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近木在2024公益慈善教育对话暨书院十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讲,介绍了合禾联大的愿景和蓝图。我们将建设一所面向普通人、无围墙、小微、博雅的合禾联大,以培养适应乌卡时代(VUCA)的好公民。
下一个十年:建造一所小微大学
说实话,十年前的那一天,我们并不知道十年后的今天书院的状况。我们只是成立了,就硬着头皮前行。这十年里,我们一直往前走,不能站着走,就趴着走,不能趴着走,就匍匐前进。筚路蓝缕,愈难愈开,竟然走到第十个年头。
十年在中国⽂化中寓意着完整,它也被视为数学上最完美的数字,寓意着⼀切数的可能性,我想这正是我对书院未来十年的期待:一切皆有可能。
就在上个月,我在北京参观了由两个高中生创办的探月学校,也听闻教育创新界的朋友提出“无界大学”的概念,这让我意识到:在新的十年,书院需要有更加清晰明确的理想。
这所大学首先是一所没有围墙的的小微大学。没有围墙意味着就是我们的博雅教育对所有阶层的普通人开放。这是我们与其他只提供给精英的博雅教育不同的地方,我们致力于为普通人提供优质的人文社科教育。
小微大学的概念也意味着我们坚持小班制,例如我们现在的MPS班就是我们的硕士班,它不超过30人,我们的博士班刚刚建成,现在有5个人,我们的本科生今天也来到这里,我们的本科班即将在十月份启动,不超过10个人。
小微大学的理念也意味着我们力图将办学成本降低。我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笨重的“大学”,我们不会大笔投入去自己修建楼堂馆所。类似于伦敦的Goodenough College(Gc)、巴黎的巴黎城市国际大学(Cite International Universitaire de Paris)或者美国的密涅瓦学院,我们只是建设融合居住、教室、艺术馆、图书馆等为一体的大学社区。
正如我们书院现在所在的怡乐路社区,这样的社区就是我们的大学。面对普通人,小微大学意味着我们要用相对低廉的学费办“奢侈”的博雅教育。
这所大学的第二个特征就是它是以“自立立人”为宗旨的博雅学院。德国哲学家尼采认为:人是未完成的人,是未定型的动物,因而人总具有可塑性,也就是可教育性。而“完成”总是人追求的目标。所谓人的成长,就是经由教育和自我教育,让人可以成为自由而完整的人,也就是所谓全人。
尼采的思想引发整个二十世纪的新教育运动,也影响到我们的联大,我们的目标就是培养自由、友爱而枝繁叶茂的好公民。这些好公民可以想象成一排排不断生长,但又彼此依靠的禾苗。
这种博雅教育首先关注的是学习空间的营建。它包括实体的教学空间,首先是我们的合禾堂及其周边的黄房子艺术馆、白房子咖啡馆和千禾家、其次是我们的怡乐路社区,我们把社区作为一所学校。
同时我们的教育空间也扩展到中国的其他省市。我们在全国有七所书院。学员可以在各个书院游学,我们还将学习的空间扩展到海外。今年我们的学员刚刚从美国的中西部和加州游学回来。最后还有网络上的教学平台。
那么这样的博雅教育是何时开始,又何时结束呢?联大认为“生活即教育,工作即学习,社区即学校,世界是教室,他人即老师”。基于互联网平台,联大实现一种数字化的沉浸式全日制的主动式学习。
可以说学习一旦启念,当下就可以开始。以MPS班为例,每个月有一次前导网课和一次读书会,每个月有三到四日线下面对面的相聚。班级有微信学习群,时时学习。这样的学习会持续一年半,两个春秋,三个学期。
三个学期的教学特征也截然不同,第一个学期是启航,书院引领课程,第二个学期是共创,以师生共创的方式完成生成式课程,第三个学期是行动研究,联大配以导师制和深度工作坊,支持学员完成学业中的顶点作品(Capstone project),并以行动研究年会和毕业旅行结束学习。
当然书院的特色是终身学习,意味着我们的院友可以随时回炉来到书院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说,你问学习何时结束,答案是:学习永不结束。
第三,这所书院还是一所有历史脉络,薪火相传的书院,它深深地刻印着中西方杂糅的书院传统。为了举办这所书院,当年我们走访了包括岳麓书院、时务学堂、万木草堂在内的各类书院,而当年最直接的启发就来自日本的松下政经塾。
