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乌珠穆沁田野考察(三)——晚宴篇

文摘   2024-11-22 12:29   中国  

9月28号晚上,内蒙古艺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乌兰其其格老师带领音乐学研究生孙玉琪、李嘉欣、书圆、徐东昌四位学生前往天骄酒店参加哈扎布阿爸的祝寿晚宴。地点在当地旗里大蒙古包式宴会厅。晚宴受邀的多是直系亲属、朋友和同一嘎查的乡亲们。由于哈扎布先生是牧民歌手,也是查干夫“乌珠穆沁长调传习所”成员,因此传习所歌手们也前来参加仪式活动。

图1 学生们做准备工作

晚宴在祝寿仪式前一天傍晚日落的时候开始,像是前奏,更像是预热。我们一行人到达酒店,东道主按当地的习俗手捧奶皮和奶豆腐迎接并让前来的客人品尝。宴会厅里将桌子连起来摆放成南北方向的几条长桌,铺上白色的桌布。进入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主人及客人们男性基本坐在长桌的西边、戴白缎头巾的女性坐落在东边的席位。宴席主要以肉食、奶食、包子为主,是草原牧民日常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食品,也有通常饭店的菜品。

图2 客人就坐

图3 蒙古美食

席间,老人们相互问候交谈、孩子们相互嬉戏打闹,19:00在主持人宣布晚宴正式开始。祝寿晚宴更是长调民歌的盛宴。第一首长调歌曲由著名长调歌手陶格涛开始演唱,他在台下的座位上拿着话筒演唱《黑骏马》,接下来过寿者老人的孙女在台上演唱《 清澈的色耶拉吉 》。之后由查干夫老师及传习所的艺人们演唱了一首乌珠穆沁长调民歌《褐色的雄鹰》。大家说蒙古包太大了,不用话筒不行。台下的老人们也回唱着“图日勒格”,但台上台下的声响显然不是一个层级,也无法达到小蒙古包的社交与声响效果。牧民们演唱了当地乌珠穆沁长调及短调民歌——《清凉的杭盖》《乌林岭》《那林呼和》《清澈的色耶勒吉》《金翅百灵鸟》《慈祥的父亲》《都仍扎那》等。作为专业学生,我(书圆)的感受是民间艺人们不懂现代教学中的曲式及歌曲结构,也不知道歌曲的调式调性等专业问题,所以他们的演唱反而是自由松弛的,他们会用心、用真实情感来演唱,如同他们的生活。

表格一 晚宴演唱歌曲汇总

图4 老人的孙女哈拉木吉演唱

图5 查干夫老师及传习所成员

图6 民间艺人演唱

在这场盛宴当中我们也身临其境,真实地感受到了浓厚的乌珠穆沁音乐文化。因此作为2024级音乐学研究生书圆也上台为祝寿老人献上了一首《命运的齿轮》,被称赞为“歌手小伙子”。得到当地人的喜爱是他这一次田野调查中的收获,也成为一次难忘的回忆。

图7  书圆登台献歌

宴席近半,老人小孩儿们便开始安排打扑克的游戏,会的不会的都加入其中,要是不会牧民们很热情的讲解,而且游戏规则简单使用,获胜的技巧不在于如何打击对手,而在于保住自己手里的分数,这应该是牧民们生活当中的智慧。最终获胜者还有相应的奖励,寓意得到奖励的人这一年当中会万事顺意、平安喜乐。老师学生们也积极参与到这个游戏当中,玩得不亦乐乎。

图8 乌兰其其格老师参加游戏

在这次的晚宴当中,田野小队置身于东乌珠穆沁草原牧民的欢乐的氛围中,也逐渐被长调音乐感染,从一开始听到长调就犯困,毫无感兴趣的学生,到现在萌生了学习长调歌曲的念头。并且本次的东乌珠穆沁田野调查之行耳目一新,既让田野调查小队观摩到了乌珠穆沁生活及音乐文化,还获得了难能可贵的亲身的体验。

图9 拜访著名长调歌手陶格涛

图10 田野小队与查干夫老师


END.


撰稿 | 书圆

摄影 | 田野小队成员

编辑 | 敖艳

审核 | 师占成 乌兰其其格



草原音乐文化传承与研究驿站联盟
致力于蒙古族及北方草原音乐文化的研究、保护、传承、传播、发展以及传统音乐的文化互动、学术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