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放疗期营养风险筛查与营养治疗决策----放疗营养规范化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健康   2024-11-10 19:00   浙江  

      恶性肿瘤患者约40%-80%存在营养相关问题,但在肿瘤综合治疗过程中,全程营养管理是一个关键但往往被忽视的诊疗策略。已经处于营养消耗状态的肿瘤患者在放疗期间由于肿瘤附近的正常组织和器官受到的放射性损伤,导致患者食欲下降、进食困难,影响营养物质摄入、消化、吸收和代谢等全过程导致营养状况进一步恶化。营养不良可能会影响放疗精准度,降低放疗敏感性,不良反应加重致使治疗中断等从而影响治疗疗效。一项纳入接受放疗的1340名头颈部鳞癌患者的研究数据表明放疗期间严重体重丢失会显著缩短患者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1]

       放疗营养规范化管理专家共识指出全程营养管理应贯穿整个围放疗期。围放疗期包括放疗前、放疗中和放疗后三个阶段,通常指患者接受放疗前2周直至放疗结束后3个月[2]


一、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



      放疗准备阶段就应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量表2002(NRS-2002)筛查,NRS-2002≥3分即表示有营养风险,需要立刻开始营养支持。放疗中需要每周动态评估,及时进行营养干预。放疗后则需要每月继续复评直至随访结束。

注:BMI=体重(Kg)/ 身高(m)2



二、营养治疗方式与选择策略



      经常有患者家属来门诊认为患者进食减少希望医生尽快为患者开具静脉输注营养液。但其实根据营养规范化管理专家共识,营养治疗的模式应遵循五阶梯原则。首先选择营养教育和膳食指导,然后依次向上晋级选择口服营养补充(ONS)、完全肠内营养(TEN)、部分肠外营养(PPN)、全肠外营养(TPN) ,一定要遵循阶梯治疗原则,当下一阶梯不能满足 60%目标能量需求 3~5d 时,需选择上一阶梯。

      那么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具体是指哪些又该怎么选择呢?肠内营养主要包括口服营养补充制剂,即除了正常食物以外补充性经口摄入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具体见本公众号放化疗小百科第十一期)。经鼻置管(鼻胃管、鼻空肠营养管),经皮内镜下/手术造瘘(胃造瘘,空肠造瘘)。对于短期管饲患者(≤30 天),首先选择经鼻置管,而当患者需要长时间(>30 天)管饲营养时,应选择胃/空肠造瘘[3]

       肠外营养根据输注途径分为中心静脉肠外营养(TPN)和外周静脉肠外营养(PPN)。中心静脉肠外营养通过中心静脉导管输送,可提供高浓度的营养配方,适用于长期和高需求的营养支持;而外周静脉肠外营养则通过外周静脉输注,适用于短期和较低营养需求的患者。由于肠外营养是可能有静脉损伤、感染等并发症风险,不推荐放疗患者常规使用肠外营养,一般多用于无法耐受肠内营养患者或作为肠内营养无法满足能量需求时的补充[3]

      放疗开始前对患者营养状态应进行充分评估,对预期在围放疗期间可能出现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应按照以下流程制定合理的营养干预策略,保证患者治疗连续性从而提高放疗疗效。



      营养支持不仅是医生和营养师的工作,患者和家属的配合也非常重要。家属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患者的食欲、体重变化,并鼓励患者合理进食。此外,患者和家属应及时与医生沟通,确保及时进行营养干预同时采取正确的营养治疗手段。通过科学合理的营养干预帮助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维持体重、提升体力和免疫力,既能提高治疗耐受性减少副作用,还能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让营养成为抗癌战斗中的有力“武器”。


参考文献:

1. Langius JA, et al. Br J Cancer. 2013 Sep 3;109(5):1093-9

2. 王绿化等.放疗营养规范化管理专家共识.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20,5(29):324-331

3. 《中国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



投稿:陈莹、李欢欢

编辑:宣雨沁

审核:魏巍、罗欢


浙大一院放疗中心
浙大一院放疗中心,竭诚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