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沟通中,除了上篇提到的羞耻感,我们还会隐藏很多东西。也难怪我们很难读到对方的内心。即便人们没有刻意隐藏,我们也可能误读。
今天带来的这个沟通模型,可以让我们清晰地看到我们到底隐藏了什么,又误读了什么。以及相应地,怎样沟通,才能抵达对方内心呢?
—
沟通模型:信息的 4 个层次
1、4个层次是什么
这个模型来自一位德国的心理学家。(具体是什么,后面再揭晓😛)
我们说出的一句话,传达了4个层次的信息。分别是事实层次、自我表达、关系层次、诉求层次。
例如,妻子开车,红灯转绿,车还没动。
丈夫:诶,前面绿灯了!
妻子(生气地):是你开车还是我开车?
事实层面指实际发生了什么:红灯转绿了。
自我表达层面,指关于自己的信息。“我是怎么样的”、“我是怎么想的”等等。
可能是主动传达的,也可能是不自觉透露的。丈夫的“自我表达”不是很明显,如果他赶时间的话,可能会是“我赶时间”。妻子的自我表达是“我知道怎么开车”。
关系层次,指的是“我对你的看法”、“我对我们关系的看法”等。
一般来说,人们对这一层次的信息很敏感,我们能够敏感地察觉自己是被怎样对待的。在这段对话中,妻子解读到的关系信息是,“你在教我做事”。
诉求层次,指的是“我想要达到什么效果”,“我的需要和诉求是什么”等。丈夫的诉求层次是:可以加油门走了。
2、不同的人对不同层次的敏感度不同
例如男性会对事实层次更敏感。
有些人对关系层次敏感。
他们把一切引向自身,感到自身经常被攻击和冒犯。当有人生气时,他们会认为是自己的责任;看到别人笑,会认为他们在嘲笑自己;被别人注视时,会感到自己被审视;别人移开目光时,会感到自己被回避或拒绝。
有些人对诉求层次敏感。例如饭店的服务人员。看到你东张西望,可能就会过来,问你是否需要什么。
3、不同层次的回答,引导了对话的不同走向
原则上,听话人可以自由选择从哪个层次回复信息。
例如书中的例子,学校里,10 岁的小明走过来,生气地说:老师,小强把地图册扔了!老师会怎么回复呢?
一些老师根据事实层次回复:他是故意这样做的吗?
不同层次的回答,引导了对话的不同走向。
4、模型来源
我想我们多多少少能感觉到一句话的不同层次,也知道除了事实层次之外还有别的(否则大家都是像《生活大爆炸》中的谢耳朵那样讲话了),但是其他层次到底有些什么,我们几乎都是凭直觉来感受和处理的。
这个模型把它清晰并精准地定义出来了。
此外,它让我很惊喜的一点是,它来自保罗·瓦茨拉维克的沟通理论。
瓦茨拉维克曾提到沟通分为“关系”和“内容”。
这个模型里的事实层次对应了“内容”,同时把“关系”具像化了另外 3 个层次。
(关于这个部分,可以看👉《说什么并不重要,没说什么才重要》,在那篇文章里,我曾说很遗憾老瓦提出的先锋理论没有后继的人完善,但这不就有了吗!!!)
—
沟通中的隐藏和层次混淆
在沟通中,理解对方话语不到位,或者沟通容易出现问题时,一般有这几种情况:
* 层次的隐藏:自我/诉求/关系
* 某个层次没有正确解读
* 层次的混淆
1、层次的隐藏
1)诉求的隐藏
隐藏诉求的能力是我们在儿童时期就掌握的。曾经表达的诉求被严厉拒绝或惩罚,儿童就学会了把它隐藏起来。
这么做,有两个好处。
1 是避免这个诉求被拒绝。TA 甚至可以否认曾经表达过这样的愿望。
2 是隐藏的诉求有时比公开的诉求更成功,它可能向接收者施压,从而更愿意屈服于这种诉求。
例如,书上有个例子。姐弟俩在激烈争辩遗产问题。姐姐想直接拿钱,但弟弟不愿意,因为这意味着得卖掉他和母亲一起住的房子。
当两人再次相遇时,弟弟说:上次聊完后,我很沮丧,几天都没睡好觉。弟弟的信息创造了一种和解及哀伤的情感氛围,“不知何故”使姐姐无法“今天再这样对他”。她暗自决定,今天只谈一些“开心的事情”。
一个人越是承受过严重的伤害,越是会用强烈的方式隐藏诉求。
那些依靠过去的伤口来控制沟通对象反应的人必须全力以赴,甚至用攻击的方式来确保他们的影响力,同时极力否认他们才是始作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