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家国产GPU独角兽启动IPO,均为头部券商保荐!

财富   2025-01-17 21:50   上海  
随着人工智能和超级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图形处理单元(GPU)已成为全球科技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Jon Peddie Research(JPR)的最新报告,2024年全球GPU市场预计将超过985亿美元,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2020年前后,我国多家GPU创业公司成立,主要面向图形渲染和AI计算进行技术布局。近半年时间以来,国产GPU独角兽燧原科技、壁仞科技、摩尔线程相继启动IPO,据证监会官网最新披露,沐曦集成已于1月15日办理辅导备案登记,辅导券商为华泰联合。

信息来源:证监会、天眼查、《2024全球独角兽榜》

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沐曦集成于2020年9月成立于上海,并在北京、南京、成都、杭州、深圳、武汉和长沙等地建立了全资子公司暨研发中心。公司拥有技术完备、设计和产业化经验丰富的团队,核心成员平均拥有近20年高性能GPU产品端到端研发经验,曾主导过十多款世界主流高性能GPU产品研发及量产,包括GPU架构定义、GPU IP设计、GPU SoC设计及GPU系统解决方案的量产交付全流程。
公司致力于为异构计算提供全栈GPU芯片及解决方案,可广泛应用于智算、智慧城市、云计算、自动驾驶、数字孪生、元宇宙等前沿领域,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撑
沐曦打造全栈GPU芯片产品,推出曦思®N系列GPU产品用于智算推理,曦云®C系列GPU产品用于通用计算,以及曦彩®G系列GPU产品用于图形渲染,满足“高能效”和“高通用性”的算力需求。
公司产品均采用完全自主研发的GPU IP,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指令集和架构,配以兼容主流GPU生态的完整软件栈(MXMACA®),具备高能效和高通用性的天然优势,能够为客户构建软硬件一体的全面生态解决方案,是“双碳”背景下推动数字经济建设和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算力基石。
在成立不到一年内,公司便迅速完成从天使轮到A轮四轮融资,融资金额达数十亿。天眼查显示,公司最近一次融资在2024年8月23日,投资方包括浦东资本、上海科创基金、湖南国创产业投资、加佳信息、启夏资本
截至目前,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陈维良。陈维良直接持有公司约9.6%的股权,此外,陈外良通过控制上海骄迈企业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曦骥企业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分别持有公司22.83%、6.95%的股权,陈维良直接和间接控制了公司约39.38%的股份
2023年6月,沐曦官宣AI训练GPU MXC500完成芯片功能测试,MXMACA 2.0计算平台基础测试完成,意味着公司首款AI训练芯片MXC500成功点亮,该芯片采用7nm制程, GPGPU 架构,可兼容CUDA,目标对标英伟达A100/A800芯片。
2024年6月,沐曦曦云C系列千卡集群支撑北京智源研究院完成千亿参数MoE大模型预训练。2024年,沐曦已在国内交付九大算力集群,实现商业化运营,全年布局算力集群总规模超过万卡。
在2024年底完成股份制改革之后,沐曦集成于2025年1月15日完成上市辅导备案登记。辅导券商为华泰联合,律师事务所为锦天城,会计师事务所为立信,正式启动A股IPO。

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摩尔线程成立于2020年10月,以全功能GPU为核心,致力于向全球提供加速计算的基础设施和一站式解决方案,为各行各业的数智化转型提供强大的AI计算支持。

公司构建了从芯片到显卡到集群的智算产品线,依托全功能GPU的多元计算优势,旨在满足不断增长的大模型训练和推理需求,以绿色、安全的智能算力,大力推动大模型、AIGC、科学计算、数字孪生、物理仿真、元宇宙等应用的落地和千行百业的高质量发展。

天眼查显示,成立一百天,公司便完成两轮融资,从红杉中国、深创投、纪源资本、五源资本、招商局创投、字节跳动、小马智行、阳光融汇资本等手中拿到了数十亿元。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张建中,控制公司44.07%股份。张建中曾任英伟达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也是摩尔线程创始人和CEO(首席执行官)。
成立4年以来,摩尔线程以每年一款芯片的速度进行技术创新,推出了苏堤、春晓、曲院三款高性能全功能GPU。
2023年9月,摩尔线程发布了新一代全功能GPU芯片「曲院」,并基于「曲院」推出了AI训推一体计算卡MTT S4000和摩尔线程KUAE(夸娥)千卡智算集群,服务于千亿参数规模的大模型训练以及推理。
2024年7月,摩尔线程对夸娥(KUAE)智算中心实现重大升级,从当前的千卡级别大幅扩展至万卡规模。摩尔线程夸娥(KUAE)万卡智算集群,以全功能GPU为底座,旨在打造国内领先的、能够承载万卡规模、具备万P级浮点运算能力的国产通用加速计算平台,专为万亿参数级别的复杂大模型训练而设计。这一里程碑式的进展,树立了国产GPU技术的新标杆,有助于实现国产智算集群计算能力的全新跨越,将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技术与应用创新、科研攻坚和产业升级提供坚实可靠的关键基础设施
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4全球独角兽榜》,摩尔线程排名第261位,估值255亿元人民币。
2024年11月12日,摩尔线程完成上市辅导备案登记,辅导券商为中信证券,律师事务所为竞天公诚,会计师事务所为安永华明,正式启动A股IPO。

