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招募贴请看这里👉CirclingChina线下聚会周招募|冬日里一场温热的共居实验
上一篇文章发出来之后,我们也收到了很多朋友的鼓励,也有很多的好奇,也发现对于有的朋友来说腾出六天时间是一件有点“奢侈”的事情,所以现在也开放给大家体验迷你的三天版本——周末青年疗养趴,费用:875元/人(含住宿),三天全程参与后如想继续参加可按早鸟价(1400元/人)补齐差价参加六天完整版。
前三天的活动安排暂定如下,完整六天的安排会在之后陆续公布出来:
报名及咨询请联系:cc-booknow(备注圈圈),或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集体总是让我们又爱又恨:既是温暖支持,又需要做出个人权力和自由的让渡;面对集体与个人的权力关系,我们可能并不需要主动地开专题探究,只需要在一个有觉知、有空间的团体中,觉察、流淌、表达、跟随、拒绝,就一切自明,每个人都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如果你也想要探索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找到在人群中最舒服的存在方式,也许这个圈圈共居实验正是为你量身设计的一场小型社交冒险。
链接与独处并非像鱼和熊掌一样不可兼得,我们相信一个人可以在群体中自洽独处,不必压抑自我需求就可以自如穿行;相信集体是可以成为托举一个人自由的存在而不是阻碍。
将圈圈的底层逻辑——不带评判地、细致而不刻意地觉察,融入到各类活动和日常生活方式中,是这场泛圈圈类共居实验的初衷。
所谓泛圈圈,就是把圈圈这种轻盈的觉察和沟通方式带进各种事务中,比冥想更加随意和生活化,比纯粹的日常交流更多一份觉知,更加方便新手入门,让对话更容易产生共振链接而非隔阂。
如果你时常感到难以慢下来、静下来,可以借一借群体的频率,尝试借由他人的力量小小突破自己的舒适圈,哪怕这个舒适圈是不敢躺平、不敢休息、不敢说不,相信自在流淌的群体中,自我可以更加感受到接纳、爱和允许,以照镜子和沟通的方式弥合人和人之间的人和自己之间的评判与沟壑。
👆过往线下活动照片
From Jess(CirclingChina创始人,蛰伏中):
天哪我看着你们的文案就好emo,感觉错过一个亿!这是第一反应。 如果更加诚实,我会说,妈呀我胃里翻江倒海,我想想都不敢去这样的共居活动。我知道自己有多“难搞”,我不敢想象一大群敏感细腻的人在一起会搞出什么幺蛾子来! 而如果我再诚实一点呢? 我已经很久没有参加过线下Circling了。我知道它多半会给我温暖,但我很怕会在陌生人面前哭得眼泪鼻涕一把抓。与陌生人坦诚相待,曾经是我做过的最勇敢、最骄傲的事,但当我成为Circling China的创始人之后,我包袱越来越重,失去了初心。 我开始不断衡量到底能袒露多少脆弱才是一个创始人+带领者+培训师“健康”、“安全”、“该做”的程度,担心权力关系的混乱……这些顾虑,让我慢慢把自己裹起来了,从而无法在Circling里享受一个普通参与者经常能体会到的那些魔法瞬间。 这是我极大的丧失,我也始终在寻找时机,以最简单的,「普通人」的身份,回到这里。 如果我再诚实一点呢? 我会说,离开Circling的我,孤单成了常态。 而你不必。 From 维斯(CirclingChina主理人):
我甚至还想象,如果你不是单独一个人来的,而是和你的伴侣、朋友,和你的父母、孩子,那在这趟旅程里,你将会体验到多么大的挑战,又将会看见多么深的彼此?这真是勇敢者的旅程,祝福在这趟旅程里的一切相遇,一切发生❤️
From 饼干(Let's Circling主理人):
Circling 是我爱情的见证,Circling China 是我追星的维系 期待 Circling 能变成另一种普通话,期待 Circling 能有一个 or N 个据点 期待有交心的朋友,期待有拥抱我的脆弱的港湾,期待一次又一次地遇见 From 朴为(CirclingChina带领者):
Circling就是不断练习允许,允许腾出更大的内在空间,逐渐松掉对他人对外物的控制欲和认同欲,力量和智慧会在这个空间里悄无声息地滋生。
From Cido(CirclingChina带领者):
回想起开始接触、玩Circling的时候,内心仍然浮现起很多安定和柔软。 看到这次线下圈圈大聚会,内心感觉到既紧张又兴奋,感叹这么大一个多人、长时间圈圈主题活动,会有多少不一样的事情发生啊~~ 最后,有机缘参与此次活动的朋友,在这次圈圈大聚会中,希望你能够慢一点(一点就够了)、再勇敢一点(一点就够了)、多给自己一些时间和空间,相信你能获得不一样的体验~ From 四月(CirclingChina带领者): 我想象中的圈圈线下,应该是常常觉察,保持一致性(俗称有什么说什么,不藏着掖着)但又有能力牵住自己的狼狗。那么我觉得我就活在真实与爱之中了。 ... ...
排版:佩兰
文字:层层&佩兰&津一
图片: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