这所小型书院用它的“素直”的教育理念培养出的日本议员比哈佛的肯尼迪学院还多,它强调人道精神和终身学习,重视实践知识,重视培育通达的社会人;重视实务和基层的操练;强调自修自得和国际交流。这些都深深地影响着联大的办学理念。
例如,MPS教育就承接着原始儒家培育士人的教育精神,通过让学员“得智识交换之功,养团体亲爱之习”,它希望让MPS的学人有“仁者爱人之性情,公益天下之胸怀,服务群伦之才干,脚踏实地之坚韧,历史担当之勇气”。
这里还要讲到合禾这个名字的来源。它将培育的学人视为禾苗,禾有成长、发展的含义,合禾则意味着禾苗需要连接纵排才能更好地发展。
书院强调在AI时代中的人的沟通、共情、合作与共创。最后,合禾本身也是中国文化中常用来表达和和美美的祝福语。
禾的概念来自于那个和谐社会的建设时代,合禾也意味着对在地文化以及时代发端的记忆,故名合禾。
第四,这所书院也是一所致力于教育创新的大学。在未来的十年,我们对标密涅瓦学院,我们希望能够成为一所中国化的密涅瓦学院,我们培育学员的实践智慧,以应对乌卡时代,并进而能够在这样的时代,依然可以追求自己的自由和理想。
为此,我们将推动我们的学习进一步的专业化、博雅化、国际化和数字化,以推动学员有能力确立自己的价值观、提升自己的领导力和升级迭代自己的思维习惯。
为此,我们的教学法是修、传、习、行,修就是自修共读。通过持续的读书会、正念、午餐会来培养我们的思维和学习习惯;通过传道授业来与有智慧的师友们交流,探讨和反思我们的价值理念;通过在地研习来扩展自己对中国和世界的想象,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通过行动研究来在导师陪伴下,实现自己的顶点作品,让我们的所学所思在同学们的支持下可以落地生根。
在经历了种种教育带来的“伤痛”后,我们期待学员获得成就的喜悦以及归于平凡的平常心。
最后,我们的小微大学还是一所联合大学。联合的第一层含义是,我们将和我们的院友一起,在全国各地乃至海外都建立一所所独立而有特色的书院,这所联大将这些书院连接起来,学生们可以在中国和世界的大地上行走。
这些书院网络体现的就是某种去中心化自组织的DAO状态。只要愿意,人们就可以在联大发起学习,发起课程,发起学校。从DAO的概念出发,各地有自己的社群,也有自己的书院,这些书院在各地自发形成、经过持续的动荡磨合、然后逐步规范,最终作育人才。
联大的第二层含义就是联合体制、民间和海外的各类大学和教育机构。联大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班课程都力争和这这些机构联合举办,某种意义上,我们是一所平行大学,我们的学生既可以在北大、清华、南开上课,也可以同时在联大读书。
我把这所大学称为联大,也是向西南联大致敬,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杰出的大学,这也意味着我们的一种信心:在这个蕴含众多不确定性的巨变时代,我们反而有可能办出最优质的人文社科教育。
正因为此,这所大学叫合禾联大。我希望和大家一起成为它的联合创始人、它的老师,也是它的永远的学生。
这所学校没有校长,只有自由而平等的学人,和所有的同道者一起,人们在这所大学里研究、学习、生活和奋斗。
感谢在座所有同样心愿的朋友,和我们一起走这条人迹稀少的道路!这里有我们优秀的学者,有我们的学生,他们今天成为我们杰出的院友和学人,还有众多教育慈善家。
我们期待各位都能常来我们的联大,在我们白房子咖啡馆聊聊天,在黄房子艺术馆里转一转,在怀士图书馆的壁炉边读读书,在立人堂里听听课,如果累了,你可以在我们的小院子里看看天,在天台的菜园子里给花儿浇浇水,这就是我们这所小微大学的生活。期待你在这里,可以和一群有趣亦有爱的灵魂一起,互为师生、出入为友,终身学习、志业相携!
回顾我自己的历程,2004年创立ICS,开展黄埔协力营培训。十年以后的2014年创立公益慈善书院,开展MPS研修班。
又一个十年过去了,2024年我将开始新的十年,专心做合禾联大,这所联大将融各个书院、研究院和合禾学堂为一体,以书院式全人教育,和体制、民间和海外的高校一起,培养从本科、硕士到博士三个阶段的人才。
十年前我不可能想象会是这样,但是顺道直行,这时才发现,所有过往,皆为序言。
各位同学,益士,不可以不弘毅!期待和你一起建造这所大学,道阻且长,却满心欢喜!
谢谢大家!
联系我们
如需更多信息,
可扫码添加小学人(xiaoxueren9517)。
扫码添加助教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