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卓胜微三季报看滤波器IDM

科技   2024-11-05 08:02   湖北  
在十月份,笔者曾经发表过一篇关于唯捷创芯滤波器之可能,虽然在文末没有明显点出VC的滤波器之路,但是聪明的读者想必可以意会到结论就是从fabless到fab-lite再到IDM,文章发表后也有读者留言点评了这个路径的弊端,主要是根据卓胜微今年财务状况恶化得出的相关结论。
卓胜微(300782)10月30日披露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67亿元,同比增长9.55%;归母净利润4.25亿元,同比下降48.05%;扣非净利润4.14亿元,同比下降49.1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6亿元,上年同期为13.3亿元;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8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71亿元,较二季度环比下降55%,主要受到芯卓持续投入导致的研发费用增长,以及资产减值和毛利率变化带来的影响。
关于芯卓,是卓胜微2020年底便开始打造的晶圆生产线——芯卓半导体产业化建设项目,旨在打通供需产业链。具体说该项目先是为了实现射频SAW滤波器芯片和模组的产业化目标,并打造了6英寸滤波器晶圆生产线。2022年公司又在6英寸产线基础上,逐步打造12英寸IPD滤波器产品的生产制造能力。
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卓胜微的研发费用7.53亿,同比增长83.50%。基于对芯卓产业化的战略布局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公司芯卓自建产线导入大批量产品时会产生相应模具费,同时公司不断加强制造工艺和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使得公司研发费用大幅度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固定资产折旧变动金额约为4.13亿元。随着公司芯卓半导体产业化建设项目的持续推进,未来设备转固及折旧费用仍会有所增加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存货26.62亿。主要考虑到外部环境、地缘政治发展等不确定性因素,为应对需求波动和供应风险进行的战略性储备, 库存结构以标准原材料为主。相比几年前的库存金额,增加了好多倍,对于公司运营来说资金占比是相当不菲。为什么会增加如此多的库存呢,主要是卓胜微的MAX-SAW采用的POI衬底技术的原材料大部分需要进口,国内供应能力还不是很成熟,如果不大批量去采购,对于缺乏议价权的国内公司来讲,成本是很难降低的(POI衬底并不像普通的SAW或者TC-SAW那样,能够拥有大量可供选择的上游厂商,原本SAW滤波器上由芯片设计厂商主导的联盟关系,在TF-SAW/MAX-SAW面前两级反转,成为了衬底厂商说了算
另一方面,自有产线的运营成本也会非常高,参考行业里面的三星电子,三星曾公开表示将保持设施运转并降低利用率,但实际上,该公司正在逐步关闭生产线。目前的计划是到今年年底将运转率降低到50%左右。消息人士称,三星决定关闭产线以降低电力成本,而不是让生产线以低利用率运行,这样效率更高。对于芯卓这条卓胜微自用的产线来说,在整个销量没起来之前,产线利用率低,均摊到产品上的成本想必也不会低。基于这个现状,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卓胜微也表示目前考虑到产业链的不确定性, 同时提升公司风险抵御能力,公司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委外和自主生产相结合的模式。说白了哪怕卓胜微SAW滤波器自产比例已经占比较高了,但是从综合成本角度考虑,Fab-lite模式还是会继续。
这些公开的信息,和此前文末留言的读者结论是完全一致的。
行业发展这么多年,射频前端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明显的头部效应,主要的几家公司都是先有了自己的核心产品,能为公司形成正面的收益,逐步占据绝对的市场份额后去扩展产品线同时自建厂房IDM解决供应问题,显然卓胜微目前走的路线就是国际巨头们曾经走过的路线。然而卓胜微的路严格意义来说,并不适合目前大多数的滤波器厂家,国内射频滤波器企业仍保持在中低端领域充分竞争的态势, “价格战”仍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主旋律。不确认的消息说,国内某厂商为了销售业绩,曾报价0.01元每PCS出货滤波器,所以别看都号称出货多少亿片,实际销售额可能真不见得好,利润更无从谈起。最近和行业内的几家公司交流,国产滤波器厂商都是以负毛利状态进行出货,而该赛道已然有大批同质化玩家参与,如星曜半导体、新声半导体、德清华莹、武汉敏声、晶讯聚震、左蓝微电子、频岢微电子等滤波器玩家均融资到B轮左右,企业估值相近、主营业务类似,行业没有明显的龙头,还处在“混战”阶段。
从经营亏损上来看,纯fabless没有固定资产负担,亏损较少,亏损金额大约在数千万到接近一个亿。滤波器行业内现在的共识是:“没有IDM就赔钱”。由于滤波器材料设计生产销售的全环节是紧密连接、高度结合的,要想做好高端滤波器,逻辑上讲,必须建厂投资,改走IDM模式。
两年前,有相关从业人员曾发表观点认为滤波器未来的趋势将是IDM模式,滤波器需要“工艺+设计+模型”,单纯的Fabeless厂商是无法拥有足够的模型数据来验证仿真和实测之间的差异,因此最少也是需要一个自建的晶圆线。从此国内很多厂商走向了IDM路线,然而实际上从这两年的表现来看,自建IDM,也只是烧钱融资讲故事罢了。从卓胜微三季报来看,自建工厂,即使是国内射频一哥都难以消化,而对于现在还靠亏钱占市场的一众厂家来说,自建工厂,基本就意味着巨额亏损,在当下监管日益关注盈利而非过去只看销售业绩的背景下,IPO之路基本是死局。产品不能盈利,资本市场没有机会,自建IDM势必成为企业运营的一个巨额负担。
根据卓胜微投资者关系回答,成本并不是公司自建产线的首要考虑因素,公司更期望能够依托自建产线,达成在高端模组产品的布局和规划。现在大部分滤波器厂商还是处在比拼扛亏能力,如果在未来的几年长时间不能通过产品实现自我造血,那么对于资金实力弱小的企业,自建IDM基本是宣判了自己在这个赛道上的死刑,就如同当初的5G介质滤波器一般,繁华过去,一地鸡毛。高额研发费用,大量模具费,高额库存,卓胜微的三季报显然很好地证明了这个结论
本文参考引用内容:
1.公众号芯流科技评论,手机射频滤波器融资建厂,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手机射频厂商价格鏖战,唯捷、好达、星曜血海拼杀,国产替代下一步要走怎样的路线?

2.公众号布鲁斯杂谈,卓胜微三季报:芯片设计,转型,高端制造
3.卓胜微答投资者问
4.公众号先进半导体材料,50%晶圆代工线将停产!

中科聚智
聚焦“通信管道”科技,深耕智造领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