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中国】余泽江|瞻仰苟坝会址

文摘   2024-11-05 06:21   北京  
瞻仰苟坝会址
         

 

作者  余泽江

         

 

遵义是革命老区丶红色圣地。妻弟舒中强看准红色旅游的无限前景,靠着他深厚的艺术功底,一本手绘遵义旅游画册,在遵义文化界掀起了红色风暴。

遵义很多红色旅游景区,舒中强都参与策划、创意、制作。如娄山关、红花岗、海龙屯、花茂、苟坝等地,都留下了他的杰作和汗水。

苟坝离著名的花茂村只三公里,一天下午,舒中强驾车带我们去苟坝,那里已经成了很热火的红色旅游圣地。

几年前,中强受遵义市有关部门委托,在苟坝恢复红军时期苟坝会议旧址和建设苟坝会议纪念馆设计丶规划丶施工,曾领我们去那里参观过。那时,苟坝还住着老百姓,基础设施才刚刚开始,真理小道仍是泥巴路面。今天一切都早就完工了,游客接待中心丶绿化丶小沟丶道路丶红军医院等等,全都恢复了原状,老乡们也被另行安置,景区被各种花儿蔟拥。    

苟坝村位于枫香镇东部,距枫香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距遵义城46公里。全村总面积12平方公里,辖18个村民组,760户。全村以种植烤烟、辣椒、油菜等农作物为主,是典型的农业型村庄。境内环境优美、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山青水秀、民风纯朴。中央红军长征中著名的芶坝会议就在这里召开。

苟坝会议会址位于遵义县枫香镇苟坝村马鬃岭山脚,从遵义市南过龙坑西行到枫香镇境内,有乡村公路通枫园至苟坝,也可以由枫香镇驻地至苟坝。

苟坝会议是1935年3月在苟坝的一场会议。苟坝会议成立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三人团,完成了遵义会议改变党中央最高军事领导机构的任务。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三、第五、第九军团和中央(军委)纵队突围转移到遵义创建川黔边新苏维埃区域根据地。在遵义地区活动长达三个月,建立起中国共产党遵义县委员会、遵义县革命委员会(苏维埃政权)、赤色工会、农会和工农武装游击队。中共中央在遵义县境内,几乎天天都在召开会议,决定中央红军行动方针。尤以政治局遵义扩大会议、泗渡会议、扎西(云南威信县境)会议、苟坝会议等系列会议确立、巩固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使中国革命实现了生死攸关的转折。    

遵义会议,毛泽东进入党中央领导核心,政治局常委分工毛泽东帮助周恩来指挥军事。用邓小平的话讲:"尽管名义上毛泽东没有当总书记或军委主席,实际上他对军队的指挥以及重大问题上的决策,都为别的领导人所承认。朱德同志、周恩来同志、张闻天同志、王稼祥同志,他们这些同志确实照顾大局,确实有党性原则,只要毛泽东同志的意见是对的,都一致支持,坚决执行"(《百年小平》·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78~79页)。

1935年3月10日,毛泽东、朱德正集中精力按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决定,指挥中央红军乘遵义战役的胜利同驻仁怀坛厂的国民党追剿军周浑元纵队作战。

3月10日1时,红一军团林彪、聂荣臻一个"万急"电报建议中央红军攻打打鼓新场(时属黔西县辖,今金沙县县城)的国民党追剿军王家烈纵队(黔军)。红军前敌司令部(3月4日根据中共中央负责人张闻天提议成立的)司令员朱德认为:打鼓新场是黔北首镇,又是通往毕节的要塞,黔军比国民党中央军好打,打开打鼓新场有利于中央红军拓展川滇黔边根据地(中共中央政治局扎西会议决定创建川滇黔边根据地)基础。前敌司令部政治委员(时称前敌总指挥)毛泽东在云南威信县境就构思好把滇军调到贵州腹地来,绕个大圈子把中央红军带出蒋介石大包围圈套小包围圈的绝境,北渡长江(金沙江)去川西北会合红四方面军,创建新根据地的战略计划;同时军委二局戴镜元截获敌方向遵义调动部队的电令,国民党中央军、川军、滇军正从四面八方向遵义、鸭溪、枫香、打鼓新场压来。

3月10日,张闻天在遵义县第十二区平安乡苟坝新房子(今遵义县枫香镇苟坝村四合村民组)召集驻苟坝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丶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和部分中革军委局以上首长开会,专题讨论进不进攻打鼓新场问题。会议从早上开到夜间,毛泽东坚决反对进攻打鼓新场,其余参会首长都赞成林彪、聂荣臻"万急"电报建议。毛泽东来了脾气,对主持会议的张闻天说道:"打鼓新场打不得,红军再受不了折腾了。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保存实力。你们硬要打,我就不当这个前敌司令部政委了!"(《大长征》·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第1版195页)。在座的首长毫不客气地顶撞毛泽东:"少数应该服从多数,你不干就不干"(《从转折走向辉煌--苟坝会议研究文集》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81页)。毛泽东愤然离开会议,张闻天搞了个举手表决(电视剧《长征》中有这个场境),结果把毛泽东的前敌司令部政治委员职务表决掉了,同时通过了第二天攻打打鼓新场的决定,授权周恩来签发作战命令。    

