜头拍摄中国,一定会丰富中国在全球的可见性。
在各大媒体发布的新闻中可以看到,海外旅行团中,老人占比明显偏高,而他们的旅游节目大多以景点参观、缆车索道等走量型的传统方式为主,路线基本与国内团客无异。
年轻外国游客所钟爱的潜水、冲浪、滑雪等高品质度假活动,国内虽有类似的景点,但整体上还未成气候。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尽管景点指引上普遍加入了多个语种介绍,部分景区或旅游服务机构还会提供免费交通接送、e-sim卡上网服务、多样化餐饮等一站式服务,但这都不能弥补休闲度假产品的短板。
“国内度假的天花板是三亚,它对标的是普吉岛、迈阿密,但明显现在水平还相差甚远,你不可能让老外天天窝在酒店度假。”旅游专家周鸣岐如是说。度假氛围不足,就很难刺激高净值人群来消费,旅行团就容易偏向于中低端体验,如简单的旅游观光、地标建筑打卡、固定团餐等。
走量则意味着低价。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2019年期间,入境旅游收入从1137亿美元逐年上涨至1313亿美元,每年涨幅不到1%,整体涨幅仅15%。其旅游消费力不仅相比国内消费属于凤毛麟角,其人均消费还相当于“穷游”水平。
不可否认,多重利好政策推动,和旅游企业合力推动下,入境游热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24年旅游业发展指数》显示,中国在促进旅游业发展方面位列全球第八,是前十名中唯一的发展中经济体。
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梁建章曾公开表示,如果中国入境游收入能占GDP1.5%,将带来超万亿元增量空间。如今,从政策层面,到旅游企业,再到个人都在合力推动入境游的齿轮。大家的共同目标,不仅是为了让世界看到真实、立体的中国,更是为了托举起中国的旅游经济。
点击关键词,这是我们为你推荐的
大理1 大理2 鄱阳湖1 鄱阳湖2 山东 问诊主题公园1 问诊主题公园2
「丁俊杰看城市」微信公众平台转载须知
署名作者的原创作品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
长按二维码可添加关注、如需帮助请发送邮件或电话联系
丁俊杰·江湖人称老勾
国家广告研究院院长
崔永元口述历史中心主任
博士生导师、广告传播研究专家
城市品牌、城市形象研究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