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樱花小学坐落在闻名遐迩的紫金山北麓,共两个校区,分别为樱驼花园校区和东方城校区。
学校现为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示范校、江苏省心理教育名校、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江苏省和谐教育实验学校、江苏省教育科研驱动质量提升样板校、南京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南京市数字化校园示范校、南京市智慧校园示范校、南京市融合教育示范校等。
本期嘉宾
樱花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李勤
今天我们荣幸邀请到樱花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李勤走进直播间跟我们分享教育教学新思路。
✦
•
✦
QUESTION 01
学校是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教育集团成员校,共两个校区,分别为樱驼花园校区和东方城校区,现有31个教学班,约1200名学生。学校一直秉承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1998年陶行知先生的夫人吴树琴女士来校为樱驼花园校区新校址题名后,学校提出了“人人都是小先生,我们都是小伙伴”教育主张,致力于用六年时光培养“爱生活、会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少年”。
学校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理论指导,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将生活教育思想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具体来说,樱花小学践行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学校从孩子的生活入手整合课程,开发了多姿多彩的“小手掌”课程。这一课程融合了健康、语言、科学、艺术、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内容,旨在还原孩子生活的本来面目,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提升生活的技能,培养儿童的合作力、沟通力、领导力、创造力等多项能力。
“小手掌”课程经历多次迭代,从强调儿童生活课程到注重“做”的价值,再到进一步厘清课程理念,与小先生制下伙伴学习融合,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
学校传承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并结合现代办学理念,将伙伴关系重构,并为“小先生制”赋予新的含义,不仅强调孩子与孩子之间的朋辈关系,还扩展到孩子成为家庭、社会之间的连接纽带。
在教育教学中,让学生主动承担角色,在活动中得到发展,从而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学习生活氛围。在日常生活中,小先生作为学校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纽带,旨在培养学生成为未来的社会建设者。
课程内容由零散走向整合,形成了“美德生活”“康健生活”“文学生活”“科学生活”“艺术生活”五大领域,结合课后服务采用双选模式,拓展外延,与校外优秀资源合作,与多单位合作构建“会生活”教育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培养“爱生活、会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少年”。
学校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需要出发,从家国型任务、开放型场景、紧密型网络等要素为突破建构了基于伙伴关系的德育创新实践,让儿童在伙伴生活中相互帮助、彼此影响、共同进步,将伙伴关系不断延展,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通过这些措施,樱花小学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会生活、爱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少年。
✦
•
✦
QUESTION 02
学校以伙伴型学习理念为指导,通过校内的学生伙伴学习、家长和教师伙伴型合作等,探索我校伙伴型家校共育的新模式,在学生习惯养成、道德培养、品格塑造等各方面,共同培养与教育学生,努力实现家长教育方式的转变。
延展伙伴关系,大力推进班级自治。学生入学就开始积极贯彻“人人都是小先生”的思想,班级大力推行小先生个性化管理方案。
不同岗位的小先生一入学便担起大任,为班级自治出一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特性,让儿童逐渐适应主人翁角色,从被管理者变成自治者。
学校开展伙伴德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让儿童在伙伴生活中相互帮助、彼此影响、共同进步,并将伙伴关系不断延展。
坚持主体参与,提升家长教育水平。学校加强家教家风建设,开展“书香家庭”等先进典型评选推荐;成立“家长成长小组”,开展家庭教育主题实践活动;邀请家庭教育专家与家长面对面交流,通过“认识家庭树”“学会和孩子沟通”等成长课题,普及科学家庭教育知识;采用线上线下“家庭教育小课堂”,聚焦家庭教育难点堵点,分享科学有效的家校共育方法。
坚持资源共享,打造开放育人课堂。学校积极联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形成了开放、共享、互动的教育共同体,打破传统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壁垒,促进资源共享与合作,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发展空间和服务社会的机会。
学校成立小先生伙伴成长学院,充分利用社区及周边资源,如交警一大队、板仓派出所、孙中山纪念馆、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天文台等,创新开展学生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坚持全员关爱,呵护心灵阳光成长。建立“一生一档案”,关注重点关注的学生,做到全员建档,为学生匹配“全员导师”,形成“学生人人有导师,特需学生有多位导师”的全员关爱机制,学校教师深入一线了解学生家庭生活情况和相关需求,倾听学生和家长的诉求,将专业的教育理念送入家庭。