深夜,毛泽东翻去复来,难以入眠,觉得攻打打鼓新场是一着败棋,有可能使红军覆灭。为了挽救危亡中的红军,他翻身起床,独自一人打着马灯,去到周恩来住处(红军医院处,离苟坝会址有三里多路。此路现称为”真理小道”。),要周恩来晚一点下发进攻打鼓新场的作战命令。说服周恩来后,又同周恩来一起去说服朱德。天亮了,毛丶周丶朱三人找到负总责的张闻天,要求继读开会。张闻天没有赞同毛泽东意见,但愿意服从大多数,张闻天被周、朱说服,再次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决定撤销进攻打鼓新场计划。    

经过争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终于说服了参会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和中革军委委员。会议决定:不打打鼓新场,同时恢复昨天撤销的毛泽东总政委的职务。

毛泽东坚决反对进攻打鼓新场,使中共中央、中央红军再一次避免全军覆没的危险。"如果没有毛泽东当夜此行,历史的结局会改写成另外的样子"(石仲泉·《从转折走向辉煌--苟坝会议研究文集》·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第4页)。会后,毛泽东向周恩来提出:成立中央新三人团,代表政治局全权指挥军事。

苟坝会议成立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三人团,完成了遵义会议改变党中央最高军事领导机构的任务,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苟坝会议后,中央红军开始实施四渡赤水河的伟大战略转移,在鸡鸣三省的贵州省毕节县林口赤水河岸边一个叫” 鸡鸣三省”的小村庄,中央政治局开了会议,决定把中央红军指挥权全权交给毛泽东,张闻天只负责党的事务。    

参观完苟坝会议旧址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等住址后,沿真理小道,记下了小诗一首:

苟坝会议起波折,真理一度被否决;

泽东高举马列旗,打鼓新场打不得;

红军从此向前进,四渡赤水显英才;

恩来乐意为助手,辅佐润芝纪年开。

作者简介:余泽江,贵州省毕节市人。蒙古族,出生于乡村避壌,干过农活,当过兵,打过仗,立过功,做过记者,任过军校教官,公务员退休。作家丶贵州省写作学会会员丶贵州省散文学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三节草》丶《惜别凤锦桥》丶《贤妻似镜》; 出版有《编织金色的梦》丶《淬炼年华》丶《山路弯弯》丶《在部队成长》丶《有故事人生》等作品; 主编和参与编辑大型文献《密林一三九》丶《七星闪耀》丶《毕节县粮食志》丶《七星关区史志人物选》等等。现居住在毕节市七星关区五龙桥。


往期回顾
【随笔】余泽江|拜谒红军坟
【乡间记事】余泽江|一棵树的神话
【长篇小说连载】余泽江|一头扎进南腊河(一)
【回望军旅】余泽江|战火中的青春(十)——35403部队参战报道队伍记实
【回望军旅】余泽江|战火中的青春(九)——35403部队参战报道队伍记实
【回望军旅】余泽江|战火中的青春(八)——35403部队参战报道队伍记实
【回望军旅】余泽江|战火中的青春(七)——35403部队参战报道队伍记实
【回望军旅】余泽江|战火中的青春(六)——35403部队参战报道队伍记实
【回望军旅】余泽江|战火中的青春(五)——35403部队参战报道队伍记实
【回望军旅】余泽江|战火中的青春(四)——35403部队参战报道队伍记实【回望军旅】余泽江|战火中的青春(三)——35403部队参战报道队伍纪实
【回望军旅】余泽江|战火中的青春(二)——35403部队参战报道队伍纪实
【散文】余泽江|故乡水的眷恋
【回望军旅】余泽江|战火中的青春——35403部队参战报道队伍记实
【教师节特稿】余泽江|童年记忆——献给教师节
【教师节特稿】余泽江|永远怀念燕子口中学老师们
【9.9纪念特稿】余泽江|悲痛欲绝的1976年
【随笔】余泽江|感恩苗寨
【随笔】余泽江|小河桥的前世今生
【随笔】余泽江|苗屋基记忆
【八一特稿】余泽江|我军旅生涯中的“第一次”(二十)——献给建军97周年
【八一特稿】余泽江|我军旅生涯中的“第一次”(十九)——献给建军97周年


丰融春秋
原创首发:散文、诗歌、小说、随笔、游记及图片等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