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是临床常见皮肤病,因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临床表现以风团与瘙痒为主要表现的免疫相关性皮肤病,约20%者伴有血管性
依据来源不同,荨麻疹病因或诱因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
外源性因素包括:物理因素(摩擦、压力、温度、日晒等)、食物(鱼虾和禽蛋等动物蛋白类、蔬果类及酒、饮料等)及食品添加剂、吸入物(植物花粉、尘螨、动物皮毛等)、药物(免疫介导的如
内源性因素包括:慢性隐匿性感染(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等引起的自身炎症反应、劳累或精神紧张、自身免疫反应等。
据自然病程,荨麻疹可分为急性荨麻疹(≤6周)和慢性荨麻疹(>6周)。2022年指南推荐:荨麻疹治疗,以完全控制症状为治疗目标,并考虑用药安全性及提高生活质量等因素,权衡利弊后选择治疗方案。
1. 急性荨麻疹治疗:
首先应发现并去除病因,治疗用药首选安全有效的第二代非镇静类抗组胺药物(如
2. 慢性荨麻疹治疗:
2022版指南推荐使用标准剂量的第二代抗组胺药作为慢性荨麻疹的一线治疗。应用该类药物治疗时,应足量、足疗程规律用药,而非按需用药。慢性荨麻疹疗程至少3个月~6个月,或更长时间。治疗期间推荐以达到有效控制风团和瘙痒发作为标准,以可稳定控制症状(7日荨麻疹活动度评分[UAS7]<7或荨麻疹控制程度测试[UCT]≥12)的最小剂量维持治疗1周~2周后逐渐减少剂量或延长用药间期,直至停药。
在使用标准剂量的第二代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1周~2周后不能有效控制症状时:
(1)在获得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推荐增加该类药物剂量至最高4倍,并在临床诊疗中监测不良反应,有效后逐渐减量维持。
(2)或可考虑更换抗组胺药种类,或联合使用其他二代或一代抗组胺药物,并根据患者病情和疗效酌情调整。
表1 荨麻疹常用治疗药物
儿童荨麻疹治疗药物
一、抗组胺药物
组胺是引起炎症和过敏性疾病的一类物质,目前已经明确4种组胺受体:H1、H2、H3及H4。抗组胺药指通过与组胺受体结合拮抗组胺作用的药物,其中,H1抗组胺药可以有效缓解组胺引起的皮肤瘙痒、红斑、风团等症状,持续使用H1抗组胺药在慢性荨麻疹症状控制方面至关重要。
抗组胺药分为第一代及第二代两类。一代抗组胺药多为亲脂性,易透过血脑屏障,产生中枢抑制,称为镇静类抗组胺药。而二代抗组胺药不容易通过血脑屏障,中枢抑制发生率低,又称为非镇静类或低镇静类抗组胺药。
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是治疗儿童荨麻疹的一线用药,其亲脂性低,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无镇静作用,对组胺受体有高度选择性,无明显抗胆碱反应。对标准剂量的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治疗无效者,建议可更换其他抗组胺药物,或酌情根据体重增加抗组胺药物剂量(一般不超过4倍剂量,如西替利嗪、
➤≥6个月儿童可选用地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
➤≥2岁儿童可选用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
➤>6岁可选用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
➤氯雷他定2-12岁体重≤30kg剂量为5mg、qd,体重>30kg剂量为10mg、qd;>12岁剂量为10mg、qd。
➤地氯雷他定6-11个月剂量为1mg、qd;1-5岁1.25mg、qd;6-11岁2.5mg、qd;≥12岁5mg、qd。
➤西替利嗪6个月-2岁剂量为2.5mg、bid;2-6岁剂量为5mg、qd或2.5mg、bid;≥6岁剂量为10mg、qd或5mg、bid。
➤左西替利嗪6个月-5岁剂量为1.25mg、qn;6-11岁剂量为2.5-5mg、qn;≥12岁剂量为5mg、qn。
注意事项:抗组胺药物一般新生儿不推荐使用,慎用于<6个月婴儿。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可轻度抑制中枢。遗传性长Q-T综合征、患有其他心脏基础疾病者慎用,避免抗组胺药物过量。不建议增加剂量的第二代抗组胺药物长期使用。
二、奥马珠单抗
人源化IgG1κ单抗,可降低IgE水平、抗炎、抗过敏,对部分慢性难治性荨麻疹儿童可在抗组胺药物疗效不佳时酌情选用奥马珠单抗。奥马珠单抗也用于治疗冷接触性荨麻疹、人工荨麻疹、CholU、延迟压力性荨麻疹、日光性荨麻疹、热接触性荨麻疹、水源性荨麻疹等诱导性荨麻疹。
奥马珠单抗皮下注射,用于12-18岁青少年剂量与成人一致,可150mg/4周或300mg/4周。6-12岁儿童可根据体重与基线IgE水平,以哮喘适应证的对应剂量即75-600mg/次,频率即每2周或4周1次为上限剂量。
注意事项:6岁以下儿童不建议使用。禁用于存在蠕虫感染高风险、哮喘持续状态、急性支气管痉挛者。肝肾严重受损者慎用。若计划接种疫苗,奥马珠单抗注射与疫苗接种间间隔至少2周,若需接种紧急疫苗如破伤风疫苗可在任何时刻立即接种。
三、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如
孟鲁司特钠(颗粒剂、咀嚼片、片剂)剂量推荐1-5岁4mg/次、qd;6-14岁5mg/次、qd;≥15岁10mg/次、qd。
注意事项:警惕神经精神事件如噩梦、
四、糖皮质激素
可抗炎、抗过敏、消肿、镇痛等,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轻炎性反应引起的充血与组织液渗出,可用于急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延迟压力性荨麻疹、人工荨麻疹、冷接触性荨麻疹、热接触性荨麻疹、振动性荨麻疹、无汗或少汗型CholU、接触性荨麻疹。
急性荨麻疹:口服抗阻胺药物不能有效控制急性荨麻疹症状时,或症状严重如伴有腹痛、
慢性荨麻疹:糖皮质激素可用于急性、重症或伴有喉头水肿的荨麻疹,以缓解严重的急性症状,如口服泼尼松,好转后逐渐减量,通常疗程≤2周,不主张在慢性荨麻疹中常规使用。
此外,人工荨麻疹、热接触性荨麻疹可口服糖皮质激素,冷接触性荨麻疹、振动性荨麻疹可系统用糖皮质激素,延迟压力性荨麻疹、接触性荨麻疹可局部外用或口服糖皮质激素,无汗和/或少汗型CholU可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
注意事项:可致消化道反应、消化道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