取得的成果
✦
•
✦
QUESTION 03
樱花小学在推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小先生制”时,结合现代教育需求和技术进步,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创新,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育人要求。
创新教学模式:小先生制下的伙伴学习
基于情感分组,优化学习生态:在小先生制下的课堂教学中,注重基于伙伴关系调查和情感认同进行分组,如在伙伴学习组织架构中,从1.0版本的问卷调查、专业数据分析预设分组,到2.0版本的团体访谈和个别访谈确定正式分组,再到3.0版本的实施调整后长期分组,这种基于情感的分组方式是课堂学习生态优化的独创举措,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互动合作。
明确学习要素,推动互教互学:积极构建课堂模型,梳理出小先生制下伙伴学习课堂教学的五大要素,包括多样化的伙伴学习目标、互为小先生的学习角色扮演、适切的伙伴学习活动、整体性评价以及成果共享,通过这些要素的明确,真正实现学生之间的互教互学,使课堂成为学生共同成长的场所。
构建学习环境,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为了更好地支持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开发了一系列学习工具,如发言牌、小组评价单、移动白板、六顶思考帽等,这些工具在不同年段的课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伙伴学习的有效开展。
学生品格提升:小先生成长学院
依托学院与行动培养:基于 “教学做合一” 思想构建小先生成长学院,设立六大分院,围绕特定的育人维度展开活动,通过系统课程、多样化活动和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开展七项行动,如广场晨读、爱心传递和科普行动等,促进学校与社区的深度融合,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
构建圈层与整合评价:建构班级、学校、社区和社会四个圈层的育人生态,在班级建立互助小组,学校依托学院和行动构建道德教育体系,社区组织服务和实践活动,社会拓展视野和增强适应能力。整合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个维度的评价资源,通过奖章、相册和打卡簿构建全面评价体系,确保评价准确有效。
✦
•
✦
QUESTION 04
自从“小手掌”课程启动以来,樱花小学一直致力于通过不断的反馈和研究来完善和提升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从最初的探索到现在的成熟体系,学校的课程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起步与探索(1.0阶段):基于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学校初步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鼓励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并通过同伴互学来共同进步。
深化与发展(2.0阶段):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学校进一步将互联网平台引入教学,实现了远程教学和在线辅导。同时,学校也开始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如领导力、沟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
创新与融合(3.0阶段):目前,“小手掌”课程不仅涵盖了系统的课程体系,还结合了互动学习空间和儿童生活体验中心,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
此外,樱花小学还加强了学校与社区的联系,让学生们能够参与更多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服务意识。这些努力让学校在教育质量和公平性方面取得了显著提升,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
•
✦
QUESTION 05
我校的特色品牌课程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科技创新、艺术表演、体育运动等。这些课程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还帮助他们在各自感兴趣的领域中发展特长。
例如,学校的机器人编程课程就非常受欢迎,学生们通过设计和构建自己的机器人来学习编程和工程原理。
这个课程的灵感来源于一次校内的科技节活动,邀请了南京科技馆大篷车进校园,当时学校发现很多学生对机器人技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于是,学校决定将这一兴趣点发展成为一门正式的课程,并邀请了专业的工程师作为指导老师。
经过几年的发展,这门课程已经成为了学校的一张名片,多次在全国性的比赛中获奖。
✦
•
✦
QUESTION 06
樱花小学以培养全面发展、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学生为育人目标,注重学生在知识、品德、能力等多方面的成长,致力于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社会培养有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建设者。
小先生,大生态——“社会即学校”德育敞亮行动基于陶行知先生“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继承并发展“小先生制”的精髓,旨在围绕“彼此敞开、相互点亮”的核心理念,通过“建设六大学院:缔造小先生道德涵养的敞亮摇篮”“开展七项行动;塑造小先生道德实践的敞亮社区”“建构四个圈层:形成小先生道德发展的敞亮生态”“整合三个维度:架构小先生道德成长的敞亮评价”四个方面的实践行动,将教育空间从校园延伸至社区和社会,更强调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从而真正实现“做中学”“用中学”。
让每个参与者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独特的作用,共同营造一个充满温暖和支持的学习环境,最终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为社会培养未来的建设者和贡献者。
✦
•
✦
扫码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