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 | 室上性异位搏动预测梗阻性肥厚性心肌病患者术后房颤、新发房颤和不良预后

学术   2025-01-10 06:30   上海  




肥厚型心肌病(HCM)临床实践指南建议对 HCM 患者使用24小时或48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以识别有猝死风险的患者。然而,围手术期 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在预测术后房颤、新发房颤和临床结局方面的价值一直被低估。近期研究显示,房性早搏(PACs)负荷和短阵室上性心动过速可独立预测新发房颤和心血管结局。然而,室上性异位搏动(SVEA)用于预测梗阻性肥厚性心肌病(oHCM)术后房颤(POAF)、新发房颤和临床结局的类型和频率尚不清楚。因此,该研究旨在探讨SVEA与oHCM患者术后房颤、新发房颤及临床结局之间的关联。

该回顾性观察研究队列包括了1491例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阜外医院连续招募的诊断为oHCM的患者。其中,530例因以下原因被排除在研究之外:1)术前无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评估患者(N=324);2)既往有房颤病史患者(N=202),3)术中死亡患者(N=4),其余961例患者被纳入最终分析。


所有患者在术前2-5天接受24小时动态心电图(ECG)监测。记录PACs的频率和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类型。在数据分析之前,该研究构建了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估不同类型的SVEA在检测术后房颤方面的表现。


POAF诊断被定义为所有患者在术后住院期间使用连续心电图或12导联心电图记录的房颤发作;频发SVEA (ESVEA)的定义在不同的研究中有所不同。为了探讨PACs负荷和SVEA类型预测oHCM患者术后房颤、新发房颤和临床结局的最佳临界值,该研究还评估了ESVEA的几种不同定义;该研究的结局包括全原因死亡率、随访房颤、卒中和心力衰竭。新发房颤的定义为随访房颤和卒中的结合。该研究定义了一个包括全因死亡率、新发性房颤和心力衰竭的复合终点。


POAF的发生率为20.7%,且随着房性早搏(PACs)负荷的增加而增加;多变量分析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SVT)与POAF独立相关,包括SVT在内的模型预测POAF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0.710,95%CI 0.670-0.750];在2.9年的中位随访期间,观察到12例死亡、60例新发房颤和139例复合终点;Spearman相关性显示新发房颤的发生率与PAC频率的复合终点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PACs >200次/天的患者新发房颤的累积发生率[HR3.13,(95%CI 1.74-5.62),p<0.001]和复合终点[HR 2.00,(95%CI 1.30-3.06),p=0.002]均显著高于其他患者;在多变量模型中加入PAC>200次/天,显著提高了预测新发房颤(NRI=0.264,IDI=0.033)和复合终点(NRI=0.233,IDI=0.014)的净重新分类指数(NRI)和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


POAF的发生率为20.7%,随着PAC负担的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此外,PAC负荷与较高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呈正相关,PAC>200次/天可能是预测新发房颤发生率和复合终点的最佳候选。


表1 按PACs三位分组的HCM患者的基线特征


数值以平均±标准差或数字(百分比)表示。BMI,体重指数;NYHA,纽约心脏协会;IVST,室间隔厚度;LVEDD,左室舒张末期直径;RVD,右室直径;LVEF,左室射血分数;LVEDD,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F,左室射血分数;MWT,最大左室壁厚度;MR,二尖瓣返流。


表2 研究人群的围手术期特征


数值以平均值(SD)或患者数量和百分比表示。CABG,冠状动脉搭桥术;ICU,重症监护病房。


表3 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检测术后房颤的表现


表4 多变量Cox回归模型预测新发房颤的表现


表5 多变量Cox回归模型预测复合终点的表现




图1

阻塞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PACs、PACs>100次/天、PACs>200次/天、SVT、ESVEA1和ESVEA3的患病率



图2

A:术后房颤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B:新发房颤的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结果

C:复合终点的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结果


图3

新发房颤的人年发病率(per 1000 patient-years)与PACs 负荷(A)和PACs持续时间 (C)的关系;复合终点的人年发病率与PACs负担 (B)和PACs 持续时间 (D)的关系。



图4

新发房颤的 Kaplan-Meier 生存估计按三分位数(A)、CVT(B)、PACs >100次/天(C)、 PACs >200次/天(D)、ESVEA1(E)和 ESVEA3(F)分层。


图5

复合终点的 Kaplan-Meier 生存估计按三分位数(A)、CVT(B)、PACs >100次/天(C)、 PACs >200次/天(D)、ESVEA1(E)和 ESVEA3(F)分层的Kaplan-Meier 生存曲线估计。


文献来源:


Nie C, Zhu C, Xiao M, Wu Z, Yang Q, Lu Z, Lu T, Meng Y, Wang S. Supraventricular ectopic activity predicts postoperative atrial fibrillation, new 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worse survival in obstructive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Eur Heart J Qual Care Clin Outcomes. 2024 Nov 30:qcae101. doi: 10.1093/ehjqcco/qcae101.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9673365.





-END-


声明:本文转载于<哈特瑞姆心脏之声>,以上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所有经“好医术”微信公众号、APP及网站发布的文章,文内信息版权属于持有人,我们只作学术分享、信息传播;
2.“好医术”保留对内容进行技术性加工处理/删除的权利;
3.所发布文章不代表“好医术”的立场/观点,如内容有误,欢迎
指正;
4.若涉及版权等争议性问题,我们无意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联系方式:kevin.zhang@haoyishu.org


如有问题,请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

好医术助力每位医生成长

2024好医术心学社

征稿启示更新啦!


更有料的学术内容、更精彩的病案分享
将继续从《好医术心学社》不断传递给广大心血管医生
📚📚 2024病例征集开启,欢迎您的投稿+++
-稿件要求 
1.临床病案+诊疗经验总结,图文结合更佳
2.关键词:@结构性心脏病@心源性脑卒中@心脏介入治疗 
-投稿方式 
添加haoyishu-zy03(微信)



相关阅读

早读 | 心房颤动治疗临床进展:关键临床试验综述

早读 | 《2024 ESC/EACTS 心房颤动管理指南》重磅发布!AF-CARE路径一文解读

早读 | 玛伐凯泰治疗肥厚型心肌病与房颤发生:机制、挑战与对策



点击下方名片 快速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开启学习之旅!

好医术心学社
欢迎进入好医术心血管学习频道~我们坚持每日推送心血管早读文章,分享临床实用干货,关注我们,与18万+心血管用户一起学习成长!
 最新文章