上海壁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壁仞科技创立于2019年,致力于开发原创性的通用计算体系,建立高效的软硬件平台,同时在智能计算领域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从发展路径上,公司将首先聚焦云端通用智能计算,逐步在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等多个领域赶超现有解决方案,实现国产高端通用智能计算芯片的突破
公司创始人张文博士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专业,曾任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旗下映瑞光电科技公司CEO,后又作为商汤科技总裁,主导商汤科技总部在上海落地。
上海壁立仞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公司12.65%的股份,WEN ZHANG(张文)持股12.48%,QM120 Limited持股5.58%,梁晓峣持股5.25%,公司无控股股东。
2022年8月9日,壁仞科技在上海发布首款通用GPU芯片BR100,创出全球算力纪录,16位浮点算力达到1000T以上、8位定点算力达到2000T以上,单芯片峰值算力达到PFLOPS级别。BR100的正式发布,标志着全球通用GPU算力纪录第一次由一家中国企业创造,中国的通用GPU芯片正式迈入“每秒千万亿次计算”新时代
公司作为国内少数拥有原创训推一体架构的高端算力芯片厂商之一,与在AI算力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无问芯穹在千卡训练集群、大模型推理服务等领域开展了深度的研发合作。
2024年,经壁仞科技与无问芯穹联合研发攻关,成功将壁仞科技的千卡规模训练集群在无问芯穹Infini-AI异构云平台上进行纳管和调度,已实现并完整验证了弹性容错、异常节点探测、检查点保存与加载、断点续训四大功能。
与此同时,基于壁仞科技BIRENSUPA™️软件工具链和无问芯穹大模型训练引擎,双方通过并行策略层和计算加速层优化,持续深挖壁仞大算力优势,在壁仞科技GPU上实现了LLM模型训练性能提升近1倍。 
2024年11月12日,壁仞科技完成上市辅导备案登记,辅导券商为国泰君安,律师事务所为方达,会计师事务所为容诚,正式启动A股IPO。

上海燧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燧原科技成立于2018年3月,专注人工智能领域云端和边缘算力产品,致力为通用人工智能打造算力底座,提供原始创新、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AI加速卡、系统集群和软硬件解决方案。其产品主要应用于泛互联网、智算中心、智慧城市,智慧金融、科学计算、自动驾驶等多个行业和场景。

公司创始人之一赵立东,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通信系85级EE85,与 “中国芯片首富”韦尔股份创始人虞仁荣、兆易创新创始人之一舒清明曾为同班同学。2014年12月,赵立东加入紫光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担任副总裁,主管半导体投资相关工作。2015年3月兼任紫光集团旗下锐迪科微电子公司总裁,董事,负责公司管理包括战略,市场,销售,运营部门以及投资并购,公共事务等。2017年3月任紫光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负责重大专项的谈判和筹建。
加入紫光集团前,赵立东曾在硅谷工作超过20年,并先后出任管理,研发和市场等多个职位。2007至2014年服务于AMD,历任计算事业部高级总监,负责CPU/APU产品规划,市场分析及拓展;产品工程部高级总监,负责CPU/GPU/APU及多个相关核心IP的研发,团队规模超过千人,并参与成立中国研发中心。
ZHAO LIDONG(赵立东)、张亚林直接持有并通过上海燧原汇智信息科技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燧原崇英信息科技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计控制公司32.5087%的表决权,为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公司不存在直接持股30%以上的单独股东主体,无控股股东。
自成立以来,燧原已开发3代AI训练和推理产品,涵盖芯片、板卡、智算一体机、液冷算力集群以及配套的软件系统,应用于互联网、政务、金融、制造能源等领域。

据悉,燧原科技的产品的核心竞争点是AI算力。例如其研发的推理加速卡,如云燧i10和云燧i20。在推理训练领域,燧原科技研发的云燧T10可以适用于多种训练场景,进阶版的云燧T20和T21,可支持更高性能计算需求,适合大规模AI模型的训练。预计在2025年,燧原科技将继续推动产品创新和迭代,进一步拓展其在AI芯片领域的技术和市场领导地位。
2024年8月26日,燧原科技在完成上市辅导备案登记,辅导券商为中金公司,律师事务所为中伦,会计师事务所为毕马威华振,正式启动A股IPO。


2024年7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印发《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提出到2026年,标准与产业科技创新的联动水平持续提升,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0项以上,引领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快形成据IDC报告,2024年中国的加速计算服务器市场预计将达到190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87%,其中GPU服务器凭借其强大的计算能力继续占据主导地位,预计将占有74%的市场份额。这一趋势不仅推动了GPU市场的整体增长,也为国产GPU厂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但与此同时,国产GPU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2025年1月13日,美国政府发布了人工智能相关出口管制措施。该措施进一步加严对人工智能芯片、模型参数等出口管制,还拓展了长臂管辖,对第三方与中国开展正常贸易设置障碍。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下,国产GPU企业还需在技术革新与市场拓展上的不懈努力,同时要克服供应链及国际竞争等不同层面的种种挑战,争取在未来的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 END -

尚普IPO咨询
2008年创立,中国IPO咨询知名机构,提供募投可研、行研论证、底稿申报、ESG、内控咨询等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